www_piaoy_cn_200892420211_big-picture.jpg 

墨子裏籍考辨

潘民中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1113&cid=13
 

司馬遷作《史記》,在《孟子荀卿列傳》末尾附載二十四個字:“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只言墨翟為宋大夫,不載其裏籍。東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中《當染》、《慎大》兩篇時,謂“墨子者名翟,魯人也”。東晉葛洪著《抱樸子》及《神仙傳》,謂“墨子名翟,宋人也,仕宋為大夫”。此後,1400年間,“魯人”、“宋人”兩說並存。

至清乾嘉間,考據學大盛,畢沅、武億相繼發展高誘“魯人說”。畢沅《墨子注敘》稱“高誘注《呂氏春秋》以為魯人,則是楚魯陽,漢南陽縣,在魯山之陽,本書多有魯陽文君問答,又亟稱楚四境,非魯、衛之魯,不可不察也。”武億《跋墨子》曰:“《漢書‧藝文志》:‘《墨子》七十一篇。’注雲‘墨翟為宋大夫’,而未著其他。惟《呂氏春秋‧慎大覽》高誘注‘墨子名翟,魯人也’。魯即魯陽,春秋時屬楚。古人于地名,兩字或單舉一字,是其例也。”畢沅、武億為乾嘉考據學名家,言之有據,此後百年間,“魯陽說”定於一尊。

清末孫詒讓著《墨子後語》在《墨子傳略》中仍存“魯人”、“宋人”兩說,謂“墨子名翟,姓墨氏。魯人,或曰宋人。”但在“案語”中指出:“此蓋因墨子為宋大夫,遂以為宋人。以本書考之,似當以魯人為是。”認為《墨子‧貴義篇》“墨子自魯即齊”;《魯問篇》“越王為公尚過束車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魯”;《呂氏春秋‧愛類篇》“公輸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淮南子‧修務訓》“自魯趨而往”並墨子為魯人之確證。

孫氏所列證對肯定“魯人說”否定“宋人說”是很有說服力的。不過孫氏所說“魯人”是指魯國人。他在“案語”中接著說:“畢沅、武億以魯為魯陽,則是楚邑。考古書無言墨子為楚人者。《渚宮舊事》載魯陽文君說楚惠王曰‘墨子,北方賢聖人’,則非楚人明矣。畢、武說殊謬。”孫氏“魯國說”一出,影響頗大,百年來,論墨子者,多從之。

這裏要提出的是,孫氏指責“畢、武說殊謬”,不免失之於武斷。要論定“墨翟,魯人也”之“魯”是魯國,還是魯陽,需對有關材料作具體分析。

第一,《渚宮舊事》載魯陽文君說楚惠王曰:“墨子,北方賢聖人。”《墨子‧公輸篇》載子墨子曰“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依孫氏之意,魯國在楚國的北方,“墨子,北方賢聖人”之“北方”,指的是魯國。其實,古代不稱某國北方境外之國謂北方,而直接稱謂“北國”。《詩經‧大雅‧韓奕》:“奄受北國,因以其伯。”《南齊書‧周盤龍傳》:“盤龍父子由是名播北國。”就是明證。“方”在古代指境,四方即四境,方內即四境之內,方外即四境之外。“北方”就是北部境域。魯陽文君是楚國大臣,他對楚惠王說的“墨子,北方賢聖人”,意即“墨翟是咱楚國北部境域的聖賢人才”。

墨子在楚國郢都對公輸般說的“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意思就是“我在楚國北部境域,聽說你造雲梯,將用來進攻宋國”。“方”的這種含義,即使到了今天,也仍存在著。例如,人們常說的“北方人”、“南方人”,明確是就我國境域之內而言的。若是一個俄國人,雖然俄國在我國之北,我們也不說他是北方人,而只會說他是俄國人。魯陽邑是位於楚國北部境域的城邑,“墨翟,魯人也”之“魯”當為魯陽。只有這樣才符合“墨子,北方賢聖”的真意。

第二,《呂氏春秋‧愛類》雲:“公輸般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見荊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北方”已見前辨,“鄙人”意謂邊疆之人,或郊野之人。《荀子‧非相》“楚之孫叔敖,期思之鄙人也。”《史記‧商君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注曰:“鄙人,郊野之人也。”“北方之鄙人”句式與“期思之鄙人”、“荊之鄙人”完全相同。只是後者的“期思”、“荊”是具體的城邑名或國名,而“北方”是境域方位,但此境域的歸屬是不言自明的。墨子向荊王自我介紹“臣北方之鄙人也”,雙方會意的前提是同為楚國人,只需說“北方”,就能理解是楚國北部境域。很清楚,墨子自言“臣北方之鄙人也”,用今天的話就是“我是咱國北部邊疆魯陽邑人”。假若墨子是魯國人,那麼他應說:“臣魯國之鄙人”,即便把“魯國”省言為“魯”,也只能是“臣魯之鄙人”,絕對不會說“臣北方之鄙人”。

第三,今本《墨子‧公輸篇》曰:“公輸般為造雲梯之械,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般。”關於墨子此行的出發地,《文選‧廣絕交論》注引《墨子‧公輸篇》雲:“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十日至於郢。”《世說新語‧文學篇》注引也作“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於郢”。且《呂氏春秋》也有:“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至郢”。《淮南子‧修務訓》也稱“自齊趨而往”。這些材料可證《墨子》原文為“自魯往”,後人在轉抄過程中,誤寫為“起于齊”。

墨子此行的出發地可以肯定為“魯”,原文又清清楚楚地記載“十日十夜至於郢”。如果此“魯”是魯國,那麼從魯國之都曲阜至楚惠王的國都郢(今湖北宜城)有三四千里,顯然不是墨子步行十日可以達到的。而魯陽(今河南魯山)距郢不足千里,恰是墨子徒步十日的路程。無可辯駁的事實說明墨子是魯陽人,而非魯國人。持“魯國說”者在這個問題上挖空心思作文章,或說“十日十夜是約數”,並舉葛洪《神仙傳》把“十日時下夜”寫作“七日七夜”為證;或說“從把魯誤為齊,可知是齊魯之魯”(見孫以楷《墨子年裏考辨》。)這是不值得一駁的。首先,“十日十夜”是明明白白的確定數量,怎麼會約數呢?打開《辭源》等工具書,不見“十”有約數的釋意。至於葛洪《神仙傳》將之寫作“七日七夜”,實際上七是十的誤寫。十、七相誤的例子向來就有。其次,將魯誤書為齊,並不能說明原著之魯一定是齊魯之魯,最多只能說明,誤抄者孤陋寡聞。

除了上述主證,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找到墨子裏籍不在魯國而在魯陽的旁證。

其一,司馬遷作《史記》于《太史公自序》中錄乃父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旨》,六家之中有墨家,且排在陰陽家、儒家之後居第三位。對墨家學說的優劣長短論辯甚詳,其字數多於陰陽、儒、法、名四家,僅次於道家。這說明司馬氏父子對墨家是很重視的。若墨子的裏籍在魯國,當司馬遷“二十南遊……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遺風,鄉射鄒、嶧”的過程中,不會對墨學創始人的裏籍毫不留意;而在《史記》中缺載。如果說秦以後墨學微絕,司馬遷時已不知其詳,那也不符合實事。司馬遷生活于漢武帝時期,上距墨子的生活年代僅三百年。

三百年的社會變遷,還不至於使墨子裏籍的遺跡和流傳在民間的口碑材料蕩然無存。況且整個戰國時期儒墨並稱顯學,即使經過秦始皇的焚禁私學,也不會把墨子故居遺跡和民間口傳材料一掃而光。事實上,秦末儒學與墨學同在焚禁之列,而漢初崇尚黃老,儒學的命運也不比墨學好。魯國能留有孔子的故里,怎麼就沒有墨子的故里。這從另一角度說明墨子不是魯國人。

其二,《墨子‧魯問篇》載:“魯祝以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子墨子聞之曰:‘是不可,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則人唯恐其有賜於己也。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唯恐其以牛羊祀也。古者聖王事鬼神,祭而已矣。今以豚祭而求百福,則其福不如其貧也。魯君之嬖人死,魯君為之誄,魯人因說而用之。子墨子聞之曰:誄者,道死人之志也。今因說而用之,是猶以貍從服也。”我們從這兩段文字所記述的事情可以看出,墨子完全是以外來學者的身份評判魯國“祭祀求福”和“為死者作誄”兩項習俗的。明顯是墨子客游魯國時的言論。若墨子本身就是魯國人,他對這些屬於當地風俗習慣一類事情,是不會如此敏感,發表異議的。

其三,墨翟作為一位學者像孔子一樣曾經遊學列國。但從現存《墨子》諸篇看,在其接觸和涉及的各國國君中能夠明確記載名號的,除“魯陽文君”和“楚惠王”外,別無他人。其中與魯陽文君的對話最多。《耕柱篇》有兩則,《魯問篇》有四則。一般認為《墨子》中《耕柱》、《貴義》、《公孟》、《魯問》、《公輸》這五篇是墨子弟子輯錄墨子一生言行而成的。這裏面的材料對研究墨子生平和思想,價值最高。為什麼其弟子對楚惠王、魯陽文君等墨子接觸過的楚國君臣記憶這麼豐富,這麼準確?而對齊、魯、衛、宋、越等國君臣只能籠統言之?解釋只有一個,楚國是墨子的裏籍所在,弟子們隨墨子在楚國居住的時間最久,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其四,墨翟對楚國的國土資源了若指掌。墨子不僅對魯陽文君對話稱:“今使魯(指魯陽)四境之內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殺其人民,取其牛馬狗豕布帛米粟貨財,則何若?……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猶君之有四境之內也。”而且與楚王對話稱“荊之地,方五千里”,“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另外,墨子與巫馬子對話稱:“和氏之壁,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這些良寶皆楚國所產,墨子談論起來如數家珍。而對其他國家,甚至任過大夫的宋國,也無如此詳盡的瞭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為墨子是楚國魯陽人的佐證。

其五,《墨子‧耕柱篇》載:“葉公子高問政于仲尼曰:‘善為政者若之何?’仲尼對曰:‘善為政者,遠者近之,而舊者新之。’子墨子聞之曰:‘葉公子高未得其問也,仲尼變未得其所以對也’”。《魯問篇》:“孟山譽王子閭曰:昔白公之禍,執王子閭,斧鉞鉤要,直兵當心,謂之曰:‘為王則生,不為王則死。’王子閭曰:‘子何其侮我也!殺我親而喜我以楚國,我得天下而不義,不為也,又況于楚國乎?’遂而不為。

王子閭豈不仁哉!”子墨子曰:“難則難矣,然而未仁也。若以王為無道,則何故不受而治也?若以白為不義,何故不受王,誅白公然後反王?故曰難則難矣,然而未仁也。”葉公問政,白公之禍是春秋末期楚國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這兩段文字直言“葉公子高問政于仲尼”,“昔白公之禍”,這語氣明白不過的告訴我們:墨子是楚國人。他在同弟子談論本國當代史上發生的事情,所以用不著寫明葉公、白公的國別。若墨子是魯國人,按古代的語言習慣就應該是:“楚葉公子高”,“昔楚白公之禍”了。

其六,墨學出於夏禮,這是人們所公認的。《墨子》有《節用篇》。《孟子》稱“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節用,禹之教也。孔子稱“禹菲飲食,惡衣服,卑宮室。”《莊子》稱:“禹親自操橐耜而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風,櫛甚雨。”《列子》稱:禹身體偏枯,手足胼胝。呂不韋稱:“禹憂其黔首,顏色黎黑,竅藏不通,步不相過。”《墨子》有《節葬篇》。《韓非‧顯學》稱“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喪三月。”節葬亦禹法也。

《屍子》稱禹之喪法“死於陵者葬於陵,死於澤者葬於澤,桐棺三寸,制喪三日。”《淮南子‧要略》稱“禹之時,天下大水,死陵者葬陵,死澤者葬澤,故節財,薄葬,閑服生焉。”在文字及記述工具不發達的古代,所謂夏禮,主要是通過融匯為風俗習慣而傳承的。墨學尊崇和繼承夏禮,它只能產生于具有夏文化傳統的地區。夏文化的發源地在嵩山周圍。“河南省的西部,即黃河中游南岸的伊、洛、汝、穎流域是夏人的最重要的活動中心之一。”“周武王所說的‘有夏之居’就在今天河南西部以嵩山為中心的伊、洛、汝、穎流域。”(黎虎《夏商周史話》)禹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鎮),夏啟大會諸侯于鈞台(今河南禹州)。夏代,以潁川為中心,周圍包括南陽在內都是夏人居住的地方。經商,曆周,至春秋戰國,這裏仍保有著濃重的夏文化傳統。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穎川、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樸,猶有先天之遺風。穎川敦厚,秦末世,遷不軌之民於南陽。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多賈,其任俠,交通穎川,故至今謂之‘夏人’”。魯陽北接嵩山、洛汭,東臨夏啟鈞台,在夏族早期活動的區域內,秦漢屬南陽,與穎川郡毗連,處於保持著夏禹遺風的“夏人之居”範圍之中。司馬遷生活的漢武帝時代,魯陽尚保有夏文化遺風,被稱為“夏人”,那麼在墨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代,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從文化土壤上看,墨學只會產生在這裏,墨子只能是魯陽人。而魯國是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國,周禮占絕對統治地位。周文化的土壤孕育產生的是崇尚周禮的儒學。因而,孔子說:“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又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周之禮尚文,又貴賤有禮法,其事具《周官》、《儀禮》、《春秋傳》。與墨學節用、兼愛、節葬之旨異。若硬把墨子說成是魯國人,那就難免有移花接木之嫌了。

要之,墨翟不是魯國人,而是楚國魯陽邑人,即今河南魯山縣人。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1113&cid=13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俠者,墨家突然消亡之因   

文 / 紅塵暴雨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8-8-10/2799756.shtml
 

墨家是先秦時期重要的學術流派,和儒家並稱“顯學”,而與道家,也成分庭抗禮之勢,所謂“天下之學,不歸楊則歸墨”,講的就是這種情形。可是,先秦時期如此重要的一個學術流派,中經秦漢的轉換,至漢初,卻突然消失了。司馬遷寫史記時,對墨家已不甚了了,而以後則更少有人提及。人們只知其大概,對這一學派的真實情況,卻少有瞭解。直到兩千年後,清人在整理《道藏》時,才發現被誤收入其中的墨子書,這才有了乾、嘉以來墨學研究的興起。現在想來,還真該感謝那位粗心的《道藏》編撰者,正是他的誤收,為我們保住了一部珍貴的學術典籍。

今天讀墨子書,其內容之廣博、思想之精深,不難發現。但是,墨家學派的突然消亡,卻始終困擾著人們。對此,許多墨學研究者多有涉及,且口徑大體一致,即墨家思想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所有這些分析都沒能回答墨家消失的突然性問題。先秦諸子學到了漢代,或顯或隱、或盛或衰,大多有蹤跡可尋,唯獨墨家,卻象謎一樣消失了。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要想解決這一問題,看來不能僅僅局限於對其學說的分析,而要另謀出路。

我以為,墨家學派的突然消亡,其根本原因,在於這一學派的組織特徵與行為特徵。墨家是個有著崇高理想的學派,這個理想,便是公天下、兼愛天下。面對理想又該如何作為?墨家的宗旨是:“口言之,身必行之”,因此,墨家又是一個有著強烈社會實踐精神的學派。正是因為這種實踐自已社會理想的需要,才使得墨家在先秦眾多流派中,成為唯一一個有著嚴格組織的學派。

墨者稱自已的領袖為鉅子,奉鉅子為聖人。其實,墨子就是第一任鉅子,他不僅是這個團體的思想領袖,還是這個團體參與社會實踐的組織者。不僅如此,墨者們還有著嚴格的自律精神,他們“以繩墨自矯”,嚴格要求自已。所謂繩墨,即木匠用以取直的墨線。而正是這種“以繩墨自矯”、嚴格自律的特徵,才是這個學派被人稱作墨家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因為他們瞼黑或是墨子受過黥刑。

將以上分析結合其他資料,我們可以這樣來描述墨家的總體形象:這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崇高的社會理想與強烈的社會實踐情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還有,他們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據《呂氏春秋》記載,墨家鉅子孟勝為楚國陽城君守封,他與弟子一百八十三人無一後退,全部戰死!在當時的紛亂之世,這樣的事件,于墨家屢見不鮮。再看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墨子反對戰爭而止楚攻宋,是作了兩手準備的,一方面,他千里迢迢隻身赴楚以止楚,另一方面,則派禽滑厘等三百弟子助宋守城以防不測。好在墨子止楚止住了,若楚王好說歹說不聽呢?雖然墨子精通守城,有強大的守城器械,但以楚之強而宋之弱,一旦楚王加兵於宋,守城器械真的能扭轉乾坤嗎?那時候不僅宋國難保,墨子與三百弟子的命運也很難說了。以墨家寧死不屈、義無反顧的精神推想,他們不會有一人退卻,寧可死。墨家能有多少弟子呢?

我常想起秦漢之際的田橫。田橫,齊人,當初與劉、項同時起兵反秦,數年後,劉邦稱帝而田橫與五百壯士敗亡海島上。劉邦為長遠計,派使者軟硬兼施以召橫,田橫不得已,與二門客隨使赴洛陽。走到離洛陽三十裏的地方,田橫對兩位門客說:當初我與劉邦同時起兵,而今一為天子,一為亡虜,我深以為恥。

劉邦其實是想看看我的面容,煩勞二位將我的首級獻給劉邦。於是自殺。二門客如諾,獻田橫首于劉邦。劉邦大為歎息,於是以王禮葬田橫並拜其二門客為都尉。葬畢,二門客在田橫墓側自掘坑,然後雙雙自殺。劉邦更為驚歎,派使者赴海島召五百壯士欲加重用。而海島上的五百壯士從使者口中得知田橫已死的消息後,無一奉召,他們採取了另外一種回答劉邦、回應田橫的方式——全部自殺!

我常想,田橫是墨家嗎?田橫是鉅子而五百壯士是墨者嗎?如果不是,他們那種重義輕生、慷慨赴死的精神與行事,與墨家何其相似!如果是呢?他們大概便是一群最後的墨者吧!

以崇高的理想為目標,以嚴格的組織為規範,以甘願為理想而獻身為精神,這便是墨家的總體特徵。當他們以集體的、群體的方式參與社會變革與實踐時,他們能顯示出一種力量。然而,悲劇性的結果可能恰好也就在其中:當這個群體遭受強力打擊時,以他們對正義與理想的執著,以他們寧可死而決不後退的精神,其結果,便不是土崩瓦解而只能是寸草無生了。土崩瓦解尚可收拾,寸草無生則無以為繼了!

墨家的突然消亡是否可以這樣解釋呢?

先秦墨家作為一個學術流派突然消失了,但他們的精神與行為風格卻並沒消失。你去讀讀司馬遷在史記中所寫的《遊俠列傳》,遊俠們那種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誠、赴人之危厄、救人之急難等精神與行事,不就象墨家中人嗎?只是他們的名稱已不再是墨家或墨者,而是被稱作——遊俠!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8-8-10/2799756.shtml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ec949f8470d9f7bde2f.jpg 

墨家退出歷史舞台的後果

http://www.wahas.com/archiver/?tid-1288087.html


 

兩千三四百年前中國的一場民主政治運動由於墨家被殘酷鎮壓和消滅,終於銷聲匿跡了。墨家退出歷史舞台的後果是,使中國徹底告別了民主共和政治。這一政治思想在它剛剛壯大並形成規模時,遭到了來自西部國家專制力量的殘酷鎮壓。

歷史實際上是非常相似的,當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在雅典等地展開之時,中國黃河流域這一地區也發生著具有民主傾向的平民運動。如果墨家這一群體和這一思想不遭遇來自外部的野蠻力量,漢民族可能會選擇一種相對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中國的歷史也可能會是另一種樣子。

今天,我們必須解開墨家神秘消失的謎團,還中國歷史的本來面目。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圍剿和篡改,真正的歷史已經遠離了後人的視野,我們必須具備清醒的頭腦,辨明先人留給我們的迷霧,挖掘出那些掩蓋已久的歷史真相。

- 墨家介紹 -

墨家在戰國是一重要學派,和儒家一道被稱為顯學,其徒屬遍天下。墨家的創始者墨子,約生與公元前468年,死與前376年。他是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書家。墨子名翟。魯國人,一說為宋國人,曾習儒學,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 、 《書》 、 《春秋》等儒家典籍,因不滿其煩瑣的「禮」,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他的「非命」、「兼愛」之論,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要求「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業者。他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想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和"賤人"。漢朝的王充甚至說,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國大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列"顯學"。 墨家同時也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團體,最高的領袖被成為"鉅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領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

墨子弟子中較有名者有禽滑釐、縣子碩、公尚過、隨巢子、胡非子等。《韓非子》說墨子死後,墨家分裂為相裡氏、相夫氏、鄧陵氏三派。墨徒受到不少君主的信用和看重,"後學顯榮於天下者不可勝數"。當時人稱活動於齊、魯、宋等地的墨徒為東方之墨者,稱活動於楚、越者為南方之墨者。墨徒進入到秦國者也不少,從惠文王時起,若干墨者受到秦的禮遇和信任。今《墨子》中的《號令門》篇即出於秦國墨徒之手,表明墨徒在秦國具有較大的勢力。

墨徒對自己要求較嚴,《莊子》說他們"以繩墨自糾,備世之急"。特別在生活奉養上提倡"以自苦為極"的犧牲精神,從而形成了墨徒與別家所不同的一種獨特形象。墨徒之間還組成紀律嚴格的組織,以精於墨理者為首領,號曰"鉅子"。"鉅子"死則另傳他人。墨徒以鉅子為聖人,"鉅子"權力很大,可依墨家之法處置犯了過錯的墨徒。《淮南子》說"鉅子"可以指揮其徒屬"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楚悼王死後,陽城君等貴族反對吳起而失敗,墨家"鉅子"孟勝效忠於陽城君,其徒屬八十三人都和他一道死難。

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基本點。

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西到鄭、衛,南到楚、越。他還曾和公輸班論戰,成功地制止了楚國對宋國的侵略戰爭。

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

近代學者錢穆的《墨子傳略》從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開研究,認為古人犯輕刑,則罰作奴隸苦工,故名墨為刑徒,實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為極。墨子和弟子們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族踵」。這樣,就被稱為墨了。

墨家理想人格講究"任俠","墨子之門多勇士"( 陸賈《新語‧思務》)說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崇俠尚武,而"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訓》)則說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俠肝義膽。

《淮南子‧要略》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可見墨子是從儒家分出來的。墨子並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從而樹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幟,在戰國時成為與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目的"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韓非‧顯學篇》)。而經過漢代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學由顯學逐漸變為絕學。

關於墨子的生平身世,西漢太史公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末尾提到:「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所以後世對他的生平身世一直爭論不休,有說是宋人,有說是魯人。

墨子"好學而博"(《莊子‧天下》),並且是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於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對他這種"士志於道"的精神還是十分讚揚的:"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莊子也由衷得稱讚:"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捨也,才士也夫!"(《莊子‧天下》)。

墨子的手工很巧,據說他用木頭削成的車軸,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體;用木料拼成的木鳥,能在天上飛一天;還比當時的巧手公輸盤更早的發明了雲梯等等。由此可見,這位墨子還是一位發明家、科學家。

不過墨子許是為了鞏固自己學說,而提出世上有鬼,還教人敬事鬼神,進而形成了一種落後的宗教觀,也因此,到東漢哲學家王充寫《論衡》一書時,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無論如何,墨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無疑佔著極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極傑出的優秀人才。

戰國末期,墨家後學將該派的著作彙編成《墨子》一書,《墨子》一書是墨子言行的忠實寫照,又稱《墨經》或《墨辯》。

此書文風樸實無華,但部分內容詰屈聱牙,以致兩千來年,很少有人問津。直到近代,才有學者認真解讀這本古書,才發現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對光學(光沿直線前進,並討論了平面鏡、凹面鏡、球面鏡成像的一些情況,尤以說明光線通過針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論為著)、數學(已科學地論述了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係)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可惜的是,這一科學傳統也因此書在古代未得到重視而沒能結出碩果。但這一發現,震動了當今學術界,使近代人對墨家乃至諸子百家更為刮目相看。

墨家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書中。尚賢尚同是《墨子》一書的基本政治綱領。墨子認為"尚賢"(任人唯賢)是為政之本,這種平等思想直接衝擊宗法世襲制。

他又提出"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應"一同天下之義",即制止天下動亂,必須選舉賢能的士、卿、大夫、天子來一同天下,為萬民興利初害,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和楊朱的"為我"大相逕庭,他說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這種建立在理想國上基礎上的功利主義,是《墨子》一書的基本道德觀念。

墨學是代表小生產階級說話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因此墨家反對剝削,崇尚勞動。提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不與勞動」的,就不能「獲其實」。

《墨子》一書政治觀點和道德觀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愛"(兼相愛),"兼愛"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觀點。其它非攻、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來的。墨子的"兼愛",是對孔子思想體系的基本觀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愛" ,就是說無差別地愛社會上一切人。

 

http://www.wahas.com/archiver/?tid-1288087.html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y7988.jpg 

墨家學派為何神秘消失?
戰國時興盛的墨家學派為何神秘消失?

http://www.wahas.com/archiver/?tid-1288087.html

 

墨家在《史記》的記載中只有24個字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戰國時期,東周列國中最大的顯學是儒學、墨學和道學,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 墨家集團不見了蹤影,墨學無人傳承,一門在戰國二百年期間轟轟烈烈展開的大眾學說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司馬遷在寫《史記》時都感歎墨家的資料太少,連墨子這個人的生卒年月都無法確定。

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中實屬蹊蹺,在一個社會中如此轟轟烈烈存在過的一群人物和一段歷史居然被消滅地乾乾淨淨。這就令我們懷疑:除了歷史被人為地做了手腳,很難找出其他原因。

大家可以翻開《史記》看一看,關於墨子的敘述只有24個字,只是在「孟子荀卿列傳」最後提了一下墨子:「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這與其他諸子百家連篇累牘的記載比起來,司馬遷的做法真是厚此薄彼。是司馬遷有意冷落墨子,還是手頭確實沒有墨子的記述材料?我想這兩方面的原因都有。

從觀點上講,司馬遷傾向儒家,可能從心裡反感墨家思想,因此,在寫《史記》時特意將其省略。要麼就是礙於當時的政治氣氛,不敢記錄封建專制統治者不喜歡的學說。從《史記》的撰寫已經可以看出當時獨尊儒術造成的社會思想「白色恐怖」。漢武帝的專制比秦始皇差不了多少。

墨子一生著述甚多,戰國時期墨學興盛時,據說有書籍三車。《墨子》「天志」篇裡說:「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於仁義則大相遠也。」 梁啟超在研究私人藏書的起源時說:「蘇秦發書,陳篋數十;墨子南遊,無書甚多。可見書籍已經流行,私人藏儲,頗便且當。」

從這些話中可以猜想出墨家著作在當年的數量,但如此多的墨家著作到了今天,只殘留了《墨子》53篇。這種局面不能說不是封建專制文化絞殺的結果。

墨學類似先秦時期的平民共產主義,
是封建帝王深惡痛絕的學說

理想主義在中國的存在源遠流長,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是一場理想主義。而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等人領導的墨學運動,在當時也可以說是一場理想主義。但理想主義在中國歷史上的時間從來就是短暫的。

墨家主義在當時興盛了大約100多年,共產主義在中國可能也會興盛一百年。這兩種理想主義都有一種共同的特點,即被統治階層深惡痛絕。墨家為什麼為封建統治者所不容?主要原因是:墨家是橫亙在封建集權專制統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礙。不除掉墨家這一障礙,秦始皇就不能統一中國,中央集權專制的大帝國就難以建立。因此,消滅墨家,便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由於歷史資料的淹沒,墨家與秦兵搏鬥的經過只能靠後人想像得知。最近有一部《墨攻》電影問世,這部歷史片以真實的虛構向人們展示了墨家的命運。在「非攻」思想的主導下,墨家成了當時社會反對戰爭的中堅力量。開始是阻止關東六國之間的相互征伐,後來便成了主要是反對秦國對六國的兼併。

在一場對抗秦國入侵和兼併的過程中,墨家耗竭了元氣,人員死傷大半。隨著秦王朝的勝利和圍剿,墨家的有形力量已經在中國難以隱藏,不少墨家殘餘逃亡海外,東渡日本。可以說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墨家學派是最早被徹底打跨和消滅的思想武裝集團,繼之而來的是儒家和方士集團。

對於這段歷史,流傳下來的只有「焚書坑儒」,為什麼沒有「焚書坑墨」的事情發生呢?主要是當時墨家已經不存在了,墨家集團的成員大多已經戰死了,或者已經不能公開存在了。這就是墨家神秘消失的主要原因。

當然,在焚書的過程中,墨家之書肯定是主要銷毀的對象。秦王朝的統一對墨家來說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墨家集團從此一蹶不振。隨著封建專制和中央集權政治牢固地建立,墨家再也沒有復興的氣候和土壤了。

墨學與封建集權專制是個有我沒他、有他沒我的關係,兩者形同水火,勢不相容。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秦始皇的封建專制是墨家的最大剋星,只要有墨家在,就不會有秦始皇的存在,只要有秦始皇,就不會有墨家的存在。

如果當年墨家力量戰勝了秦國的兼併統一,中國歷史就會改寫,就不會是後來的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中國就會發展成另外一付樣子。或許象歐洲,諸國並立,倡導民權,主張民主,文化科技繁榮發展。

秦王朝和漢王朝是塑造中國社會政治文化制度的重要朝代,自此以後,中國走上一條王權愈發強大的封建君主專制道路。蓬蓬勃勃的先秦諸子百家的自由思想時代從此宣告結束。

選天子----封建帝王最忌諱的墨家主張

今天研究墨家的學者在介紹起墨學時,大多將《墨子》一書中的幾個章節題目複述一遍,什麼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等。從這些題目表面上看,也不一定完全為帝王所不容,譬如說節用和節葬,有些帝王和君主還是比較節省的,並不一定非要主張鋪張浪費。至於尚賢、兼愛、非攻,有些觀點甚至是深獲帝王所讚許的。

那麼什麼主張使中國歷代的統治者行動一致地擯棄了墨家學說?什麼思想使帝王統治者感到了最大的威脅?那就是墨家的「選天子」思想。在「尚同」篇裡,墨子反覆強調了「選天子」及地方長官的思想。墨子說:「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

可以說民主政治思想在中國早已有之,墨家學派是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墨子》一書中不僅提出了「選天子」主張,也提出了一套系統的選拔各級政府官員的思想。「尚同下」篇裡這樣說到:

「三公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國建諸侯,諸侯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治其四境之內也,是以選擇其次立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左右其君也,是以選擇其次立而為鄉長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諸侯、卿之宰、鄉長家君,非特富貴游佚而擇之也,將使助治亂刑政也。故古者建國設都,乃立後王君公,奉以卿士師長,此非欲用悅也,惟辯而使助治天明也。」

在這裡,墨子選天子及各級官員的思想徹底打破了封建帝王家族世襲的體制,與當時的封建政治產生了深刻的矛盾。如果聽任墨家這種思想在社會上傳播普及,那麼一旦被社會大眾所掌握,封建統治者的權力地位便岌岌可危,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便可能在中國產生。

在這種致命的威脅之下,封建君主怎能容忍墨家的昌盛呢!選舉國家領導人是動搖帝王權力的事情,私家王權怎能輕易讓與他人!因此,墨家成為獨裁專制集大成者秦始皇的眼中釘是理所當然的,加上墨家反對戰爭的堅決態度,墨家集團便成為秦王統一過程中首先要消滅的對象。

不僅秦始皇厭惡墨家,漢武帝也肯定痛恨墨家,否則司馬遷不會在《史記》裡對墨家的事跡隻字不提。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同時代出版的《淮南子》,對墨家事跡倒記載了不少。

封建統治者最忌諱的還有墨家的平等思想和平民思想。正是這一思想強烈衝擊著封建特權等級制度。如果允許墨家存在,封建等級制度便難以維持,因此,王權專制的力量一旦強大到一定時候必然對墨家集團進行徹底圍剿。

 

 http://www.wahas.com/archiver/?tid-1288087.html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北角海域第二號曲 - 驚濤拍岸
Wonderful Waves Rolling In

圖文 / 高閻 Greym2012

- 高閻石墨鉛筆藝術賞析 -
◎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GreymGraphite Pencil Art    ◎

景物地點:基隆東北角海域 Wonderful Waves Rolling In
作品編號:GSJNA10030803
紙張規格:Italy 平滑紙 / 280gsm 21.5" X 31" (54.6cm x79cm)
鉛筆選擇:Germany 2H、HB、B上淺底 / England 2B ~ 6B完成

 驚濤拍岸

 

佇立在東北角的礁岩上,凝神領會洶湧的海濤拍岸的驚心動魄,
讓人既感於怒海狂哮下浪花沖天的波瀾壯闊,
又敬畏於無際的海域其深奧與神秘!

傾聽大海,那驚濤裂岸的浪潮聲,時而恢宏嘹亮如滾滾春雷震撼長空,
時而絮語呢喃如枝椏婆娑低吟,
宛似演奏一首動靜十足的貝多芬交響曲一般,令人魂然忘我!

記得當時,曾興起一股向前觸摸浪花的衝動,
但驚天的浪花伴隨著震耳隆隆的濤聲,頗為嚇阻人不敢妄動半步。
祇得立在原處,凝神靜觀海濤一再掀起陣陣高聳的浪花,忽而隱沒後,
低吟的在巨礁間低窪處留下一團團白色泡沫。

當泡沫緩緩瀉入海中時,其嘶嘶之聲恰似女人的細語呢喃,
旋即又浪花飛濺沖刷著巨礁,隆隆的濤聲灌滿耳際。

那是冬北季風拉扯著海水驟起一陣驚天浪濤,
不由讓人悸動於大自然生命力量的無限磅礡。
這讓我意外的抓住機會,以閱讀自我生命的訊息,

從而發現世間萬物各種現象,
並無法凡是皆視之為理所當然,矯揉造作也好,率真也罷;
衝突怨懟也好,無奈也罷,體驗生命的種種經歷,
才能讓生命活出些許靈感來!

也許就該這樣!或者就該那樣!無論怎樣,
即使生命再臨挫敗,再次承受磨難,再次遭致打擊與不幸,
生命的浪頭仍舊要如波瀾的海水,永不歇息的由著命運的季風,
迎向岸邊大小不等的奇礁巨岩上,以激起生命的浪花來!

此幅「驚濤拍岸」在視覺表現上,
旨在凸呈浪濤翻涌下驚心動魄的力量感,以及所呈現空間恍惚之象,
無論意境的傳達或寫實的美感,務求兩者能達臻意境交融恰如其分,
以展現石墨鉛筆質感的視覺張力與魅力。

至於筆觸的表現方式,或言筆法的線條運作,
可以是充滿創新而多變,最重要是能掌握光影的變化與動向,
並將浪濤洶湧、驚心動魄的力量感呈現出來,使其既為寫實,
亦不失為創造出視覺的意境之美。

筆觸的韻律與節奏,關鍵著浪濤的美感與動感的完善詮釋,
甚至影響著整體畫面的視感。因此,在動筆前我試畫了三張草圖,
目的乃從草圖中決定筆韻,就是筆跡的韻律與線條的動向節奏,
以及針對紙質的選擇,直到兩者可接受為止。

有時這種方式正是發現新技法的一種突破,
換言之不必固守一種筆法,若要讓鉛筆技巧熟練至高超,
絕對是不斷的嘗試而來,
例如畫樹和畫浪濤就不一定要完全運用同一種技法或表現方式,
多嘗試不同的筆觸表現與韻律,可以提昇與拓展鉛筆藝術創作的格局。

此幅作品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就在於其質感特徵,
既似如水彩又似如油畫。
許多收藏者對於高閻此類的畫風表現會顯得情有獨衷的原因,
不外乎它完全區隔了一般素描的刻板印象,
也和超寫實的精細素描做了區別。

換言之欲提昇鉛筆素描的價值層次,
就是讓它進入不再是單純的繪畫表現,而是純粹的藝術展現。
不是要畫的很寫實就能交代,是意境的訴求與視覺藝術傳達的問題。

因此,這也說明了,鉛筆技法應當要不斷追求新的變化與突破,
以展現鉛筆藝術的張力與追求多元的視覺表現,以符合藝術創作的精神。


◎  高閻文學與繪畫藝術  ◎
- Greym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

 

推薦如下文章之連結說明 :

偶然中發現高閻作家的文章其格局、見解和詩詞釋義,都與一般書本裏的詩詞釋義有很大不同,作者高閻似乎以短小說對白,或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詮釋古人詩詞的內函與意境,而且深入淺出,讓不懂欣賞詩詞的人能完全領會而感動!堪稱近代古詩詞釋義作品之上乘之作。

畢竟市面上所販售相關古詩詞釋義的專書,幾乎沒有此類型或相關風格的創作,的確,高閻作家的古詩詞釋義,完全屬於創作形式的作品,讓人恨不得收藏和拜讀高閻作家的所有三千多篇的古詩詞釋義之作,可惜高閻作家的著作並未公開販售。在Google搜尋下,方知高閻著作完全屬於自費出版,單純為公關饋贈用途,許多出版商想以高價購得版權,好像也沒有結果,我猜想高閻大師是想將自己的著作,定位為結緣與功德之用,非以營利和圖虛名為目的吧。

當然高閻老師似乎並不需要靠微薄的版權費為收入來源,如果予以大量出版增送流通的話,怕也是一筆龐大印費,所以祇能少量饋贈,目前高閻老師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多,加上部落格因故關格,未免令人惋惜!這對全球熱情的讀者們來說,無疑是個損失!但還是期待有一天能在書店裏,發現高老師的書,以及令人驚嘆的石墨藝術畫冊與畫展,那定然讓人欣喜若狂!現在只能期待,衷心的翹首以待!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麋鹿不羈,一肚子不合時宜

蘇軾屢次遷謫多與性格有關,
元配王氏評為〝一肚子不合時宜〞蘇軾笑日〝非常貼切〞矣!

轉載:http://shina7691-shina.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19.html 

■ 撰 者:高閻‧二○○六丙戌年春
■ 取 自:高閻《中國古典文學思想性與藝術性》文集第34篇-02

 

一個人心性能夠受後天因素所煉化嗎?樸石,經藝術家的巧手雕琢之後,價值自然不同,但它改變不了石頭原來的本質,無論它是玉石,還是鑽石,抑或岩石,但這不重要,重要在生命經歲月與經歷雕琢下,最後所展現的形式與魅力是什麼?如人之心性沒有完美者,就拿宋代大文豪蘇軾而論,蘇軾的天生性格很難被煉化或催化成其他形式,他有他性格上的缺陷,正因為這個性格的缺陷,造就他豐富多采的一生,盡管嘗盡顛沛流離 ( 仕宦四十餘年,遍歷大江南北十數州,幾乎走透透!)與無盡坎坷之歲月,卻反而讓世人更加貼近他。

有一回,神宗皇帝被蘇軾憂國憂民憂朝廷心思下的建言與諫言(碎碎唸),搞得心情煩躁,大為光火的說:「來人,把蘇軾速速押走,關進大牢,讓他收斂收斂,朕亦好圖個清靜。」蘇軾沒想到神宗皇帝會這樣幹,竟教他去牢裏反省。當然神宗是惜愛他的,奈何蘇軾得罪太多人,就連當朝宰相,那砸缸砸出個聞名天下的司馬光,蘇軾都毫不客氣的與之發生多次極為激烈的言語衝撞。

蘇軾知道司馬光不會聽他的,只好去向神宗皇帝嘮叨去,神宗皇帝哪裡肯聽他的呀,如今大小事皆是司馬光在主導,難不成要皇帝把宰相司馬光找來責問?為求省事,甘脆教蘇軾進牢房待著去。當然神宗也在想,蘇軾的建言都是站在神宗與社稷的立場,朕反將他關進牢裏,不知蘇軾是否會懷恨或埋怨皇帝來。

遂喚了宮中太監:「你,過來!把衣服換換,換成犯人服,進牢房去!」「陛下,奴才怎麼了?」太監立時雙膝往地上一跪的說:「奴才哪裡冒犯了皇上,竟要奴才往牢裏蹲去。嗚...」「朕的話還沒說完呢,你哭什麼來著,朕叫你進牢裡,是要你與蘇軾作陪,陪他一起吃飯睡覺。」「啊?陛下,奴才不行啊,陛下應該往後宮去找個女人嘛,再說坐牢,哪裡還有作陪的。」「起來,起來!朕自有道理,你進了牢房之後,試探一下蘇軾,看看蘇軾是否對朕心懷怨恨,倘若蘇軾埋怨朕,朕就不要他了,賜他一死。如果非朕所想的那樣,蘇軾反而吃睡安穩,不發牢騷,你就代朕放了蘇軾吧!這是朕的隨身玉佩,蘇軾見朕玉佩之後,必知朕的苦心與難處。你藏好它,不到時候,勿宣朕旨意。」

太監依神宗指示,當晚喬裝罪犯的往監獄裏去,並和蘇軾關在同一間囚房,而且還與之同寑同睡了一夜。翌日食過米粥之後,蘇軾就打起坐來,不理採太監的自言自語:「我小心伺候,未有過犯呀,卻莫名其妙進了囚房,天理安在呀?」到了中午,獄卒小吏送來酒肉飯菜時,蘇軾聽聞腳步聲便趕忙從盤膝靜坐中起身,接著猴急似得接過獄卒手上的酒菜,遂邊吃邊喝邊說:「好酒,好肉啊!好久沒如此稱心的吃喝了呀!」然而太監卻在一旁挑逗說:「這酒菜能吃嗎?瞧這肉飯,簡直堪比豬吃的餿食,你難道不悲歎自己的處境嗎?」蘇軾反而悠哉的自言自語:「任憑天公雷閃,吾心巋然不動!」

太監莫可奈何,只能挨著餓的看著蘇軾大口大口嚼肉,大口大口喝酒,甚至連太監那一份,也被蘇軾一併喫進肚子裡去了,酒足飯飽之後,就倒頭大睡。太監看進眼裡,都愣住了!「嘿,你個蘇大學士,還真有你的!」到了晚上獄卒再度送來飯菜,太監依舊沒敢吃,因為他說了:「此乃豬之餿食也,吾寧餓,絕不食矣!」亦就甘願挨餓,不過他不忘神宗給他的任務,不斷撩撥以刺激蘇軾說:「蘇大學士你憂國憂民,竟落得入監喫餿食,可歎啊!」蘇軾似乎早已察覺這太監不對勁,你敢挨餓,就表示你不是來被關的,必是神宗皇帝派來試探他的,只要他略顯不安的情緒,就是對神宗的不滿,那麼此命將危在旦夕!

蘇軾想,只要我表現安安穩穩於吃睡,不發一句怨詞,不就能度過眼前的險境了嗎?亦就不露聲色的在吃喝完後,躺平的睡起覺來。然而太監豈能放過他,直撩撥說:「蘇大學士不該睡此等鄙床,你是朝廷重臣,不應受此待遇,難道你毫無怨尤嗎?」蘇軾佯裝睡著了,不僅不為太監言語刺激,反發出更響亮鼾聲予以回應,還刻意說夢話:「好酒,好肉啊!好久沒這麼痛快了啊!」

蘇軾這一覺還未醒,天也還未全亮,太監卻已餓慌了,肚子直咕嚕咕嚕的叫,頻頻探向窗外灰矇矇的天空,又一邊想著宮中美食,最後顧不得天亮,就搖醒酣睡中的蘇軾:「蘇大人,你醒醒啊,聖旨到,接旨!」蘇軾起身定睛一看,眼前太監正手持皇帝隨身玉佩的說:「賀喜蘇大人,皇上赦免你了!你可以出獄了!其實啊蘇大人,皇上根本就無心囚禁你,皇上有皇上的難處,你該明白皇上心思,你好自為之吧!」遂嚷嚷著叫獄卒開牢門。

沒多久,蘇軾因不安於朝,與當權派亦是舊黨勢力之當朝宰相,又學富五車的司馬光所不容,亦不想為難神宗,自行請求外任于江北瓜州,今江蘇揚州緊靠長江的地方。說是因性格所致,但亦因為性格之因素,使得蘇軾在佛法修習上有了新的機遇與機緣,這是上天冥冥中之安排?還是受性格因素所帶來命運的牽引?都有!怎麼說呢?蘇軾新上任的江北瓜州之地,正好與江南的〝金山寺〞有一江之隔,只肖搭個渡船就能到達江南岸上聞名遐邇的金山寺。

這金山寺可不簡單,住了個老和尚,叫〝佛印禪師〞。蘇軾雖說雅好佛學,但起初對和尚可以說,完全沒有絲毫的好感,甚至是鄙視。他認為和尚與一般道士無二,都是在騙吃騙喝,專門誘使信徒的香油錢為最,所以蘇軾從不與宗教界人士為舞。自詡「佛理不由人解,蘇軾自能明悟」,可見蘇軾因為才華橫溢,所以顯得持才傲物,似乎很多自詡有才幹的人,都免不了有股?人的傲氣,然而傲氣好不好呢?須以當事人的才幹、才智、才學到達什麼程度為條件;其二是對國家、社會與世人的貢獻有多少為憑藉;其三他具備多少?人的魅力,掌握多少民心?否則是沒有資格表現其個人的自傲,反令人厭憎! 話說到蘇軾貶抵瓜州之後,他就風聞江北一帶名聲響亮為信眾們崇敬的佛印法師,而感到有些不以為然,或者說心裡不舒服,不自在,老想去會一會佛印法師的念頭。終於被蘇軾等到這天,蘇小妹有意過江到金南寺祈福,同時探望佛印老禪師,就邀蘇軾一道前往,蘇軾自是欣然答應。

蘇小妹和蘇軾到金山寺祈福的事,並未有人通知老禪師,所以老禪師自然不知道蘇軾大人會出現在寺裡,之後才由蘇小妹透過小和尚通報給佛印之後,佛印才疾疾出來相迎,以免怠慢這位為萬眾黎民所愛戴的人間大菩薩,尤其蘇軾乃莊子轉世(林語堂亦認同此說,甚至是呂純陽的轉世,據數百年來傳聞莊子將於千年中轉世十八回以完成最初所發誓願,而陶淵明、呂純陽、蘇軾、王國維…等其實都是莊子的轉世,到了近代或現代誰會是莊子或蘇軾的轉世,誰亦拿不準。)事實上佛印乃知道蘇軾近日必會出現在金南寺,但是他選擇有意無意于事後才來相迎,乃是在裝糊塗罷了。當然佛印亦非泛泛之輩,他是明悟禪師轉世,與蘇軾兩人前世因緣深厚,今世再續前緣亦是基於〝生命為蒼生黎民無盡付出的誓願〞未了,自然就會搭在一塊兒,以揚天道,顯佛慈悲于凡間紅塵的建構一番偉業。

當佛印疾疾出來相迎後,蘇軾有點愣住,他直覺佛印不似一般和尚,他身上散發一種無形的意欲讓人親近的氣息,而且似曾相識,簡直出乎蘇軾意料之外,雖然雙方都尚未開口。不過,蘇軾這脾氣,不試試佛印禪師他是不會死心的,佛印不事先相迎亦是前世老友間的一種遊戲,亦是希望,不要在相迎上增添蘇軾的傲氣,以免再為他人生更添曲折,以示佛印對前世老友的無限疼惜。

倒是蘇軾,卻毫不客氣的對佛印高談闊論,談論和尚未曾涉及的政治哲學,以及不會明瞭的治國之道與為官之道,搞得佛印頻頻點頭,不敢插嘴的表示個人看法。這是佛印對蘇軾的謙恭與禮遇,但是蘇軾卻不知道,反而認為佛印不過是虛有其表而已。之後,輪到佛印開口的論及他的強項之佛學之說,然後問蘇軾:「不知先生認為,老納所言佛理與本人所為是否內外一致?」蘇軾回應道:「你那點佛學佛理在知識淺薄的信眾面前或許可以賣弄,令他們掏錢給你添油錢,但在我面前你休想。我問你,你能將佛理佛法拿去救蒼生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嗎?你的佛理能平國家戰亂嗎?你的佛理能帶來百姓生計無虞嗎?能解萬眾生靈於無情的旱災水患與山崩地裂嗎?告訴你,佛法佛理若不能走出去,行之於民,啟民于智,扶危濟世,那麼你的佛法只是在唬人而已!」蘇軾之言,說得佛印打從心裡佩服與景仰,因為這就是他過去世所立發的誓願,所以今世兩者角色扮演不同。

佛印沒有回應蘇軾是因為,佛法有「行法」與「護法」之別,「行法」指諸佛菩薩在行法上,唯以渡人濟世為事。如挾仁德之心與卓越幹才,以行〝治天下〞、以行〝治國〞、以行〝治民〞、以行〝修身〞、以行〝齊家〞、以行〝渡人〞、以行〝濟世〞之大作為,以彰顯佛法在行法上無邊無際的力量,以領萬眾在大自然的變化中、人性詭譎的罪業中滅死求生,這是佛法在行法上其莊嚴雄偉之處。這類人士可以上自皇帝( 一國之君、領導者)、朝廷宰相、諸侯等,以及有才學才幹之士 ( 如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軍事家..等),或有才幹的企業領袖,或居士之修行者,下至庶民百姓,若能在行法上落實,這世界,這天下便能處於祥和之中。

至於「護法」,又謂之「宣法」「傳法」,宣法與傳法皆不可一日中斷,佛法須傳至萬世萬代,佛法須傳遍八方萬里,佛法須傳至萬族萬民。這就非得賴修養高深、大智大仁之諸如佛印禪師、歷代宗師、祖師的印心傳承,及無數比丘與比丘尼的努力不可。若沒有建寺立廟哪來信仰?沒有佛經佛書的翻譯釋意,哪來佛學?沒有佛教文化的傳揚,沒有佛教永恆藝術的陶冶,沒有佛法精神內涵的傳承,這人間世界,勢將一片黑暗,只是當時蘇軾因一時持傲,疏忽此淺顯的道理,不然他的佛道思維,自何處來?都是源自於歷代祖師孜孜不倦的宣法精神而來。

蘇軾反問佛印:「你認為我的治國之道,治世之道,治民之道,治學之道與修身之道為何?與我這個人是否表裡一致?」佛印回應道:「蘇大學士滿腹經綸,其治國、治世、治民、治學與修身之道,老納實不堪與大人比擬,尤其對國家的貢獻、對黎民百姓的付出,老納實自歎不如啊!」

離開金南寺渡江回江北的途中,蘇小妹問蘇軾:「你和老禪師相見如故吧?兩人聊那麼久,我在寺外賞江河時,都作了幾首詩了,還不見你出寺院,怎樣啊?你給老禪師評價如何?」蘇軾道:「得了,佛印老和尚,不過圖有虛名而已!」接著將過程中二人的交談內容述說一遍。蘇小妹一聽不禁呵呵地笑了起來,大虧起蘇軾說:「看來,你蘇大學士在心性修養上遠不如佛印禪師啊,你盡情展現自己的才學與治國治世之方,卻忽略了易經之謂〝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的道理,還向人高論修身之道,你羞不羞啊!你難道忘了,自己是被誰陷害了?那些人哪一個不是治學高才,可是各個卻驕狂蠻橫,目空一切,如果他們能有老禪師的謙和之智,世間的災難就會少很多不是?」

蘇軾經蘇小妹一番點撥後,立時恍然覺醒,自覺羞愧,焦慮不安的不知如何自處,直嘆著:「哎呀!哎呀!我真糊塗啊!」遂吩咐船夫:「快回頭,金南寺,快!」船夫立即將渡船調頭航向金南寺去。自此蘇軾與佛印禪師成了無所不談又心意相契的莫逆之交,彷彿又回到前世時彼此老友間歡快的情誼。蘇軾其佛學亦從佛印的闡釋中加深其根基,更明悟了態度柔軟的重要性。這個收獲對蘇軾在命運轉折上來說,不無起了重大作用,更由於前世老友佛印的出現,而成為他當時極重大的生命轉捩點。

 

- 高閻 -
載自【高閻文集】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推薦如下文章之連結說明 :

偶然中發現高閻作家的文章其格局、見解和詩詞釋義,都與一般書本裏的詩詞釋義有很大不同,作者高閻似乎以短小說對白,或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詮釋古人詩詞的內函與意境,而且深入淺出,讓不懂欣賞詩詞的人能完全領會而感動!堪稱近代古詩詞釋義作品之上乘之作。

畢竟市面上所販售相關古詩詞釋義的專書,幾乎沒有此類型或相關風格的創作,的確,高閻作家的古詩詞釋義,完全屬於創作形式的作品,讓人恨不得收藏和拜讀高閻作家的所有三千多篇的古詩詞釋義之作,可惜高閻作家的著作並未公開販售。在Google搜尋下,方知高閻著作完全屬於自費出版,單純為公關饋贈用途,許多出版商想以高價購得版權,好像也沒有結果,我猜想高閻大師是想將自己的著作,定位為結緣與功德之用,非以營利和圖虛名為目的吧。

當然高閻老師似乎並不需要靠微薄的版權費為收入來源,如果予以大量出版增送流通的話,怕也是一筆龐大印費,所以祇能少量饋贈,目前高閻老師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多,加上部落格因故關格,未免令人惋惜!這對全球熱情的讀者們來說,無疑是個損失!但還是期待有一天能在書店裏,發現高老師的書,以及令人驚嘆的石墨藝術畫冊與畫展,那定然讓人欣喜若狂!現在只能期待,衷心的翹首以待!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582-9.jpg 

道教與墨家之關係


http://tw.myblog.yahoo.com/jw!d0GiVJ6BBAAQKGZHarobbSTMY6Cp9Q--/article?mid=3096&prev=3109&next=3072&l=f&fid=5

 

先秦諸子百家思想流派中,宗教色彩最濃厚的要算是墨家。道教敬神祀鬼、貴生重術的教義,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攝取自法夏宗禹的墨家。道教雖一貫宗祖道家,而考其根荄,實亦扎根在墨家土壤之中,特別是東漢的太平道與金代的真大道,承襲墨家的傳統思想尤多,甚至可以說太平道和真大道頗似墨家之遺緒,是墨家後學的漢末、金初創建的民間宗教社團。太平道與真大道雖已消亡,但它們的經典與教旨依然為後世的道教所承襲,故而墨家思想及墨家流派創始者墨翟,依然對道教保持著傳統性質的影響,受到尊崇。

    道教與墨家學派,不論在思想還是在作風上,都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太平道之緣起於墨家,葛洪神仙道教之尊墨翟為「地仙」,道教論方術變化之推崇墨子五行說,真大道教等之「苦節危行」等,都是有其內在的思想緣由的。近代著名學者中對此亦有不少卓識,如國學大師章太炎《黃巾道士緣起》中說:「今之黃巾道士,.斯乃古之巫師,近於墨翟,既非老莊,並非神仙之術也」,「墨子之傳,絕於漢後,其兼愛、尚同、天志之說,守城之技,經說之辯,皆亡矣,而明鬼獨率循勿替,漢、晉後道士,皆其流也。前世少君、文成、五利之流,本說神仙,亦能役鬼;後及《抱樸》所說,亦神仙與幻術兼之,斯乃交相為用,並非一流所成也」(《章氏叢書檢論》卷三)。

 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中說,墨子是「一位標準的教主人格」,「以他的精神和主張盡可以成立一個中國獨特的宗教,而在戰國年間的墨家學派也的確有過這樣的趨勢的」。著名道教學家陳攖寧《道教起源》中說,《墨子》的宗教色彩比《老子》濃厚,墨子崇拜鬼神,而老子不信鬼神,為什麼道教宗祖老子而捨去墨子呢?他以為主要是社會原因,一是封建統治者崇儒抑墨,墨學在社會的影響低落,二是墨家主張「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為一般所不能接受,三是墨子主張的節用、節葬、非樂亦為富貴者所反對。若論思想實質,墨與道是相近的(見《道教與養生》)。

著名道教學家王明《從墨子到<太平經>的思想演變》中說,墨學的優秀傳統「它經過封建統治者嚴重打擊之後消沉下去,黯淡地渡過一個相當悠長的時間,到後漢中晚期,又被我國原始道教經典吸收進去,成為民間道教思想精華的一部分」,墨子的社會思想到後漢中晚時期,「正式披著宗教的外衣,復活起來」(《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我認為他們的論斷是明白而確切的。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23@70463.jpg  

墨家與軍事

http://big5.china.com.cn/book/txt/2006-12/07/content_7470950.htm

 

“非攻”是具有現代意識的戰爭觀

在戰國時,儒家和墨家為兩門顯學,當時有“儒墨”之稱。墨家源於低賤的手工業者,所以墨家與下層人民結合得比較緊密,是一門勞動人民的學說。墨家始終站在民眾的立場上,其“非攻”思想是建立在弱小一方的基礎上,認為戰爭是一種盜竊行為,戰爭的獲利者為君主,受害者為人民。墨家的這種思想是一種民主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具有現代意識的戰爭觀。打仗得好處的是上層,下層人民出工出力,其結果只是被新的上臺者剝削。一個民眾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情感在哪兒,也就不知道應該怎樣去維護自己的利益。我想,如果墨家文化當時沒有被消滅,那中國就不會是一個王權那麼穩固的社會,導致民主推行的困難。

墨家推崇全民皆兵的戰爭思想,提出戰事一起,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南北,全都要上陣。墨子在講守城時講得很清楚:挖護城河,建望樓,建成甕城。甕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墻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我在居庸關看到過典型的甕城,還有前門也是甕城。這個在《墨攻》電影中也有體現。

墨家與科學
墨子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

墨子從幾何的觀點看待具體世界,他的觀點中涉及了八大光學原理,小孔成像,照相機原理,杠桿原理,幾何上點和線的定義等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呢?因為他本身就是工匠出身,在學術之外,他還能夠對世界進行思索,這是其他學者達不到的,四大發明,其實都應該歸功於勞動前線的人。比如在墨子的書裏,有這樣的話“圓,俱底”,這不就是幾何概念嗎?說什麼是圓呢?就是每一面都能觸底,這就是幾何中圓的切線原理。

在談及幾何光學知識時,墨子在當時就已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對實驗結果作出了精闢的見解。在一間黑暗的小屋朝陽的墻上開一個小孔,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屋裏相對的墻上就會出現一個倒立的人影。為什麼會這樣呢?《墨經》中寫道:“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光線像射箭一樣,是直線行進的。人體下部擋住直射過來的光線,射過小孔,成影在上邊;人體上部擋住直射過來的光線,穿過小孔,成影在下邊,就成了倒立的影。這是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墨經》中還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了物體和投影的關係。墨家認為,光被遮擋就產生投影,物體的投影並不會跟隨物體一起移動。飛翔的鳥兒,它的影子仿佛也在飛動著,實際上並不然。墨家指出飛鳥遮住了直線前進的光線,形成了影子。一瞬間後,飛鳥移動了位置,原來光線照不到的地方,現在照到了,舊影就消失了,而在新的地方,出現了新的影子。這就是說,鳥在飛翔中,它的影子並不跟著移動,而是新舊投影不斷更新。

墨子在邏輯學上也很有貢獻,過去我們認為中國人沒有邏輯,所有關於邏輯的東西都是從亞裏士多德那裏學來的。但是你看墨子的《大取》、《小取》,有概念的判斷還有推理,我們中國不是沒有推理,只是我們過早把它丟掉了。

墨學的消亡
墨家的思想不容于當權者

因為墨家文化後來的消亡,很多關於墨子和《墨經》的內容都沒有流傳下來,所以也就存在種種猜測。我們知道墨子就是這麼個出身窮苦的人,墨在姓氏中很少見,所以有人說是因為他臉黑,還有人說因為他面部受過刑。還有人說他是阿拉伯人,有了這樣的傳說,電影裏面出現個黑人也不奇怪。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墨子是如何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的,我們知道孔子好學,然後有了成就。但是墨子到底怎麼起家的呢?他是在哪家木材廠工作過呢?都丟了。有人說他是山東人或者宋國人,也有人說他是今天河南魯山縣人,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後者。

“兼愛”是墨子的另一個思想,也可以說是儒家的仁愛別出來的一支。儒家講愛要由近及遠,反過來說,一個人要是連父母都不愛就不能愛朋友。儒家仁愛是建立在倫理基礎上的。但是墨子是工匠,他帶一批小徒弟出來,講的是兼愛,“兼相愛,交相利”,擺脫了倫理,但是他的觀點,被認為是洪水猛獸,隔過了家庭倫理。可以說儒家的仁愛適用於農村生活,而墨家的“兼愛”有些江湖倫理的味道。

但是秦漢以後,墨家思想再也不能傳下去了,我說墨家在這個時候橫死了。墨家文化的消失與當權者密切相關,這個電影裏已經表現得很清楚了,當權者很不喜歡這一套。你想想,一個出身下層的工匠,就這樣把學術組織起來,這種東西在中國古代社會中與統治者思想是衝突的。當權者重農主義,工商業、鹽鐵商人、手工業者都被迫遷到遠方,秦朝建立了一個集權社會,人們沒有生活空間,先秦發展最快的是權力結構,於是有了燒書。後來他們發現這樣集權不行的時候,儒家才有了生存空間,權力太瘋狂了,瘋狂到連思想都不要。

直到清代,科技、邏輯開始逐漸被研究,墨家思想才又興起。但是歷史養成了民性問題,先秦有墨子敢於抵制皇權,但是後來這樣的人就沒有了,老百姓也就甘於被欺壓。你看看希臘、羅馬的老百姓都很不好惹,因為民眾太潑辣了。

墨家與當代
墨子能進入當代精神生活是好事

墨子的思想還有沒有可以適用於今天的?我覺得沒有,畢竟那是兩千年前的文化了,但是我們可以有所借鑒。我們不能把墨子當成一個小生產者,墨家的行為是大義凜然的,而非蠅營狗茍。很多人覺得墨子只會製造,不懂藝術,實際上不是這樣。墨子在《非樂上》中曾經批評當政者無視民眾生存權與休息權,他指出民有三患:“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

總之,墨學作為一大顯學出現過,但它最終失敗。應該說,它的犧牲是因為不適用於權力,一個在權力面前不屈不撓的勢力能怎麼辦,只能等著被腰斬,但它死得光榮。儒家則是從孔子開始就是走上層路線,儘管孔門弟子也有人出身低賤。到後來,荀子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完全為了權力在考慮而適應社會,甚至已經在從當權者的視角看這個世界,所以要求安定穩定、德行等。同為兩大顯學,儒家既有超過墨子的地方,也有不如之處,也並不是說有了墨子,中國問題就解決了。有人說墨子是俠客,這樣的比喻也不是很恰當,畢竟他沒有拿著劍。但是墨學消亡至少意味著,我們的某些天性沒有進行發展,民族發展缺了某一面,所以如今憑藉《墨攻》這部電影,墨子能進入當代精神生活,是件很好的事情。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ec949f8470d9f7bde2f.jpg  

墨翟與墨子
 
http://www.69fw.com/wx/xqqt/343.html

 

墨翟,生活時代約當于孔於與孟子之間,即春秋戰國之際。相傳他原為宋人,長期居住在魯國。《墨子》書中提到,他被人稱為“賤人”,又提到他能製作車轄,大約出身地位是比較低的。早期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木”,後來創立了與儒學相對立的墨家學派。墨家不但是一個思想學派,而且是一個有嚴格紀律的民間團體。領袖稱為“?子”,門徒眾多,重視艱苦實踐,不避危險。

墨子主張“兼愛”,反對儒家從宗法制度出發的親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對各國之間以掠奪為目的的戰爭;要求“節葬”、“節用”,反對奢華的生活方式以及禮樂制度;鼓吹“尚同”、“尚賢”,反對任人唯親。他還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所以,有的學者認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農與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學在戰國時曾一度盛行,與儒學同為當代的”顯學”。西漢以後,逐漸衰微。《墨子》為墨翟及其弟子、後學所著,是墨家學派的著作總匯,漢代有七十一篇,現存五十三篇。

墨家的思想,就其對整個社會文化的看法來說,是提倡質樸和實用,所以對一切語言文字的表達,強調有切實的內容,以道理說服人,反對無益於實用的修飾與文采。這種觀念,對於論說文自有相當的道理,對於文學作品,就不太適宜了。《墨子》一書的風格,也正是如此。

語言質樸,邏輯嚴密,善於運用具體事例來說理。如《非攻》篇,先說:“今有一人,入人園囿,竊其桃李,眾聞而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以自利也。”然後再說攘人犬豕雞豚者,取人牛馬者,殺無辜人奪其衣裘者,再三說明“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的道理,最後歸結到“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條理非常清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中國古代嚴格意義上的論說文,就是從《墨子》開始的。就此而言,它在中國散文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y7988.jpg 

戰國思想家 - 墨翟 

http://www.hawh.cn:82/gate/big5/www.hawh.cn/Template/article/display37.jsp?mid=20050419625976
 

 

關於墨子的籍貫,有人引經據典考證為山東魯人,有人考證是楚人,也有說是河南魯山縣人。更有甚者將他考證到萬里之遙的印度,成了海外佛徒,這顯然是荒謬的。大概因為墨於是名人,大家都想沾一點名人效應的光。實際上,墨子是古代的商丘人。他是戰國宋昭公的大夫,這一點早期文獻記載甚詳。墨子,名翟(約西元前468一前376年)。子是他的尊稱,和老子、孔子一樣,在春秋戰國時都把名稱為“子”。他生存的時代正值孔子卒年前後,處在百家爭鳴的思想活躍時期。他先“初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但由於這時孔子的思想已影響全國,而且孔子還周遊列國,到處推廣他的學說理論。為了讓世人接受自己的一套學術主張,墨子出使衛國,以後長期居住在魯國(今山東省南部),再後又到達南邊的楚國,還想到越國而未果。他想把自己的“興天下之利、除萬民之害”的主張傳遍天下。

他一生除短時間內曾任宋國大夫(春秋時,官爵不分,大夫既是官稱,也是爵。宋國有上大夫、縣大夫等,都是有封邑的官爵),其餘時間都以平民身份奔波全國。因此,當時就有“孔子鍋灶燒不黑,墨子板凳坐不暖”的說法。他反對戰爭,尤其反對大國征伐小國。在魯國的時候,魯國君擔心齊國伐魯,問他可否挽救,他說:“吾願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愛利百姓……亟遍禮四鄰諸侯,驅國而以事齊,患可救也,非此願無可為者。”後來,他又聽說楚惠王準備攻打宋國,因宋國國都的城墻堅固,楚惠王讓公輸般製造雲梯。他很是著急,便急忙出發,—連走了十晝夜,才趕到楚國的國都郢(今湖北江陵),腳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他就撕下自己的衣裳纏住,讓公輸般見了直髮呆。

他極力勸說楚王,認為攻宋是不仁不義。他還解下衣帶當做城池,與公輸般比試攻守之術,連打九個回合,公輸般用盡了攻城的器械,而他仍守備有餘,後來他終於說服了楚王,答應不再攻宋,為宋國免除了—場大的戰爭災難。他不為功名利祿而做官:楚惠王五年時,他給惠王獻上自己所做的書,以陳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楚惠王卻只稱好書而不用,並表示願意將他留下做楚國的官,他憤然離去,臨走前告訴楚王:“賢人進,道不行不受其賞,義不聽不處其朝,今書未用,請遂行矣!”頗有無功不受祿的意味,這表現了他“聖人不高山,不廣河,蒙恥辱以幹事主,非以貪綠慕位,欲事啟天下之利而除萬民之害”的高貴品質。

春秋末年的孔子門徒有名者72人,無名者3000人。而墨子的“墨學尤為昌盛,徒弟尤為眾多”,秦朝宰相呂不韋說:“孔墨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淮南子》一書說墨子的有名弟子180人,可見,墨子培養的弟子比孔子還多,這大概是他舉辦了規模很大的私學的緣故。

墨子還是一位精於製造器械的能工巧匠,他的技術跟公輸般齊名,而僅次於魯班。當時人們以將生前所用之物埋入墓內視為孝道,引以為榮,而且飲酒浪費了國家的很多資源,他卻主張薄葬,反對厚葬。他認為厚葬不僅毀壞了國家的財產,而且耽誤生產。他將此提高到“國備”的高度,力主“節喪之為政”。他還提出“兼愛”的思想,認為“天下兼相愛則治,變相惡則亂”,要求每人“愛人若愛其身,視弟子若其身,視人之室若其室,視人家若其家”,實際等於今天所說的愛人如愛己,與人為善。他主張國家的統一應當使用和平的辦法而反對訴諸武力。

墨子在哲學上提出了“辯”的理論,認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要通過辯論才能驗證,這實際是提出了檢驗真理標準的問題。在方法論上他提出“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察百姓耳目之實”,意思是既要參考古代聖賢之人成功的經驗,又要考察一下實踐的結果,看是否對國家、對人民有利。

兩千多年前的墨子能提出這樣的進步思想和哲學理論,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墨翟的著作由漢代劉向著錄71篇,今存53篇,都收集在《墨子》一書中。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