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NX6mn+-BL.jpg 

墨家非攻 兼愛天下
 
玲瓏山人 Ling Long Hill

 

我一直是懷著一種能看到一部真正國產的古裝戰爭片的心情去期待《墨攻》的。畢竟古代戰國時期的題材頗具史詩氣質,拍成一部成功的電影自然是精彩絕倫、氣勢恢宏。和內地許多古裝大片一樣,豪華的明星陣容,大投資更是《墨攻》必不可少的元素,只是該片宣傳力度不足,觀眾可能瞭解得比較少,和《黃金甲》那種鋪天蓋地式的宣傳方式比真是相形見絀。而對我來說,我只是沖著劉德華一個人去看的,作為劉德華2006年唯一一部主演的電影,自然倍加期待,不可不看。加之此類戰爭動作題材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所以第一時間進電影院支持那是必然的事。

《墨攻》算是一部純粹的香港電影了。的確,作為一部標榜著香港製造的香港電影,有著太多令人期待的地方,一是香港電影業近年遭受重大打擊,從沒落到衰頹,香港電影年產量已是逐年遞減。在香港這個方寸之地,大製作大投資的電影已經少之又少,試問,在這麼不景氣的境況下,怎麼還有人肯出大錢投資香港電影呢?恐怕是屈指可數了。

《墨攻》這麼一部大投資的港產電影出現,怎能令人不期待?二是導演張之亮,此人對於內地觀眾是生面孔,可是在香港可是家喻戶曉,如《飛越黃昏》、《籠民》等都是他的代表作,於上世紀拍出諸多經典影片的張導演此次捲土重來,不得不讓人有所期待。以上這些內在因素,足以讓我們這些喜歡香港電影、熱愛香港電影的影迷熱切期盼《墨攻》了。在我們的翹首以盼下,能否看到《墨攻》重現港片黃金歲月的風采?

《墨攻》是導演張之亮花費近十年時間策劃籌備的大作,並改編自日本暢銷漫畫。這部被稱中國戰國歷史題材的史詩片,主要講述“非攻、兼愛”的和平思想。然而仔細研究一下故事與背景,就會產生不少疑問:什麼叫墨攻?墨家思想的精髓不是非攻嗎?投資數億元的《墨攻》究竟講了怎樣一個歷史故事?它要傳達一個怎樣的訊息?它到底要傳揚什麼文化思想?帶著以上這些疑問,我心甘情願地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本片雖然是漫畫改編的,但是影片風格卻樸實自然,《墨攻》摒棄了大量CG電腦特效,抓住寫實的戰爭場面,可謂是一個絕佳的選擇。不同于《龍虎門》的青春,《墨攻》更像是個老練的智者,就像片中的墨者革離,是個平凡中的英雄,英雄和凡人是可以共存的。

看了墨攻,首先想說說墨家思想,既然全片都在講述墨家思想,不妨就談談這墨者救城和墨家思想的聯繫吧。

“兼愛”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觀點。其他非攻、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來的。墨子的”兼愛”,是對孔子思想體系的基本觀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愛” ,就是說無差別地愛社會上一切人。

關於墨家學說的現實價值,如借鑒墨家的”兼愛”思想,它要求人們平等互愛,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借鑒墨家的”尚賢”思想,這”賢”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才,這一道德價值取向,對於激勵人們加強自我修身、力爭成為賢者有積極作用;如借鑒墨家的”節儉”思想,墨家的這一”節儉”思想於今而言,依然具有針對性,更值得我們提倡。

墨家的精髓在於“非攻,兼愛”,影片在紛飛戰火中得以完美詮釋,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創作能力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瞭解之深遠了。雖然主題略顯嚴肅,但是導演用以平實的手段令到觀眾接受也算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遼闊壯觀的戰爭場面中將墨家思想得以娓娓道來,觀眾自然而然在其中獲取到了良好的觀影感受。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也很出色。表面上說,就是講述一個“守城”的故事,深入一點的講,就是講“和平”。這個故事講得井井有條,精煉生動,羽翼豐滿。不得不說是個不小的驚喜。全片故事毫不拖遝,編劇盡可能地將一個個把月的守城故事套在兩個小時的電影裏,故事講得很扎實,情節跌宕起伏,緊湊自然,值得稱道。

演員方面,選擇得很恰當。最突出的當屬“天王”劉德華在劇中飾演的墨者革離了。這位外表冷酷的墨者被劉德華詮釋得可謂神采飛揚,毫不誇張地說,劉德華演技上已又升上一層樓。和《十面埋伏》的臥底捕快相比,角色更顯豐滿樸實,更具人性化,從全片就可以看出其扎實的表演功力,不愧是兩屆金像獎、一屆金馬獎影帝。從革離踏著穩健的步伐進城,高呼“墨者革離”時,我感覺到了一種氣魄,心底一種莫名的激動油然而生,當然劉德華的表演將革離這個平凡的英雄塑造得十分精彩。

革離在原著中是個五短身材、禿頭虯髯的精壯漢子,片子的革離確實是比歷史上的革離帥多了。從表像上來看,革離是沉著冷靜的,但是通過眼神的一些細微表情亦可以察覺革離內心艱難的抉擇和起伏不安,也彰顯革離之睿智。範冰冰此次飾演的逸悅在造型上絕對顛覆她以往的古裝造型,角色的內心戲雖然不多,但是每次出場都非常關鍵,在於推動劇情和角色需要來說相當重要。

逸悅和革離的愛情描寫之處往往點到即止,頗有些遺憾。王志文此次飾演的昏君也相當出色,演技絕對可以媲美《英雄》中的“秦王”陳道明。一出場,此王就醉醺醺的,一看便知道不是什麼多賢明的君主,後來更恩將仇報,企圖斬殺革離,王志文演繹得恰到好處,有聲有色。兩位韓國演員,安聖基和崔始源亦表演良好,比起《無極》裏兩位外籍先生不倫不類的演法更是技高一籌,陳凱歌可要反省反省了。吳奇隆更是將裝酷進行到底,角色看起來不太飽滿,但也還過得去,能看!可見導演對演員的選擇還是挺明智的。

影片場面壯觀,氣勢恢宏,軍隊陣容之浩大令人耳目一新,雖然影片在美術方面做得比較單調,但是看起來也十分吸引人,戰爭場面更是一出好戲,,弓箭射入敵方的聲音效果逼真,配合上震撼的音樂仿若身臨其境。

影片主題鮮明,主張“兼愛”。可對於“小愛”–革離的愛情,似乎少了點什麼。片中範MM在沒有什麼前戲鋪排的情況下愣是脫了衣服,讓人不知所措。幸好的是,影片結尾那段感人的戲讓觀眾感動了一把,增加了影片的煽情度,感人至深!兩次救逸悅于水中,最後一次卻未能成功,墨者救得了天下,卻眼睜睜看著心愛之人斯人已逝,叫觀眾如何不動容!

在戰爭中反思著人性的意義,墨者革離最終做到了大愛,愛及天下之人。是啊,人為什麼要殺人,是不是很奇怪呢,為什麼就不能沒有戰爭,人人和平共處不是很好嗎,我認為“兼愛”和基督教的概念相似,墨家思想與“主愛世人”的觀點相近,人人平等更是當今世界渴求的主題。影片主題也在影片最後落下帷幕之前完好展現,《墨攻》就此成功!

和《霍元甲》的硬式說教不同,影片很好地通過戰爭展示了人性的意義及“兼愛”的思想,天下和平才是良策!和《英雄》裏更不相同,《英雄》裏角色口頭呼叫著天下,並無實際行動,可《墨攻》將戰場血淋淋地擺在觀眾面前,無疑是震撼人心的,反思人性之深刻可想而知。

雖然此片略有不足之處,但是監製兼導演兼編劇張之亮的誠意讓我們信服了,一部真正優秀的國產古裝大片就此誕生!稱《墨攻》的整體品質為淩駕於其他國產大片之上並不為過。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重推薦「高閻」作家
其令人驚歎的文學與藝術創作

墨家‧版主 / 鄧開來

 

偶然中發現高閻作家的文章其格局、見解和詩詞釋義,都與一般書本裏的詩詞釋義有很大不同,作者高閻似乎以短小說對白,或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詮釋古人詩詞的內函與意境,而且深入淺出,讓不懂欣賞詩詞的人能完全領會而感動!堪稱近代古詩詞釋義作品之上乘之作。

畢竟市面上所販售相關古詩詞釋義的專書,幾乎沒有此類型或相關風格的創作,的確,高閻作家的古詩詞釋義,完全屬於創作形式的作品,讓人恨不得收藏和拜讀高閻作家的所有三千多篇的古詩詞釋義之作,可惜高閻作家的著作並未公開販售。在Google搜尋下,方知高閻著作完全屬於自費出版,單純為公關饋贈用途,許多出版商想以高價購得版權,好像也沒有結果,我猜想高閻大師是想將自己的著作,定位為結緣與功德之用,非以營利和圖虛名為目的吧。

當然高閻老師似乎並不需要靠微薄的版權費為收入來源,如果予以大量出版增送流通的話,怕也是一筆龐大印費,所以祇能少量饋贈,目前高閻老師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多,加上部落格因故關格,未免令人惋惜!這對全球熱情的讀者們來說,無疑是個損失!但還是期待有一天能在書店裏,發現高老師的書,以及令人驚嘆的石墨藝術畫冊與畫展,那定然讓人欣喜若狂!現在只能期待,衷心的翹首以待!

 

●  請點擊如下高閻Greym2012文章標題,即能連結相關網站....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悟空性,無私無我

《 高閻文集 》 文 / 高閻 Greym2012

摘自《高閻中國古典文學思想性與藝術性》文集第35篇-03

轉載  http://shina7691-shina.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html

 

蘇軾的明心見性,
與天意相通、天心相應的近乎天人合一之境界,
為民解旱災、洪災、震災、蝗災的其中奧義與玄妙!
臨終時,對弟弟子由一番感人肺腑又啟發人心的陳述。
我上可陪至上天帝,下可陪卑民乞兒....

 

一個人的修為到何種境地,全憑心性之變化。要變化心性,就得從「養心」、「調氣」、「定神」學起。養心如何養?一個字〝忍〞而已!即凡是能包容、寬恕。這還只是狹義解釋,能學習善待所有人,放寬執著的橫面,擴充心量的縱深,這就是在〝養心〞,無形中亦是在〝養智〞。蘇軾在這方面,中年時已達〝無生法忍〞的境界。苦難、誣陷、羞辱、出賣等,內心已不受外境所動與牽引的多次請求外任,不外乎避開官場是非,與選擇退讓的找機會下鄉親民去。

調氣如何調?一個字〝靜〞而已!這需要經由道家的修煉法(重在行氣、煉氣、食氣、服氣),同時強調心息(呼吸吐納)相依的功夫,莊子和淮南子皆將此修煉要旨行諸於文,傳於後世,蘇軾得其要訣,終日勤練。修煉目的在制伏其心,息諸亂雜念,以入靜定境中,達到不使動心起念,絕念以忘機,靜心以定神,歸真以返樸,無?以正定的境界。此外就是強調天人合一的瑜珈修行術,除可尋求身心靈的解脫自在之外,還可鍛鍊兼治療身體,將體內穢氣排除體外,增進心肺機能和氣血循環。蘇軾在這兩方面皆精通,難怪經歷這麼多苦難,還無法將蘇軾摧折倒下。

定神如何定?一個字重在〝息〞而已!這和上述是分不開的,身心能夠平心靜氣才能〝意定神寧〞,這方面就需要禪宗的禪定功夫哲學,以及藉由道家胎息大法與內觀之道。胎息煉得好,可防止各種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及癌症腫瘤等。高上玉皇胎息經記載:「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故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蘇軾為了對抗當世命運,救脫蒼生苦命,以不負天賦使命,道禪瑜三家的性命雙修之養生法,全部被蘇軾納入,並合而為一的勤煉,甚至還能打幾套道家拳法。真是既能文又能武的通才大家,這在古代沒幾人能辦得到。

此外,一般來說,佛家在修行上重視的是心性的證悟。所謂「明心見性」,就是修得妄心執心皆滅,或言習氣盡滅,心自然見真明,心見真明,即見心光,心光就是禪宗講的屬於開悟的人,覺醒的人,一個開悟者,覺醒者其執妄對他而言已成空。一個沒有執妄的人,即證得無相(不著外相,不趨外境,不為外物所牽動),意思就是心識已達臻自在於外境。換言之,自身苦難對他言已非生命所關注,因為他已經沒有私我之心,心繫著的只有天下蒼生,苦難的百姓。

一個沒有執妄的人,即是證得空性的人,其內心的境界自然就被提昇,心如浩瀚宇宙空間一樣,達到不為表相的世界所牽動,心胸寬大到進入無所不包容,又沒什麼不被寬恕、不可原諒的境界,甚至心念已達無極之境,儼然可穿梭日月、時間、空間一般,能與天意相通、天心相應(旱災解除、洪災息止、蝗災減緩、震災不復)。這樣的人,實非塵間凡夫俗子可茲想像,而此等超凡入聖者,自古無幾人。但千百年來值得歷來文人、佛道中人探索與深究,以及被受談論最多者,不是老子、孔子、莊子、或孟子、或韓愈、或杜甫,或李白,正是蘇軾(蘇東坡)這位充滿神祕的宋代大文豪,通才大家。

中國千百年來能藉著與〝天意相通〞、〝天心相應〞的本事,以解救黎民蒼生於旱災、洪災、震災、蝗災者,幾乎舉不出一位來,除了蘇軾一人之外。當然,古代的每一位聖賢,都各有不同的歷史定位與天賦使命,很難相提並論,無論老莊或孔孟等,他們在某個階段,某個時期皆各自賦有其天命。

然而,這篇文章意欲探究的是,千百年來〝生命具備最多神秘性〞,〝作為具備最多啟示性〞,〝文學具備最多價值性〞、〝故事具備最多談論性〞,與〝胸懷具備最無私無我〞的一位傳奇人物,莫過於蘇軾,且從古至今無人能超越,甚或與之比擬。這話,就連林語堂也這麼說。

蘇軾在佛道修行境界上究竟有多高?自古以來談論的人可多了,如今過了一千年了,在二○一○年今天,蘇軾仍值得世人持續的對他表示關注。蘇軾至少在中年之時,其境界就已達〝明心見性〞的地步。也有人認為,蘇軾自始至終就未證得解脫,還再轉世之中,就不算是真正的〝明心見性〞。

誰說的〝明心見性〞之後就自動消失在苦海輪迴中?蘇軾自始至終在佛道修行上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沒這麼短視,他要的是如聖賢般的大功業。以蘇軾的超然慧根,與生命的高度體驗,在尚未進入中老年之前,就已達體悟一切諸法性空無自性的境界,這在他數千散文與詩文中就已顯出其端倪。

蘇軾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以天下為已任的英雄,我們試讀蘇軾的「晁錯論」之原文中的前段內容,作一分析解讀(不去討論晁錯是如何因為上書《削藩策》,而遭〝衣朝衣斬東市〞的被帶至刑場腰斬之冤死的歷史真實情節):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
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
此故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蘇軾說,天下處於患難之時,最困難於解決與看待的是,當天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一片平靜,沒有戰亂災禍的時候,實際上這平靜的背後必隱藏著難以預測的憂患,與看不見的災難正蘊釀著,只是我們無法察覺與掌握而已,這才是最令人可怕與最令人感到擔憂的事!

倘若,我們明知天下現狀正存在著某種隱患,卻祇想坐在一旁靜候事情的發生。一旦天下發生變化了,再來設法謀求因應,在變化沒有發生之前,什麼事都不去做!可以這樣子嗎?恐怕到時已晚了,來不及圖以任何的挽救了!

如果說變化尚未發生,卻要求現在就要做出應變,試問誰會聽你的,又有誰會相信你?的話呢?只因安穩的處於太平現狀的天下人啊,誰有興趣與你瞎攪和?這時祇有胸懷仁德的大丈夫之豪傑才會挺身而出,甘冒風險大難的為天下人做出犧牲,以成就此一壯志與偉大的功業。儘管,此等大事無法在勉強的條件下或短時間內能完成,或者說是為了求名以揚天下吧,卻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啊。

蘇軾這段話,已然突顯他自己所胸懷的英雄氣概!也似乎惟有敢〝承擔天下〞的人,才是大丈夫之為。即使明知揚名立萬不易實現,過程充滿艱難與刀山火海,仍要義無反顧。蘇軾曾言: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顧名思義,想要建立大功業者,即使擁有超凡入聖的絕世之才,還必須具備如磐石般堅韌不拔的精神意志,方能擔當天賦重任(這是蘇軾的自我明志)。又謂: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
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

蘇軾年輕時,就很欽佩古代愛民的君王,這影響他日後在心中植下了期許自己,能和聖賢豪傑們一樣,創造一番偉業的大誓願。因此蘇軾好與民同食,同住草屋,與民耕地,與民同苦,設計水道工程等等,自詡可負起天賦重任。

世人的罪業如廣大無邊的海洋,千百個觀音化身都不夠救脫一個個不斷出世的凡間罪人,又因一個個帶著罪業往生的亡靈,在生死循環,罪業不滅的大海中輪轉。唯一能做的就是效法大菩薩精神,甘願面對輪迴以救拔無數的萬眾生靈。因為尋求解脫只是顧全小我罷了,這不似莊子、呂純陽、陶淵明,尤其蘇軾的風骨格調。選擇再轉世為蒼生繼續付出,這才是符合蘇軾等人不朽之大我風範,大菩薩風範,與如來的慈悲大愛!

蘇軾這點非常同似地藏王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誓願,和觀世音大士〝世間不渡盡,絕不成佛〞的慈悲胸懷一樣。(雖說觀音在無量劫中,早已成佛,佛號為〝正法名如來〞)他們心中總懸念著在輪迴的大洋中載浮載沉的世人。他們很願意陪伴娑婆世界裡苦難的眾生走過每一世的歲月,將自己化身無數個菩薩的在每個人的機遇裏,與你我相識,與你我結緣,渡化你我,以廣行佛法,建渡化濟世之大功。

是故,蘇軾的出世,就是來行佛法的,是來建渡化濟世之大功業的,不是來享榮華富貴,來當大員外,當大富翁,當大商賈的,或爭諸侯一方之霸權的,或稱王稱帝的享大福報來的。是故,有大人物或菩薩想渡眾生而轉世,絕不會來世做個大富翁,如果他願意自己來世做個大官或富豪(祂可以選擇),那麼絕對是希望利用該世資源幹一番可利益眾生的大事。

至於蘇軾仕宦生涯四十餘載裡,無數次選擇自請外任他鄉與民同苦,與民同樂;無數次選擇與當權派衝突,然後遭貶謫的遍行大江南北十數州,只是每次自請外任或遭貶謫之前,怪異的是,某地方州縣就正鬧嚴重蝗災,或旱災,或洪災。蘇軾的每逢遭貶謫,真是充滿著玄機!

或者直言的說,蘇軾就是莊子、呂純陽挾著誓願,銜著天命出世,然後適時的進入被貶至的災區,解救百姓的苦難來的,為黎民滅死求生來的。尤其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是,每次當為民滅蝗救災有成時,為民祈雨得雨時,為民抗洪築堤的告一段落時,皇帝的招令就來了,就把蘇軾招回,給官復原職了,這真是有趣又玄妙得很!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並無提到的,我在這裡補充闡明,告知其中之奧義與玄妙之處。

那麼如何證明蘇軾已證得〝明心見性〞?或已達明心見性的境界?蘇軾在年邁時,其心已大開大明,他和他的弟弟子由相敘時,有意無意在交代什麼似的說:

 

子由啊,我親愛的弟弟,哥哥老了,就將行完此生,
若問我有什麼遺憾的?或怨恨什麼的?

告訴你子由,我,上可陪至上的天帝,與天意相應,
因為我從未違天逆道,故能與天心相通;

我下可陪卑民乞兒,與之同歡受苦,
因為我向來憂民所苦,思民所思,故能與民心相應相通。

雖然我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生離死別,雙腳幾乎行遍天下各州,
亦無數次遭人誣陷,遭好友出賣。

但我告訴你子由,我自始至終不曾絲毫怨恨過他們,
當然,生氣與惱怒是難免的。
但我不是挾怨的人,君子不挾私怨,方為真英雄,大丈夫也。

因此這世間對我而言,
凡我所見的沒有誰是不好的,沒有誰是壞的,是惡的,

沒有他們為我製造波折,我無緣救黎民於水深火熱,
無緣見及南北各州蒼生之苦,無緣將佛法用之於救脫蒼生,
將佛道儒行之於民以教化百姓。

甚至若沒有排擠我的人,我將無緣與天心相應,
察天之道,以及證悟一切諸法乃緣起性空的道理。
因為佛性是空,法性也是空,由此觀之,
原來我也是空,所以我心中沒有不容一物。

萬般隨緣起,惡緣非壞緣,善緣非好緣。
子由,你明白箇中之道理嗎?這意思是說,
惟有逆來順受,方能銜天命以造功業。
順境反容易為幻境所蒙蔽心智,成為一個糊塗的人。

所以,我從未有一絲埋怨自己的命運不濟,
惟對你的三位嫂嫂先離我而去,陪我喫盡苦頭,
不曾好好團聚過,這點我不免感到難過。

當然,我感激你三位嫂嫂為我續了可貴的香火,
他們在天之靈,應當沒有遺憾,
因為孩子們當可傳承我們共同的志業,
為蒼生立命,銜天命以造福天下。


這就是蘇軾的〝明心見性〞。他眼裡不存在惡人、壞人,心量已寬大到如藍海之深處,如穹蒼之高度,如大地之無邊。生命所思所想的已無自己,只有天下黎民,與大地山河。蘇軾詩文許多都是與民有關,少有文人其文章境界如蘇軾一般。

蘇軾死於常州時,一顆心還繫著要為常州百姓再次分憂解難(以前曾任職常州,後招回京,再來常州是自儋州調派至常州),只是沒想到,常州百姓沒盼著蘇軾進城,就於途中往生了。馬車尚未到城門,天雷便頻頻作響,烏雲?罩,死的時候還不忘為百姓們帶來甘霖以解常州旱災之苦。這樣的人,他雖不是神,但亦不是凡人,是個大菩薩,是個證悟空性,無私無我的〝得道者〞、〝賢能者〞。

蘇軾在與民親近上,可自四千餘篇散文看出其與民生活的內容。蘇軾愛民如己,思民之憂,與民同歡,與民共患,與民共食,與民同居(學堯帝的仁德,住草屋以貼近民心),教百姓們釀酒,烹煮五花肉,改造州郡的水道工程。蘇軾還喜歡對孩子們說故事,對百姓們講聖賢之道。

那個時代不像現在,蘇軾親民會被視為作秀,是為了討好選票,但也因為那時代沒有選票的問題,而能夠親近百姓,憂民之苦,思民所思的文人有幾人?也有不少令人敬佩者,不過蘇軾要算是第一。

在現今社會裡,又有幾人不是為了選票而親民的?你找找看!告訴你這樣的人不存在政界官場裏,而是散佈在民間大街小巷裏,如果你用心觀察,只可惜他/ 她沒有權力,但他比擁有實權者更具價值,我們社會就是靠著這些無數的他 / 她(或許亦不是為數很多)正撐起著人間的溫情與大愛。

此刻,當我讀著蘇軾的詩文時,彷彿隱約聽到或感知到蘇軾的綿綿細語:


誰言我已離你而去了呢?
我並沒有離開呀,我依然存在著呀,
我留下數千詩文,已使我自己永恆不朽了呀,
因為,我本願意在塵世間,陪伴每一位出世的人,
儘管你/妳來了又去,去了又再來。

 


- 高 閻 -

轉載  http://shina7691-shina.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html

高閻《中國古典文學思想性與藝術性》文集第35篇 2010/04/11

 

 

推薦如下文章之連結說明 :

偶然中發現高閻作家的文章其格局、見解和詩詞釋義,都與一般書本裏的詩詞釋義有很大不同,作者高閻似乎以短小說對白,或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詮釋古人詩詞的內函與意境,而且深入淺出,讓不懂欣賞詩詞的人能完全領會而感動!堪稱近代古詩詞釋義作品之上乘之作。

畢竟市面上所販售相關古詩詞釋義的專書,幾乎沒有此類型或相關風格的創作,的確,高閻作家的古詩詞釋義,完全屬於創作形式的作品,讓人恨不得收藏和拜讀高閻作家的所有三千多篇的古詩詞釋義之作,可惜高閻作家的著作並未公開販售。在Google搜尋下,方知高閻著作完全屬於自費出版,單純為公關饋贈用途,許多出版商想以高價購得版權,好像也沒有結果,我猜想高閻大師是想將自己的著作,定位為結緣與功德之用,非以營利和圖虛名為目的吧。

當然高閻老師似乎並不需要靠微薄的版權費為收入來源,如果予以大量出版增送流通的話,怕也是一筆龐大印費,所以祇能少量饋贈,目前高閻老師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多,加上部落格因故關格,未免令人惋惜!這對全球熱情的讀者們來說,無疑是個損失!但還是期待有一天能在書店裏,發現高老師的書,以及令人驚嘆的石墨藝術畫冊與畫展,那定然讓人欣喜若狂!現在只能期待,衷心的翹首以待!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聞天語,歸何處

文 / 高閻 Greym2012

轉載   http://shina7691-shina.blogspot.com/2010_04_01_archive.html

載自高閻文集 2007年春 【高閻古典詩詞新釋集】第55篇 2010.04.26

 

你相信鬼神之說嗎?世人對鬼神多半抱以半信半疑的態度,然而鬼神的信仰,究竟對虔信者其生命的影響力是深,抑或有限?完全取決於一個人擁有多少的想像力,與所抱持什麼樣的生命態度。

想像力往往會使虔信者在腦海裡編織出,超乎凡人對天上仙境世界的描述。即使是自己騙自己,用自身豐富的想像力所虛構的仙山瓊閣,久而久之亦就堅信了這世界有著你不得不信的神仙居住之境。

一如距離我們時空有近千年之久的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一代詞人李清照,在晚年時整個人已然陷入嚴重的精神恍惚一般,瘋瘋癲癲!我這樣說,恐怕是要惹了這位美麗的姑姑生氣了,會怎樣呀?半夜裡拉我起來,還衣衫不整小露蘇胸的逼著我陪她喝老酒,唉,真麻煩!

清照姑姑喜愛文人才子,縱使姑姑見一個愛一個,但其實乃假象,她祇是想藉以掩飾當時的險境。說姑姑放浪不驥更是錯誤的解讀,李清照的修行觀非俗人能理解,即使姑姑常往酒樓飲酒聚賭,都祇是她當下處境的權宜之策,然而她亦深知人世間最難跳脫者惟情關、色慾、觴酌與貪賭,這些所衍生的貪戀、癡迷、讎恨與哀愁等,乃為世間苦厄之根源,尤其凡人受陰陽五行與氣數所拘,自然不可能不為物慾所蔽,而至生死輪迴永生永世。那麼人來到此世,究竟要如何看待物慾對生命的影響呢?

李清照是個舉態優雅飄逸的女詞人,她的才情詩學,在她自己認為已至上乘之境,可達登仙的地步。姑姑堅信,人的修行境界到達最上乘之時,靈魂即可出竅雲遊仙境,還能如騰雲駕霧般進入傳說遠海中的蓬萊、方丈、瀛州之三座神仙境地。你相信嗎?她管你信不信,世間紅塵冷暖與人性的詭譎,尤其淒淒慘慘戚戚的一生,早已讓她心灰意懶,似乎惟有寄予飄渺的仙山傳說,方是她追求靈魂的解脫之道。咱們且來品讀李清照的〈漁家傲〉,以一窺其內心玄機: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慇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看呀,仰視那無垠的穹蒼,
陰陽輪替之道不就蘊藏在其中嗎?
晨曦微露,寶光乍現,薄霧瀰漫,
宛如在混沌紅塵中迷失了方向,卻突然看見了希望不是?

看呀,
白雲在青蔥的峰巔上卷湧翻滾,
瞬息萬變的雲海啊,
世人心念的妄流,塵世的變幻與炫爛,
不就似如眼前波濤卷湧的雲海嘛,
那無常之道不就潛藏在其中嗎?

此時連綿的群峰峭壁,
蒼翠如碧的連接著如大海浩瀚的藍天,
然而轉眼,它又是一番與日不同的景象,
在那浩瀚的銀河裡,星羅棋布,
似如千萬艘揚著帆穿越天河的船隻,

然而啊,
這是不是又似如一個個在塵世間載浮載沉的凡夫俗子呀!?
那是個無數飄流的幻影,
在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的三界中起舞。

啊,究竟是誰主導這一切呢?是誰啊?
這讓我不得不去極力思索,
揣思這天地間,必有掌握你我命運的天帝與上帝的存在,

說不定啊,那上帝,
那謎一般的天帝就居住在銀河中,星河裡。
是啊,無庸置疑,這宇宙絕對有天帝,上帝的存在!

啊,天帝啊!
我渴望我的靈魂,能飄遊到有你的所在之處,
我渴望能聆聽你充滿智慧的啟發,和對我溫柔關切的話語。

噢,是呀,我景仰的天帝啊!
當我閉起雙眼,展開雙臂的向著長風萬里,
蒼茫的雲海,與你對話時,
我聽到你殷勤的問我說:
「妳打算往哪裡去?何處是妳靈魂的歸向?」

是的,我景仰的天帝啊,
在這縱橫交錯漫漫的人生旅途上,
我沒有一天不努力的活著,並體驗人間的一切事物,
物慾的追求與狂歡,誘惑與陷溺,
與人間道德的戒律與約束,經由這些的種種體驗,
它昇華了我在詩學與心靈的境界。

直到一天,我發現自己年華已逝,
縱使獲得了詩學上的成就,
屢屢創作出為世人所驚歎,
與意境超凡的詩詞傑作,然而這有何用啊?
日暮之年的我,能從詩學的成就中,找回逝去的青春嗎?

看啊,那有著九萬里的高空遠處,有隻大鵬鳥,
正展開雙翅的翱翔天際,
在無垠的天空,她是何等自由自在啊!

 彷彿在說,世間物慾與我何干?
我不受限於時間與時空束縛,
我是來去自如,

我渴望自己就如一葉輕舟,
讓大風將我吹起,吹向高空,吹向遠方,
吹向那傳說遠海中的蓬萊、方丈、瀛州之三座神仙境地去。

因為我的靈魂,已不想再流戀這世間紅塵,
不想再受世間名利所桎梏,
惟想與天帝上帝同在,做一個超脫一切,
飄遊在雲海間的仙人。
如來如去,無處不在,又無處不去!
天空中的風啊,不停奔流著,千萬莫停住啊!

 

這就是李清照的真性真情,真情真性!解讀清照姑姑的心靈世界,其所思、所想、所感,不容易!必須對道學、佛學與神學,有正確認識與認知,加上豐富想像力,就能穿越至千年時空裡去,一窺李清照的生命觀,從而理解清照姑姑其超凡脫俗的心靈境界與感情世界的真貌,以明白情慾愛戀究竟帶給了她,生命的何種體認與體悟?

塵世物慾是煩惱的泥沼,李清照對此無不深刻體悟,就如浮雲般瞬息萬變,或轉眼的空無影蹤,就是青春、名利與富貴都是人間假象,幻境而已!那麼生命究竟能抓住什麼?似乎只有寄予對天帝上帝的對話。

想想,我們自己不亦常常躲起來的問上帝嗎?當你/妳我生命遭遇難堪的處境時,究竟明天的自己該何去何從時?而你/妳相信雲空中有上帝的存在嗎?當晨曦微露,寶光乍現時,你/妳難道不希望在混沌紅塵,找到自己生命的歸向?

這樣思索之後,我們終於理解和明白原來清照姑姑,她不是精神恍,李清照她並沒有瘋瘋癲癲,她平凡的就像你/妳我一樣!和你/妳我一樣,想找到自己生命與靈魂的歸向,以安己心而已。

是呀,想想,如果上帝,如果神,可以安定你/妳我的心,減輕生命的重擔,那麼就將你/妳我自己的一切,大膽的交託給 神吧。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希伯來書11章1節)。

如果佛陀,可以引你/妳我找到真理,找到解脫煩惱與束縛的途徑,那麼就去吧,信你/妳所信。因為佛陀日:虛空沒有道跡,凡俗者歡喜虛妄,惟真理體現者,沒有虛妄!〈法句經〉。

----《 註解 》----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作家,擅長詩詞散文,其中以詞為最。出身名門貴族,研習經史百家。父母二系廣交王羲之、王獻之、李璟、李煜、晏殊、晏幾道、蘇洵、蘇軾、蘇轍等詩詞書畫大家,在此環境薰陶下造就李清照的文學根基。十八歲嫁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夫妻感情恩愛,且皆博學多才。

結褵第二年,其公公趙挺之由尚書左丞,擢昇為宰相,後與蔡京交惡,遭誣陷病逝。遂遇金兵侵犯,北宋陷入危亡邊緣,夫妻落難逃往南京。建炎三年,夫為奔母喪未料自己亦病死,清照深受打擊,至此過著無依無靠,顛沛流離,又悲酸淒苦的歲月,直到浙江臨海找到弟弟李迒時,姊弟才相依為命過日子。不久再遇金兵犯南宋而再度逃難。對山河巨變的她頻以詩詞譏朝政,幾度險入獄,但卻已成小人眼中之釘,欲除之而後快,遂謠言滿天飛舞,更訛言她嫠婦再嫁,只為醜化清照淫蕩之象。此事件數百年爭議未休,林語堂亦認為清照嫠婦再嫁乃汙衊之詞。

才女李清照曾于《打馬圖序》中言「予性喜博,凡博者,皆耽之書畫每忘寢食。」實乃文人雅士娛樂消遣罷了,尤其婚後生活幸福,她常發明新玩法,以為夫妻之娛。清照與酒相關的詩詞也有58首,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都是受長輩蘇軾等大家所影響,有樣學樣的喝起酒來。至於半闕詞《蝶戀花》亦多表她與夫的閨房情趣。

她曾在遭陷害圍捕期間,機智的由幾個無名之輩的文士襄助,順利喬裝逃亡,飲酒聚賭祇是當時手段,幫人贏錢的代價即助她離開險地,這都是迫不得已的事。在他鄉異地,她沒有半個朋友,祇有靠姿色與賭技,交幾個嗜酒好賭的文人秀才以為助力,但非以出賣靈魂與肉體為代價。她深懂愛情是什麼,在協助她避開劫難的男人,雖愛慕她,卻亦同情她,敬重她。從此點判斷,李清照絕非相貌平凡之女子,然而誰能理解她一生唯一之愛,卻是那早逝的丈夫趙明誠。

她此生最受爭議,與最受謠言困擾的,恐怕是與小人鬥法、與訛言鬥法、與命運鬥法的此段艱困的歲月。直到晚景時,一個人孤苦伶仃,心力交瘁的逃離這無情無義又動盪不安的塵世喧?,消失在不為世人所知的深山野嶺。李清照是自古以來生命最淒楚的女子,她心地的柔美、生命的堅韌、靈性的超遠,非凡人能窺知一二,惟天帝惜之!李清照一生精采,卻亦嘗盡辛酸悲苦的一生。

 


- 高 閻 -

轉載  http://shina7691-shina.blogspot.com/2010_04_01_archive.html

載自【高閻文集】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推薦如下文章之連結說明 :

偶然中發現高閻作家的文章其格局、見解和詩詞釋義,都與一般書本裏的詩詞釋義有很大不同,作者高閻似乎以短小說對白,或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詮釋古人詩詞的內函與意境,而且深入淺出,讓不懂欣賞詩詞的人能完全領會而感動!堪稱近代古詩詞釋義作品之上乘之作。

畢竟市面上所販售相關古詩詞釋義的專書,幾乎沒有此類型或相關風格的創作,的確,高閻作家的古詩詞釋義,完全屬於創作形式的作品,讓人恨不得收藏和拜讀高閻作家的所有三千多篇的古詩詞釋義之作,可惜高閻作家的著作並未公開販售。在Google搜尋下,方知高閻著作完全屬於自費出版,單純為公關饋贈用途,許多出版商想以高價購得版權,好像也沒有結果,我猜想高閻大師是想將自己的著作,定位為結緣與功德之用,非以營利和圖虛名為目的吧。

當然高閻老師似乎並不需要靠微薄的版權費為收入來源,如果予以大量出版增送流通的話,怕也是一筆龐大印費,所以祇能少量饋贈,目前高閻老師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多,加上部落格因故關格,未免令人惋惜!這對全球熱情的讀者們來說,無疑是個損失!但還是期待有一天能在書店裏,發現高老師的書,以及令人驚嘆的石墨藝術畫冊與畫展,那定然讓人欣喜若狂!現在只能期待,衷心的翹首以待!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攻》中的墨家思想   
 
http://neptuner.666forum.tw/forum-f29/topic-t484.htm

 

公元前 475 年至公元前 221 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顧名思義,這是個動亂和失範的年代。然而,也正是這種形勢,導致了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興起,孕育出影響中國二千多年的哲學思想體系。當時的主流思想有儒、墨、道、法四家,而其中的儒家和墨家,更並稱為當世的兩大顯學,甚至有所謂「不入於儒,即入於墨」的說法。

墨家認為,失範源於人性的自私,而儒家那一套利用倫理來規範人心的思想,會導致各個利益集團互相攻伐。針對這一點,墨家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兼愛」。用現代的說法,就是「有福同享、有禍同當」的俠義思想,即要求對其他任何人都有相同程度的愛,例如愛別人的家如愛自己的家,愛別人的國如愛自己的國。墨家認為,當所有人都無分彼此的時候,便不會再有攻伐。《墨子.兼愛下》是這樣說的:

藉為人之國,若為其國,夫誰獨舉其國以攻人之國者哉?為彼者猶為己也。為人之都,若為其都,夫誰獨舉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學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

墨家也是功利主義者。為了實現「兼愛」的理想世界,墨者提出「尚賢」、「尚同」、「明鬼」、「非樂」、「節用」、「節葬」等務實方案,同時著重研製和使用各種科技器具,以達致「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的:

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曰: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下之害也。

墨家並非僅會紙上談兵之輩。墨家有嚴密的組織,組織中人稱為墨者,都是來自社會低下階層的武士。墨者必須嚴守組織的紀律,連身為首領的「鉅子」也不例外。跟儒家不同,墨家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墨者都是勇猛的武士,《淮南子.泰族訓》就有「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說法。所以墨家可以如電影中所言,干涉諸侯國的軍事行動,利用「以戰止戰」的形式,阻止侵略戰爭,體現「警惡懲奸、鋤強扶弱」的「非攻」精神。據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第五章中的描述,墨子及其弟子,曾經在楚國攻打宋國的軍事行動中,協助宋國防守。所以《墨攻》中的情節,有其時代背景的依據,當然導演所加入的電影元素另作別論。

 

明白上述的背景,便可以進一步思考《墨攻》對於墨家思想提出的質疑。

墨者革離來到梁國,是為了協助這個只有四千多人的小國,抵抗趙國的十萬大軍,這自然是墨家「非攻」的體現。然而,在趙國第一次攻城時,有個協助防禦工事的平民,說了這樣的說話:「為甚麼要扺擋呢?趙兵要來奪取梁城,就給他們好了,反正田賦交給誰也一樣!」無獨有偶,在《走向共和》電視連續劇中,講述中日甲午戰爭時,在京城賣麵條的小販也說過:「管他是日本人還是滿洲人當皇上。日本人來到京城,還不是要吃我們的麵條?」
這樣說來,革離受梁王之托,協助梁王防守梁城,那究竟是為誰而戰呢?墨家主張君王要有絕對權威,國家必須是極權主義,這是「尚同」思想的根據,所以似乎是為梁王而戰。然而墨者也理應相信,梁王之利就是百姓之利,幫助梁王等同於幫助梁城的百姓,因為集團的利益就是個體的利益。

可是事實上,梁王與百姓之間不是同一個利益集團。開城投降的話,說不定趙軍會對百姓秋毫無犯,而梁王卻誓必失去王位甚至性命。尤其在那個民族主義還未抬頭的年代,那個各大思想家會周遊列國來進行推銷的年代,人們對於國家的觀念應該相對薄弱,何況這些「國」只是諸侯國,受哪一國統治,對百姓來說分別理應不大。那麼,百姓名義上是為梁城而戰,實質上是為梁王一個人而戰。可是梁王骨子裡只是個暴君,眼裡沒有梁城百姓,只有自己的利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潛規則,在趙軍還未全撤時就顯現出來了。這樣,抵抗趙軍的意義是甚麼呢?

 

另一樣更深刻的反思,是對「兼愛」的質疑。

梁國公子問革離,如果將來趙國請他去幫忙抵抗敵軍,他會不會答應。革離的回答是,只要哪裡需要他,他就到哪裡。公子立刻說,那不是自欺欺人嗎?

在電影中,革離雖能成功扺擋趙軍的數次攻擊,卻導致趙軍生靈塗炭。革離對此不忍,並開始反思「凡守城者以亟傷敵為上」(《墨子.號令》)的對與錯。其實趙軍在這場戰爭中固然是侵略者,但前線的士兵只是受軍令而行,正如那個奇怪的黑人奴隸也只是受命去挖隧道,他們的利益也不同於趙國統治者的利益,而只是後者的棋子。那麼,所謂的「兼愛」,在這些複雜的現實情況中,又應以甚麼為準則呢?抑或「兼愛」根本是不符合人性和大自然規律的思想?

或者,革離並不是一個及格的墨者,所以他才會不顧墨家的反對,來到梁城協助抗敵。一個真正的墨者,會怎樣看法呢?這是電影留給我們的疑問。

 

http://neptuner.666forum.tw/forum-f29/topic-t484.htm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家的愚民理念
尚同 以統治者的意志為意志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ongzi2/201001/0119_9280_1517324.shtml

 

墨翟是先秦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為兼愛、准攻。尚賢、尚同、節用等十項主張。

在墨子的“尚同”主張中,包含著使民眾的關於是非善惡的思想觀念歸於同一的內容。用他本人的話來講,就是要“壹同天下之義。”

墨子認為,現時天下之所以分崩離亂,是因為“人異義”,即人們各自懷有互不相同的關於是非善惡的觀念造成的。他說: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是以內者父子兄弟作怨惡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至有餘力,不能以相勞;腐朽財物,不以相分;隱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亂,若禽獸然。”(義,指善惡是非的觀念)

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尚同、壹同天下之義,使天下人的思想認識歸於一致。壹同夭下之義,在墨子看來,是以民眾對於官長、下級對於上級思想的認同為前提的。他具體論述說:‘察鄉之所以治者何也?鄉長唯能壹同鄉之義,是以鄉治也。”“察國之所以治者何也?國君唯能壹同國之義,是以國治也。”

“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他認為,只要統治者主觀努力,通過層層服從的辦法,就能使天下民眾都以統治者的思想為思想,以統治者的是非為是非,達到“壹同天下之義”的目的。

人們也許要問:墨子主張使天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之義,那末。天子所持之義又從何而來呢?對此墨子是胸有成竹的。他的回答是:“天子上同于天”,即天子順從天意。天意又是什麼呢?對此問題,墨子有極詳細的論述,恕不多引。概而言之,在他看來,天意就是“兼相愛、交相利”,就是反對強劫弱、貴傲賤、詐欺愚,就是處大國不攻小國,處大家不篡小家,等等等等。原來,墨子在這裏是將他自己的一系列觀點都說成是“天意”了。不僅如此。墨子更多次毫不含糊地宣稱:我墨子已經掌握了天意,並且“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上將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為刑政也,下將以量天下之萬民為文學、出言談也。”也就是說,我墨子所談;皆是天意。上至王公大巨,小至天下‘萬民,他們的治刑理政、文章言語,都要由我來判定是非對錯。

所以,墨子的尚同、壹義之論,乃是一種企圖借助天的至高權威,以墨家學說統一天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為的學術主張。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ongzi2/201001/0119_9280_1517324.shtml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家思想在今日之時代意義

http://tep.hit.edu.tw/mean.asp

 

1.以節用革除奢華風氣

在經濟富裕的今日,養成「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習慣。環顧國內,奢靡之風,處處彌漫。國人縱情於 聲色犬馬,日常所需相競奢華,人心陷溺,社會風氣頹廢。為矯正縱慾無度,頹靡腐敗的社會風氣,就應 效法墨子勤勞節儉的美德,人人力行節約,才能革除惡習,端正社會風氣,厚植國力。

 
2.以貴義提升社會道德


今日工商社會,人人徵遂名利,惟私利是圖,道德淪喪,古代純樸民風與敦厚之人際關係,已不復見。於 是,人情淡漠,相互猜疑。甚而,因功利觀念的驅策,貪贓枉法,作奸犯科,敗壞國家法紀,斵傷社會元 氣。唯有提昇道德觀念,才能重建社會倫理,維護安和樂利的幸福生活。所以,在義之前提下,人人樂於 盡心求人我之利,則貴氣尚行,蔚成風氣,社會秩序、社會道德的提昇可期。


3.以非命鼓舞奮鬥勇氣


他的非命,破除宿命迷信,反對傳統的命定之說,提出勤力奮鬥的人生哲學,激勵人們建立積極進取的人 生觀。

4.以哲學引導正確思維

其哲學有四,宇宙觀:萬物一體,運化無窮,自有其變異之理。以宗教家的觀點來尊天,敬畏天的威嚴 ,尊奉天的賞罰的權能。而且天地萬物俱為一體,宇宙的運動亦是延續不斷,配合時空進行各種現象及 形態的變化。人生觀:貴義力行,積極奮鬥,自苦為極。墨子懷抱悲天人的救世心懷,一方面倡行兼愛 ,質能杜絕禍亂的根源。一方面強調其功利的主張,以大功無私的精神,積極奮鬥,以實現其自苦為極 ,淑世救人。以墨子刻苦奮鬥、勤勞不懈、兼愛貴義、救世救民、捨已助人的精神為表率。知識觀:究 明知識之來源與知識之成立。墨子思想本重實踐,在墨經中,談求知的問題,亦特別注重以實際生活體 驗來求得知識。這亦是其學術思想可貴之所在。道德觀:以兼愛為基礎,好實而不崇文。墨子的道德思 想,實包含忠、孝、仁、義、禮、信、行、實、任、勇、廉、平等各美德,範圍頗為廣泛。而且其道德 觀念皆建立在「愛」字之上。


5.以科技謀求人類福祉


墨子為了行兼愛、施貴義,不主動引發戰爭,積極運用防守戰術來求得和平。為了使戰術運用成功,研 究戰術還有製造兵器,來消弭侵略野心,確保國際和平。此外,尚有頗多經文論及物理學、算學,可知 墨子在科學理論上的創見,並轉運用於切合實用的器械。

6.以兼愛非攻確保和平大同理想

他的兼愛,視全人類為一體,要人人「兼相愛,交相利」,不分親疏,不別貴賤,期能達到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弟悌的和諧境地,終而走上世界和平的坦途。他的非攻,反對互相攻伐,也是實踐兼愛的 具體主張,為的是袪除一已的偏私,消弭國與國之間的戰亂。因此,處於動亂的今日,實應積極倡導兼 愛非攻的思想,人人兼相愛,交相利,人類互助合作,互助互惠,朝向世界大同之理想邁進,永保和平 幸福。

 

http://tep.hit.edu.tw/mean.asp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家在先秦曾经是跟儒家齐名的显学

墨家是什麼?

墨家是先秦學派之一,創始人墨翟,世稱墨子,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來。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7/10/content_8504005.htm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說:"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採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清廟之守",意思是管理廟中事物,演習郊祀或其他祭祀禮儀。春秋初的尹佚,便是"清廟之守"。 據說他的傳人史角居於魯國,墨子曾前往學習。

墨家理想人格講究"任俠","墨子之門多勇士"( 陸賈《新語·思務》)說明瞭墨家理想人格的崇俠尚武,而"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訓》)則說明瞭墨家理想人格的俠肝義膽。

《淮南子·要略》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可見墨子是從儒家分出來的。墨子並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從而樹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幟,在戰國時成為與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目的"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韓非·顯學篇》)。而經過漢代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學由顯學逐漸變為絕學。

墨子其人——

關於墨子的生平身世,西漢太史公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末尾提到:“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所以後世對他的生平身世一直爭論不休,有說是宋人,有說是魯人。

墨子"好學而博"(《莊子·天下》),並且是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對他這種"士志於道"的精神還是十分讚揚的:"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莊子也由衷得稱讚:"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捨也,才士也夫!"(《莊子·天下》)。

墨子的手工很巧,據說他用木頭削成的車軸,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體;用木料拼成的木鳥,能在天上飛一天;還比當時的巧手公輸盤更早的發明瞭雲梯等等。由此可見,這位墨子還是一位發明家、科學家。

不過墨子許是為了鞏固自己學說,而提出世上有鬼,還教人敬事鬼神,進而形成了一種落後的宗教觀,也因此,到東漢哲學家王充寫《論衡》一書時,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無論如何,墨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無疑佔著極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極傑出的優秀人才。

《墨子》其書——

戰國末期,墨家後學將該派的著作彙編成《墨子》一書,《墨子》一書是墨子言行的忠實寫照,又稱《墨經》或《墨辯》。

此書文風樸實無華,但部分內容詰屈聱牙,以致兩千來年,很少有人問津。直到近代,才有學者認真解讀這本古書,才發現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對光學(光沿直線前進,並討論了平面鏡、凹面鏡、球面鏡成像的一些情況,尤以說明光線通過針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論為著)、數學(已科學地論述了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係)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可惜的是,這一科學傳統也因此書在古代未得到重視而沒能結出碩果。但這一發現,震動了當今學術界,使近代人對墨家乃至諸子百家更為刮目相看。

墨家思想——

該派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書中。尚賢尚同是《墨子》一書的基本政治綱領。墨子認為"尚賢"(任人唯賢)是為政之本,這種平等思想直接衝擊宗法世襲制。

他又提出"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應"一同天下之義",即制止天下動亂,必須選舉賢能的士、卿、大夫、天子來一同天下,為萬民興利初害,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和楊朱的"為我"大相徑庭,他說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這種建立在理想國上基礎上的功利主義,是《墨子》一書的基本道德觀念。

墨學是代表小生產階級說話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因此墨家反對剝削,崇尚勞動。提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不與勞動”的,就不能“獲其實”。

《墨子》一書政治觀點和道德觀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愛"(兼相愛),"兼愛"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觀點。其他非攻、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來的。墨子的"兼愛",是對孔子思想體系的基本觀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愛" ,就是說無差別地愛社會上一切人。

思想鑒借——

關於墨家學說的現實價值,如鑒借墨家的"兼愛"思想,它要求人們平等互愛,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鑒借墨家的"尚賢"思想,這"賢"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才,這一道德價值取向,對於激勵人們加強自我修身、力爭成為賢者有積極作用;如鑒借墨家的"節儉"思想,墨家的這一"節儉"思想於今而言,依然具有針對性,更值得我們提倡。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7/10/content_8504005.htm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