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墨家價值觀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3bf395d7a3e9558b8d018820bbd29cb1

新墨家漫議 
作者:孫以楷

http://www.chinamozi.net/news_view.asp?id=1259

 

一、新墨家學派的必要性

當代新儒家出現於上個世紀新文化運動之中和之後。面對新文化運動西方文化對儒家文化的衝擊以及“全盤西化”的文化傾向,一些學者以維護中華文化命脈的擔當者的身份出現,對儒學做出了新的解釋。他們試圖在重新解釋的儒學中融進現代民主與科學的精神,把儒學推進到新階段,使之適合當代要求,實現舊邦新命的變革。

當代新儒家雖然並未能構建一種完全適合當今社會的新的儒學體系,雖然未能由內聖開出新外王來,但是他們確實形成了各自的學說。

面對當代新儒家的理論成就,歷史上一貫與儒家互補的道家,顯得缺乏生氣、缺乏抗爭精神。雖然董光壁先生撰寫了《當代新道家》一書,但書中被稱之為新道家的人物,並沒有自覺為當代新道家的意識。但是,當代許多學者確實在探討道家的現代價值的過程中,不斷用當下時代提出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人與環境問題、科學與人文問題……去觀照道家學說,“當代新道家”似已呼之欲出。
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根基是道家,而主體則是以儒道互補為核心的百家會通。復興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中華文化的復興不應當只是儒學、道家學說的復興,而應當是諸子之學的復興,包括新墨家、新法家、新名家的復興。21世紀應當是新的百家爭鳴的時代。

二、新墨家學派的可能性

中華文化具有諸子互補多元文化互動的優良傳統,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文化復興是靈魂,而中華文化的復興決不是新儒家、新道家……一家所能擔當的。獨尊儒術是一種偏執,以獨尊自喜而輕言排斥異已,則是一種狂妄。墨家學說可以在以下方面揚己之長補人之短,新墨家理論有其生存的空間,新墨家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一)、天道觀

道家:偏向本源生成意義上的天道,突出其自然無為的本質,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然主義天道觀

儒家:偏向主體不能認知與掌握的天命,一種客觀的盲目的必然性。當宋儒提出天理作為宇宙本體後,儒家的天道觀成為一種天人合一的倫理本位的天道觀。

墨子的天志實質是強調規矩、秩序,並把它昇華為天志,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工具理性的天道觀。這種天道觀可以克服道家偏執自然無為容易導致的失落,也可以補儒家偏執倫理人文而導致的非科學的缺失。

(二)、人道觀

道家:老子說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道家以自然主義率先抵制與超越了神學觀,是春秋戰國人的覺醒的第一聲。道家強調人與萬物為一體,從中自然匯出平等的觀念。道家主張人“貴獨”,人“自正”,民自正即可自富、自化。這裡蘊含著個體獨立和民自主的價值觀。

儒家:孔子建構了仁學,仁學即人學,仁者愛人的精神以其強烈的人文主義有效地抵制了神文主義。但是仁者愛人,是有差等的愛人,這種差等主要是人的身份的差等。從儒家的仁者精神難以匯出為當代社會所需要的平等,更難匯出自由的理念。

墨子的兼愛宣導無差等地愛,愛一切人。所謂無差等,主要是指社會地位,特別是出身身份的無差等,並非所有方面絕對無差等。墨子並沒有取消財富的差等、人智的差等。而這種身份人格的平等與財富、才智的差等觀念,正是當代社會所需要的。

(三)、政治化

道家:原始道家與儒、墨一樣承認君主制,承認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但是,理想的君主應當是抱道守一的,一切按道辦事,也就是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理想的君主以百姓之心為心,按民意辦事。理想的君主貴重生命,是為天下而貴身;愛護生命,是為天下而愛身。理想的君主,人民似乎並不知道他的存在。也就是人們是順心隨意地生活,沒有什麼人來宰製他們。這有些像君主立憲制的虛君說。

儒家:儒家是封建君主制的忠誠維護者。君秉承天命,君命不可違。臣不是世襲的,應當是有德才者居之。君臣之間應當是君義臣忠。君承天命,不一定都有高度的智慧與才華。所謂“天縱之聰”,只是奉承語言。治國主要靠臣僚的才智,舉賢才是儒家的重要主張。君臣兩立,以民為本,這是儒家為封建制度提供的基本政治架構。

墨子的尚同說維護了天子的地位,但是天子是由眾人推舉而來的,不是天命的。這種天子必然要有出眾的品德與才智,也一定具有很高的威望。天子需要三公輔佐,三公也是推選出來的。三公也必然是有德有才之人,尚賢是墨子政治學說的核心。尚同、尚賢近似推選說,而不是普選制,但它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四)、經濟觀

道家:主張寡欲、知足,不贊成過多地積聚財富。道家所關注的不是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而是社會全體成員溫飽問題的普遍合理的解決以及理想的生存狀態。

儒家:主張富民,反對平均主義。但是多言義而少言利,或者說重義輕利。儒家常常用道德理想主義取代對現實中經濟問題的解決。

墨家主張大力發展生產和節約,即強本節用,使民眾富裕。墨子特別重視強力(勞動)的作用,提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的命題。他的“交相利”原則就是雙贏原則,更是當代社會中經濟活動普遍有效的積極原則。

與道家、儒家相比,墨子的經濟思想更切近現實需要。

(五)、和平觀

愛和平,追求人與人和睦相處,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是儒、道、墨的共同追求。他們都反對戰爭,但並不害怕戰爭,都嚴格區分正義戰爭與不正義戰爭。

儒家禮教以和的功用為貴,用忠恕原則去處理人際、家際、國際關係,用道義的力量盡力避免或制止戰爭。對於戰爭,儒家同樣具有一種道德理想主義的情懷。但是道德理想並不能遏止戰爭的功利追求。

道家認為兵者乃不祥之器,有道之人不以武力示人。老子指出戰爭造成了人間災難。老子認為消除戰爭的根本途徑在於消除人類的不知足的欲望追求,對於不可避免的戰爭,即使獲得了勝利,也要以人道主義的態度對待,用人性去關愛和哀悼戰爭中的陣亡者。道家從天道與人道的高度認識戰爭、反對戰爭、對待戰爭,但缺乏制止戰爭的具體方案與措施。

墨子反對非攻。其非攻的理論依據是人性的兼愛,是利害的剖析與較量。墨子認為只有讓發動戰爭的人認識到不可能通過戰爭獲取利益,或戰爭帶來的是利小弊大,才能制止戰爭。

就當今世界的現實而言,墨子用來制止戰爭的方法,可能更實際一些,但也必須與儒道戰爭觀結合而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墨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對主權與人權的關係,做出了回答。古今中外發動戰爭的人總是為自己尋求正當理由,其中之一就是“救民於水火”。他們往往不顧對方的主權,肆意發動戰爭。墨子表達了主權高於人權的理念,這對於揭穿謊言制止戰爭,是很重要的

墨家在眾多學科中都與儒、道互補互動,墨家的科學觀、邏輯學更是遠超儒學、與道家各自發展了人類科學認識、邏輯認識的一個方面。這些都需要深入地探討。離開墨家的中華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離開新墨家,21世紀中華新文化的構建將是偏傾的文化。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dqwdqd.jpg 

墨子節用觀的現代啟示

紅袖添香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981&cid=20

(一)引言

對於中國思想認識史來說,2005年的確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年份,建立節約型社會口號的提出,無疑令人振奮,這標誌著過去我們在小學教科書上所讀到的“中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對於基本國情的認識已經成為了歷史。

近年來,隨著人口的擴張,經濟的飛速增長,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生活水準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中國一下子成為了地球上的消費大國。其實,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這一天遲早要來的,只是個時間問題。然而,這一天提前來到了。除了進口電子產品進口高技術之後,中國開始進口糧食、進口煤炭、進口石油這些基本生產生活資料,用電量也在以高速度增長,儘管中國每年在建的發電裝機容量也在高速增長,但是用電量的增長速度更快,尤其是每年的東、夏兩個季節到處拉閘限電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人們開始反問,中國到底咋啦?

以亂采濫挖,亂砍濫伐為代表的對自然資源的無節制開採利用,道路交通及交通工具的超負荷運轉,以及政府體制觀念陳舊落後而導致的人才資源得白白浪費和腐敗現象洪水猛獸般的氾濫,導致了國家每年以2個百分點的國民生產總值去應付那些由此而導致的礦難、交通事故,以及洪澇災害、地震、傳染病、氣候異常等自然災害,這些都在無條件的消耗人們用勞動所創造出來的物質資源,更有由此而使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生命被無情的吞噬!

時至今日,人們才認識到無節制的能源開採與消耗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享受,相反,它是有反作用的。這種反作用還不僅僅表現在當前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將對我們未來的生產生活來來巨大的影響!中國有8億多農民,他們正在一天天擺脫貧窮落後,走向溫飽小康,這是世界上正在成長的最為龐大的一支消費隊伍,他給我們未來帶來的並不是樂觀。

一方面資源和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大吃大喝,大擺大顯,超現實的高消費,在錯誤的面子觀身份觀地位觀等錯誤思想的引導和促使下,鋪張浪費現象比比皆是有恃無恐,中國人真的富了嗎?富了就應該浪費嗎?沒有,我們依然徘徊在發展中國家的行列,我們的各項人均指標跟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官方不是經常在報導,我們要趕上美國還要20年的時間,我們還沒有資格擺闊,就說不上浪費了。

所以,建立節約型社會口號的提出可以說是人們基於現實現狀的共同認識,一旦提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可以說它是因時因勢而發,是對基本國情的再認識的基礎上,居安思危惠及子孫後代的口號,是深入國情民心的。報刊雜誌,廣播電視,以及一些其他傳播媒體紛紛大肆宣揚傳播,烘染氣氛,目的就是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人人都講節約人人都在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

過去的已經過去,而且成為了歷史,我們不能夠為歷史負責,但我們可以為我們的今天負責為我們的明天負責。歷史的作用就在於告誡人們,要記住教訓以史為鑒,更好的開拓未來。這時候我們就會悄然記起兩千三百年以前的墨子及其學派來。他們在那個時候就已經以唯物的眼光深刻認識到了資源之與能源消耗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墨子其人

墨子(約前468—376年)。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其煩瑣的“禮”,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思想的主要反對派。其“天志”“明鬼”學說,不脫殷周傳統的思想形式,但賦予“非命”和“兼愛”的內容,反對儒家的“天命”“愛有差等”說,認為“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愛,交相利”,不應由親疏貴賤之別。其本人更有“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事件精神。他的“非攻”思想,體現了當時人民反對掠奪戰爭的意向。他的“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是對當權貴族“繁飾利樂”和奢侈享樂生活的抗議。

重視生產,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非樂上》),初步認識到勞動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並提出了“尚同”“尚賢”的政治主張,認為“官無常貴,民無常賤”,企圖用上教瞎說的方法說服當時的王公大人,以改善勞動者和小生產者的社會地位,“必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則得治”。
“尚賢”、“非攻”、“兼愛”作為他的核心思想,體現了當時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掠奪戰爭的意向,而且它也為他的學說和思想的實現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周孝王1年,(西元前440年)墨子約二十九歲,成功的租了止楚國攻打楚宋,這也是他的“非攻”思想在實踐中取得的第一次勝利;周威列王23年,(西元前403年),墨子至齊,阻止了齊太王田和伐魯;周安王9年,(西元前393年)墨子第三次出面阻止魯陽文君攻鄭。西元前439年,墨子獻書給楚惠王,惠王讀過後稱為“良書”,表示雖不能按書上所說的去作,但願意把墨子當作賢人供養起來。墨子認為“道不行不受其賞,義不聽不處其朝”,於是辭行。西元前438年,墨子回到魯國,越王來迎,準備拿出封地五百里,請墨子到越國來教導自己。墨子認為,去不去越國,關鍵在於自己的主張和建議能否被接受,而不在於封地和賞賜的多少;如果為了封地和賞賜去越國,那就等於出賣自己的思想和主義,如果是出賣思想和主義,隨處都可以去,何必要到越國呢?

可以說,墨子以他的實際行動實踐了他曾經說過的:“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的人生哲言。他的“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是對當權貴族“繁飾利樂”和奢侈享樂生活的抗議。在他傳世的僅僅53篇文章中,就有《辭過》、《節用》、《節葬》三篇文章專門論述其節用觀的,他是我國最早系統闡述節用觀的思想家,可以說它就是我國勤儉建國理論的鼻祖了。如果站在今天看過去,它的確是一位偉大而英明的思想家!

由於所留下的史籍太少,墨子的出生年月和當時的國籍至今沒有定論,這已經顯得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已經得到了更大的繼承和發揚。建立節約型社會的宣導,雖然沒有強制性,也沒有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起來,但是,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作為深入國民之心,而且惠及子孫後代的一項倡議,他的意義並不亞于漢武帝當年所實施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意義。

墨子學說對當時的思想界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也許是他的學說過於接近平民百姓,因而或多或少的觸犯了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因此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漫長的封建社會所掩埋,因為有些觀點與儒家學說相對立,在漢朝,被當作異端邪說,差一點遭遇滅頂之災。尤其是他的“節用”觀,與封建地主階級所施行的及時行樂和大肆享用的觀點幾乎格格不入,所以,其思想觀點受到攻擊和阻止就可想而知了。

(三)墨子及其“節用”觀

墨子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為開放文藝最為繁榮,然而政治上卻分崩離析的一段特殊歷史時期。一方面奴隸制度已經開始瓦解,新興的地主階級迅速成長起來,豪強兼併,連年戰爭不斷,經濟消耗嚴重,中下層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另一方面,新興的地主階級激勵擴張土地,擴張勢力,爭奪士客,生活極度奢華鋪張,社會物資消耗無度,僅僅一個孟嘗君門下就有三千多白吃白住不幹活的食客,其他豪強地主就可想而知了;三是厚葬久喪之風極度盛行,消耗人力物力極為嚴重。這種現象我們透過近代所發掘的古燕國都城與墓葬,平山中山王陵墓,以及秦始皇空前絕後的陵墓就可以得到實物的證明(那些規模宏大的墓葬裏面出土了難以數計的、精美絕倫冠絕古今的金、銀、銅、玉、陶質的禮器、酒器、樂器和日常用品);四是由於上述各種原因,人口的急劇減少,尤其是生產人口的猛減,而消費人口卻不斷增加,因此而造成了生產與消耗的極度不平衡。

在這種背景之下,墨子提出“非攻”,“節用”的觀點,無疑是站在了歷史的制高點上,切中時弊,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儘管他的“非攻”“尚賢”,“兼愛”等思想受到了當時封建地主階級的認同和重視,曾經與儒家的儒學被韓非子稱為當時的“顯學”。然而他的“節用”的觀點卻由於嚴重影響並抵觸了地主階級的直接利益,所以就沒有被引起重視。這也難怪,就後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史也沒有將他的“節用”之觀點用於治國之良策。

說到這裏,我們就不得不佩服我們那位偉大的始皇帝了,站在春秋戰國的末期,也許他已經深刻認識到了生產與節用的關係,對於他偉大的事業的深遠意義。他就是採用“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變的強大起來的。商鞅變法的三大措施中,有兩項就直接關係到社會物質的大生產,整頓田畝,與民生息,從而使他的國家物豐民殷,積累了大量的社會物資,才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去打敗其他五國而統一六合的。可惜的是到了晚期,他和他的後代們反噬其道,以至龐大的帝國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真可謂歷史之悲啊!

墨子在《節用》、《節藏》、《辭過》以及《七患》等文中集中論述了他的“節用”觀。他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總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又回到實際中去,從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著手,以衣、食、住、行、用度、喪葬、交媾等於人們密切相關的生活小事件為典例,上溯股聖賢,下追後來的生活,深入分析,認真探討,總結上升為有關國家社稷存亡的大道理。
  
一以民為利的總原則

墨子儘管與儒家思想唱反調,甚至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攻擊,但他卻師出儒門,繼承和發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在國家以民為重這一點上還是有共同點的。民富則國強,民窮則國衰。人民群眾才是物質財富真正的創造者,只有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利益,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才能夠調動起來,才能夠生產和創造出更為豐富多彩的物質產品和文化產品,反之,則會構成極大的破壞力,與國與民均為不利。

 “是故古者聖王制為節用之法……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王佛為。”(《節用》)。意為聖明的君主,在衡量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的時候,總是以是否損害老百姓的利益作為衡量標準,如損則止,無損則興。如此之句,在該文中連續出現,每舉一例,則以此語作結。以此語起首,以此語結尾,通篇以此語為中心而設論。墨子列舉了大量春秋戰國以前諸多聖賢君主愛民立過的實事來作為佐證,可見他是以利民與否作為作為他“節用”觀的最高準則的。

墨子在《七患》中說:五穀是百姓賴以生存的糧食,也是君王用以給養的東西。如果百姓沒有了依存的東西,國君也就沒有了給養;百姓沒有了糧食,就不能侍奉國君。所以,糧食不能努力生產,土地不能不努力耕種,用度不能不盡可能的節儉。五穀都豐收了,那麼各種美味都可以讓國君享用,如果五穀不豐收,那麼就什麼也享受不到。

他還進一步說;到了饑饉之年,,大夫以下的官員都要減去俸祿的五分之一;旱年時就減去五分之二;凶年時就減去五分之三;匱年時就減去五分之四;饑年時就沒有俸祿,僅僅供給吃飯而已……

這是在委婉的告訴統治階級,生產與節用的重要性,如果不注重,就會鬧到連自己的吃飯問題都會成問題的地步的!百姓是生產的主力軍,而他們這些統治階層是消費者,百姓利則生產興,反之則衰,生產衰則用度匱,用度則國家亡。

在我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正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手工業剛剛興起,國家仍然是一個純農業社會,生活用品的攝取仍然依靠耕種土地,因此,農民仍然是生產的主力軍。農民就是社會物質的主要生產者和創造者,也就是說,農民就是國家的根本。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就是損害了國家的根本利益。

後來站在封建繁榮社會巔峰的唐王朝李世民曾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這是一句名言,是對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成敗興衰致原因的高度描述和總結,當傳之千古而波及四海。

二因需而設的生產觀

墨子在《辭過》中說:“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埠而居,穴而處,下濕潤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是說古人不知道建築房屋時,靠近山丘,挖洞來住,地下潮濕而又傷身體,所以,聖明的君主才建造房屋給他們住。

“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冬則不輕而溫,夏則不輕而清,。聖王以為不中人之情,故作誨婦人制絲麻,布卷以為衣。”意思是說,古人不知道縫製衣服時,披著獸皮,系著草繩,冬天不輕遍不暖和,夏天不輕遍不涼快。聲明的君王認為不合人情,所以教誨婦女,整治絲麻,編制布匹,用來製作衣服。

“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意為古人不知道製作飲食時,吃的是果實莖塊,分散居住,所以聖明的君主就教導男人耕耘種植,來生產百姓用以吃用的食物。

 “古之民未知舟車時,任重不移,遠道不致,故聖王作為舟車,以便民之事。”是說古人不知道製造車船時,重的擔子不能搬運,遠路不能到達,所以聖明的君主便來製造車船,以方便百姓辦事。

在這裏,墨子告訴我們兩點,一是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有他的產生的客觀理由;二是由於需要而產生的事物才是合理的。人們之所以製造衣服房屋是因為季節的變化寒暑難抵雨雪風沙難擋,改革飲食是因為人體健康的需要,製作舟車時因為要涉水遠行。這是最樸素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是必需的。當然人的欲望是無邊無際的,所以需要也就可以無邊無際。但是,除基本的需要之外更高更遠的需要就是奢侈浪費了,它不是必需的,是可有可無的,在古代凡是聖王明君是反對的。

如果消費與人口、資源以及現實生活的基礎基本相符,則不會出大的問題;如果消費超出了人口、資源以及任夢的現實生活基礎就一定會出問題。這就是墨子要告訴我們的基本道理。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內大興土木修築宮殿,生活極端豪華奢侈,在宮外修築長城致使大批民工移勞工地,生產人口嚴重不足,所生產的社會物資與社會所消耗的物資嚴重不平衡,致使強大的秦帝國僅僅存活二十來年便土崩瓦解。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史,如此之事例比比皆是,時而興時而衰,如果深究起來,也不會逃脫此理的。

“是故古者聖王制為節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車輪鄆匏,陶冶梓匠,是各從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王佛也。”意為凡是所生產的器物用具足以供給百姓使用就可以了,各種增加的費用若不能夠增加百姓的利益,聖明的君主是不會去做的。

生產的目的是因為現實生活的需要。那些超出現實生活需要的生產就是浪費資源了。墨子在其《節葬》一文中對當時流行的厚葬久喪的風氣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批駁,深刻地指出,厚葬久喪于國於民都只能由百害而無一利。為厚葬久喪所所進行的一切勞動和大量物資的消耗就是一種超出現實生活需要生產和消耗。無論是現實生活所需要的還是現實生活所不需要的,凡是生產必然要消耗資源的,而資源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資源而為了那些無限的現實生活根本就不需要的事情去生產,的的確確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人類社會應該群起而制止才對。

當然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欲望密切相關的。常言道欲望無止境,說的是對知識、人類的無知領域以及人類所追求的事業,而並不是對物質享受方面的無止境的追求。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人敢肯定地說對於物質享受無止境的追求會給人類帶來好處的,絕對沒有。

三以適為度的消費觀

 “是故聖王作為宮室,便於生,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於身,不以為辟怪也。故節欲身,誨於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墨子辭過》)
修建房子是為了生活的方便,而不是觀賞和享用;製作衣服是為了身體的方便,而不是為了顯奇示怪。這就是墨子對於消費的度的把握。

對於飲食他說:“能夠充饑增氣,強健身體,耳聰目明就可以了……”

對於衣服他說:“冬天穿天青、紅青色的衣服,又輕便又暖和,夏天穿葛布衣服,又輕便又涼爽,就可以了……”

對於車船他說:“古代聖明的君主是因為大河深谷不能渡過,路途遙遠不能到達,於是製造車船足以行駛就可以了……”

對於喪葬他說:“衣服三件,足以讓屍體腐爛在裏面;棺木三寸,足以讓屍骨朽爛在裏面;墓穴,深不要達到地下水,屍體腐臭的氣味不散發出來就可以了。死人已經埋葬,活著的人就沒有必要再長久的哀喪……”

“辭”者,謝絕杜絕之意,而“過”者,就是過錯的意思,在這裏作為過度來理解比較合適。在《辭過》中,他列舉了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在吃、穿、用度上大講排場極度奢侈豪華的場面,深刻地指出了由此而引起的上行下效,敗壞了民風,消耗了國家,最後導致國家的滅亡。從而提出了他“是以其民儉而易治,其君用財節而易瞻也。”的節用之觀點。

節用並不是不用,而用也不能夠太過於奢侈,這就有了一個度的把握的問題。需要和適度就是墨子所追求的節用的尺度。一切的吃穿用度只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基本需要的就可以了,超出基本需要甚至於超出很遠,那就是奢侈和浪費了。必定會引來生產和消費的不平衡,就會造成物資匱乏,引起國亂的。

在談到統治者蓄妾養妻的問題時,他說:“真天壤之情,雖有先王不能更也。”意思是說自然的規律是無法更改的,即就是再聖明的君主都無法改變。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節用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用度之法。

有一篇報導在評論成都人對汽車的消費觀念時說,汽車嘛就是代步的工具而已,其基本的作用就是代人行步,所以就沒有必要買那麼昂貴的,五萬元的汽車和五十萬五百萬的汽車在代步這一基本功用上是一樣的。中國人很講究面子,要買汽車就一定要買昂貴,即就是貸款也要買高規格的,因為它代表身份和地位。我們這種掙死牛摔破車的面子觀,就促使很多人去超現實的消費。在中國,企業破產、工人下崗,然而老闆卻賓士奧迪、鮑魚XO的現象遍地皆是。國家行政事業公務接待何嘗不是如此,這也是老百姓始終無法改變,對行政官員有看法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有關報導,在中國僅一年的公務車消費就達8000多億元,它是全國農業全年產值的將近3倍多。而在日本,除了中央級別的官員以外,其他的公務員都是乘坐公共交通的。這一方面與他們國家的交通擁擠私家車的擁有量有關,但是更多的卻是與他們國家宣導的清苦生活風尚有關。

墨子因須設用,平衡消費的觀點,對於中國今天的現實生活無疑有著巨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日本之與李世民

沒有去過日本,只是在影視作品和文藝作品裏多多少少的有了些瞭解,知道了這個島國的人民崇尚禪道,生活儉樸,勤奮精進。

60多年前的那場日中戰爭,給兩國人民都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以至到百年以後留給兩國人民內心深處的傷痕也難以癒合。戰爭是人人都痛恨的,但是對於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島國,發動那麼大規模戰爭的能力不得不令人嘆服。戰爭帶給雙方的不僅僅是內心的創傷,更直接的則是對於國內能源的巨大消耗。一場戰爭可以催跨一個國家的以至於讓他幾十年甚至於上百年不能夠恢復元氣。然而在日本不是這樣的,它僅僅用了不到二十年,就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而且一直保持到現在,這相對于它的人口資源來說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然而事實就事實,誰也不能否認。我們只能對它的文化傳統作深入地思考,因為無論物質世界怎樣的發展,意識形態總是它不可缺少的原動力。

無疑,日本以她敞開的胸懷來擁抱世界。他向美國學習軍事,向歐洲學習科技,向中國學習文化,然後把它雜糅起來加以吸收利用,從而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郁達夫先生在他的《日本的文化生活》一文中曾經做過這樣的描寫:“刻苦精進,原是日本一般國民生活的傾向,但是另一方面哩,大和民族,卻也並不是不曉得享樂的野蠻原始人。不過他們的享樂,他們的文化生活,不喜鋪張,無傷大體;能在清淡中出奇趣,簡易裏寓深意……”

從這段話裏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日本刻苦精進生活儉樸的基本民族文化內涵。開放的胸懷再加上刻苦精進的民族精神,它發展的速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難理解了。我們並沒有去過日本,但是我們從日本人清淡的生活作風中也可以體會到這一點的。即使成為世界第二富國的日本人依然過著清單簡樸的生活,並不是不喜歡享受不懂的享樂,而是這種傳統民族精神有著他深刻現實背景,那就是資源的短缺。正是這種現實的背景是他們有著一種深深的憂患意識,從而成就了他們刻苦精進的民族精神。

東方文化的發祥地在中國,日本文明的源頭也在中國,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然而他們卻能夠取長補短充實自己發展自己,而我們這個東方文明的發祥地,卻駕著歷史的戰車走一陣跑一陣又退一陣,一波三折,躑躅前行。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還是處在一種半封建半奴隸的社會形態,一場改革不僅在社會制度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思想意識領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明治維新的原動力仍然來自中國,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日本一年創造的生產總值超越了中國很多,而它的面積卻只有中國的二十分之一,人口僅僅是十分之一。世界上跑的汽車十輛之中就有三輛來自日本,電子產品遍佈全球,可他們依然很好的保持著刻苦精進的精神,實在是值得我們去向他們學習的。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其上至政府高官企業管理者,下至平民老百姓都在過著儉樸清淡的生活,始終保持著警鐘長鳴,而我們這些資源相對貧乏的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就更沒有理由去鋪張浪費了。

其實,在我國封建歷史上也有過諸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幾個社會的全盛時期,然而在這些全盛時期的的封建君主們,卻都是厲行節約,勵精圖治的。以唐太宗李世民最為有名。吳兢在《上貞觀政要表》中曾盛讚當時的社會說:“……自況孤兒來,未有如此之盛者也。隨唐堯、虞舜、夏禹、殷湯、周之文王、漢之文景,皆所不逮也。”

足以見當時的唐王朝繁盛狀況,後來歷史曾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當時的社會安定形勢。可李世民卻說:“至如雕鏤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驕奢,則危亡之期可立待也。”他的飲食非常的簡樸,曾經多次拒絕大臣們提出的為他修建宮殿的建議,說:“把宮殿樓宇修建的又高又大又豪華,到處去游賞園林池台,這時是帝王所希望的,而為百姓所不希望。帝王希望的是放逸享樂,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勞苦耗財……上邊有所喜好,下邊必然做得厲害,大家爭相無限制的放縱淫逸,很快就會導致滅亡。”

可以說它也是我國歷史上勵精圖治勤儉建國的典範了。而在唐朝,日本派往中國長安的留學生是最多的。


(五)墨子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據統計,春秋戰國初期中國的總人口只有2000萬(相當於現在我國一個小省的人口),而現在我國人口突破14億。墨子離開這個世界已經有2480多年了,然而在今天,地球人口已經突破60億(科學家的測算,地球所承載的人口是50億),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資源卻逐年在減少,建立一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對於人類的今天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佔有世界人口三分之一而國土面積只佔有世界十分之一的中國來說,就更顯得迫在眉睫了。
   
啟示一:憂患興國儲物備國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於慮,而後作;征于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說過的一段話,是說為國事者當處處為國著想,時刻警醒,衰而思興,興而慮衰,這樣才能夠是國家保持長久的興旺平安。其中“生於憂患,死于安樂”一句已成為婦孺皆知的至理名言,曾經激勵過無數的仁人志士自警自勵以某國是。

其實,在我國民間,即使最平常的老百姓也知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憂患意識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潛意識,沒有哪一個正常人沒有憂患意識的,然而難得是一生都具有憂患意識,尤其是在事事順利興旺發達之事也具有憂患意識就更難得了。所以墨子說:“古者明王聖者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悔世而不倦。”官做得越大,管理的地方和人口就越多,所要考慮的事情也就越繁雜,所以也就越要時刻警醒,終身不滿足,臨死都還不厭倦,這才是聖賢之君所作所為。

墨子在《七患》中列舉了有關國家興衰成敗的七種憂患,說:“倉庫裏沒有儲備的糧食,就不能對付饑荒之年;兵庫裏沒有儲備的武器,既是為了正義,去討伐非正義也是無能力的;城郭修築不完備,就不能自衛;內心沒有細密的思考,就不能應付突發事變。”認為作為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足夠的物資儲備,人們的心裏也必須要有防患意識,這樣才能夠做到有備而無患。

人為之害不能不防,自然之害更不能不防。人為之害是由於人們做事草率馬虎違返自然規律所造成的,只要人們做事處處小心深謀遠慮,事事為民利著想,則人為之害就完全可以避免。從今天的現實裏看,有時候有些自然之害也來自人為之害,就如我們對植被的破壞舊會引起洪水的氾濫、氣候的變化、甚至與地震的發生。“故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穀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如果我們沒有很深的憂患意識,即使再聖明的君主也是無法阻擋自然災害的發生的。所以說,“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啟示二:以上示下教誨於民

節用思想,在於它能夠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風尚並付諸實施,否則就是空話一句,而在全社會形成一種風尚也並不是由哪幾個人喊幾句口號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事情,一種風尚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了的。它需要全社會的所有成員都去瞭解、去認識、直到最後自覺地接受。尤其是這樣一種以控制人的欲望而才能夠達到目的的活動,再加上傳統思想文化中一些諸如面子觀身份觀地位觀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要讓人們去自覺地遵守,是有一定難度的。

對於一個國家它的所有的國民都在看著國君的行為,在一個縣裏,全縣群眾的眼睛都在看著縣官的行動,而在一個村子裏面,全村人的眼睛都在盯著村長和長者的行動。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就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之而下亂者!”

墨子在談到當時諸侯各國君王在飲食方面奢侈浪費時說:“大國國君堆放上百個餐器,小國國君也要堆放上十個餐器,占滿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眼睛不能全部看到,手不能全部撿到,口不能全部嘗到。冬天,剩餘的食物會寒冷而凝固,夏天會腐爛變壞。國君如此飲食,手下的人必定爭相效仿……”

不僅飲食如此,穿戴乘車,一切用度都是如此。這樣下去的話,節儉用度的好風尚是絕對不能夠形成的。所以,一種好風尚的形成一定是要自上而下的展開,方能夠最終成功。

民間有上樑不正下樑歪的說法,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不僅僅是一種風尚的提倡,其他諸如言、行、德、教、法等等行為,都是如此。

現在老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說為啥黨風如此懷?原因都在主席臺。這種說法不一定準確,但卻有它的道理。我們現在的有些領導的做法的確讓老百姓疑惑。只要站在主席臺上,總是要講,要做廉政的典範要做愛民的典範要做守法的典範要做借鑒節儉典範等等,然而他們確實是怎樣做的?一個人下鄉檢查工作,隨員幾十人,汽車幾十輛,地方官員幾十裏之外等候迎接,前呼後擁,警車開道,鬧得真是雞犬不鳴。更有甚者,把正在上課的小學生也叫出來,敲鑼打鼓,夾道歡迎。住一晚賓館幾千元,吃一桌飯幾萬元,坐一輛車幾十萬乃至上百萬,而中國大部分地方的老百姓還在為了孩子的幾千元的上學費而四處奔波。還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還在饑餓中掙扎。
   
啟示三消費平衡物豐國富

我們平常說,國泰民安,其實應該把它反過來說才對,是民安國泰,民安則國泰。民以食為天,吃穿用度豐則民安,吃穿用度匱則民亂,民亂則國衰,自古如此。

所以墨子說,五穀是百姓賴以生存的的糧食,也是國家給養的東西。如果百姓沒有了給養的東西,那麼國家也就沒有了給養的東西。所以,糧食不能努力生產,土地不能努力耕種,用度不能不儘量節儉。一個國家所生產的物質資料總是有限的,如果合理消費,節儉用度,總是會有多餘的物資儲存起來以備國難;如果消費奢侈,浪費嚴重,就會出現物資匱乏的現象,國家的有限資源就會得到過渡的開採,那樣是會給國家帶來災難的,這就是墨子傳達給我們的資訊。儘管時隔千年,今日的世界已經是一個物資大融合的時代,全球共用是一個顯著特徵,但是墨子的提醒對於全球人民來說也具有偉大的意義,對於我們這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來說,就更具有其重要性了。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8516472_ed7813a173hhg.jpg

墨子有哪些立法和司法主張

 陸建華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856&cid=20

 

墨子重視法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重視法律在治理國家、為民謀利和制約君主方面的作用,因而也重視法律的制定和執行,即立法和司法。據段秋關先生研究,墨子以“愛人利人”為標準,提出了四項立法和司法主張(參見楊鶴皋主編《中國法律思想史墨家的法律思想》,北京大學出版社,年月版)。

一、法律必須以“為萬民興利除害”為目的。墨子之“利”,指維持或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物質利益,從法律觀的角度理解,含有保障物質利益的權益、權利的意思。墨子處處言“天下皆得其利(”《尚賢中》)“,國家百姓之利”“,天鬼百姓之利(”《尚賢下》)“,為萬民興利除害(”《尚同中,強調公利、眾利,反對害人自利。

為此,墨子用“利”定義“義”:“義,利也”(《經上》),不僅要求立法“利民”“: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將以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非樂》),而且要求執法“利民”:“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

二、法律應維護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墨子認為“為民興利”的主要表現,就是以法律政令確認和維護勞動者的生存、財產所有和參加政治的權利。關於生存權利。墨子反對統治者搜刮民財和奢侈淫佚,以為政治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民饑”、“民寒”和“不得息”這三大患禍,使民眾獲得生存的權利。一方面,墨子借用“天志”論證生存權利的神聖不可侵犯:“今天下無大小之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法儀》);另一方面,墨子用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非樂上,論證勞動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是物質財富的源泉,“賴其力者”的生存權利應受到維護。

關於財產的私有權利。墨子以為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堅決反對非法佔有別人的勞動果實,要求用法律制裁這種“不義”行為。他說“:不義”是“虧人自利”“,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非攻上》)。由於墨子對侵犯財產權的行為特別憤慨,他主張嚴刑重罰,甚至提出過“殺盜人,非殺人也(”《小取這樣的命題。

關於“農與工肆之人”參與政治的權利。墨子反對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宗法制度,主張“尚賢”,選任“賢者”來治理國政。他說:“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尚賢上》)“;不党父兄,不偏富貴,不嬖顏色。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尚賢中》)。這些,表達了平民參加政權和提高社會地位的強烈要求。

三、君主集權的法制統一觀點。墨子把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寄托于天子和賢者的身上。首先,墨子以為“義”是由最能理解“天志”的“貴且知者”制定和頒佈的:“義不從愚且賤者出,必自貴且知者出(”《天志中》);天子由天選定,是天下最“賢”的人,立法和司法大權也只能歸於“天子”。

其次,墨子以為天子、三公等等是依賢能的等級而選擇的,天下的人必須絕對服從他們:“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尚同中》)。再次,墨子主張君主有最高的立法、司法權,亦強調“明法”“、慎刑”“:賞當賢,罰當暴,不殺不辜,不失有罪(”《尚同中》)。

四、處理國家關係的準則。墨子希望以相愛、互利、平等的原則處理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首先,墨子以為各國應該有對等的“愛”,這樣,才能消除敵視、掠奪和攻佔,達致睦鄰友好,和平相處。其次,墨子以為各國應彼此承認和尊重對方的利益,做到“國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亂賊(”《兼愛下》)“,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兼愛上。再次,墨子以為國與國之間應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不僅不相攻:“處大國不攻小國”(《天志上》),而且還應禮尚往來“:外有以為環璧珠玉,以聘撓四鄰,諸侯之冤不興矣,邊境兵甲不作矣(”《天志中》)。

在墨子的上述主張中,既有樸素的平等觀念,又有尊君集權的專制傾向;既反對宗法等級制,又提倡新的官僚等級;既要求法律承認並維護勞動民眾的政治和經濟權益,又把立法和司法權歸於君主個人,寄希望於明君賢臣。這些,典型地反映了小生產者的思想特質。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4twtgwr.jpg

墨子“財”的思想有哪些

 作者:陸建華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858&cid=20 

 

墨子的“財”有時專指糧食,如“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則財足(”《七患,這裏所雲“財”即是糧食。墨子的“財”有時也指國家的稅收,如“賢者之長官也,夜寢夙興,收斂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官府,是以官府實而財不散(”《尚賢中》),這裏所言“財”即是稅收。在大多數情況下,墨子的“財”指“衣食之財(”《辭過“。衣食之財”即是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要的農產品和紡織品,墨子論“財”由此而發。

墨子重視“財”,對糧食的重要性尤為重視。他說:“凡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民無食,則不可事”“;食者,國之寶也”“;食者,聖人之所寶也。”(《七患認為糧食是民眾和國君賴以生存的物質保障,是國家安定的保證,在國家中處於“寶物”的崇高地位。他說:“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凶,則民吝且惡。(”《七患》)認為糧食收成的好壞、多少影響乃至決定民眾的道德品質以及社會風俗。

這與管子的“倉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說“: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凶饑。(”《七患認為糧食貯備充足,才可抵禦自然災害。由於重視“財”,墨子把“國家之富”列為治國的三大目標之一,視作國家強盛的主要標誌之一。他說:“古者王公大人為政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非命上》)借古代王公大人表述己意。

由於重視“財”,墨子提出了“生財”的一整套措施。其一,順應農作物生長時間,按時播種莊稼;盡力利用好土地資源,精耕細作“: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地不可不力(”《七患》)這裏,墨子的“固本”實為後來“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等經濟、政治主張的濫觴。其二,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非樂上,通過加大勞動者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農夫“蚤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叔粟而不敢怠倦”,婦人“夙興夜寐,強乎紡績織紝。多治葛緒捆布,而不敢怠倦”(《非命下》)。

這裏,墨子的“男耕女織”預示了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生產方式。其三,增加勞動者的數量,保護和使用好現有勞動力。為此,墨子提出早婚、非攻、節葬、非樂等主張,批評晚婚、攻伐、厚葬久喪妨礙人口增長,批評從事音樂製作、演奏和欣賞浪費大量人力。

創造財富的最終目的是消費“財”,即用“財”。墨子“生財密”“、用之節(”《七患》),規定了“節用”的消費原則。那就是:飲食“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冬服紺之衣,輕且暖;夏服絺綌之衣,輕且凊,則止”(《節用中。即,穿衣吃飯以維持住溫飽為限,不必貪求美味、麗服。綜上所述,墨子關於“財”的闡述,包括“財”的內涵、“財”的作用和地位、生財、用財四個方面,顯示了墨子對經濟的關注,對人民物質生產、物質生活的關注。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hyyswyh.jpg

墨子有哪些賦稅思想

作者:陸建華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857&cid=20 

墨子的賦稅思想雜于政論性文章中,文字不多且很零散。在此,我們抽取幾條有代表性的言論分類述說。墨子承認和肯定賦稅的合法性、合理性,認為農民納稅和國家徵稅是天經地義的事,從社會分工這一角度來說,主動納稅是農夫農婦的職責,積極徵稅是各級官吏的職責。

墨子的下列言辭透露了這一思想“:今農夫入其稅于大人(”《貴義“;士君子竭股肱之力,亶其思慮之智,內治官府,外收斂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倉廩府庫,此其分事也”(《非樂上“;今也卿大夫之所以竭股肱之力,殫其思慮之智,內治官府,外斂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官府而不敢怠倦者..(”《非命下》)。

墨子對賦稅的肯定,並不意味允許橫徵暴斂。他認為征斂賦稅應堅持原則,應適度,這就是:“以其常征,收其租稅,則民費而不病(”《辭過。這是說,國家需制定正常的賦稅徵收制度,規定具體的稅率、稅種和納稅時間,還需根據百姓的收入情況和承受能力,確定納稅的數量,讓百姓能夠維持起碼的生活水準。

為此,墨子堅決反對“厚斂”,即為滿足統治者個人需要而不顧人民死活、國家安危的橫徵暴斂。他這方面的言論頗多:“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宮室..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凶饑、振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厚作斂于百姓,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辭過》)“;今天下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

其使民勞,其藉斂厚,民財不足,凍餓死者,不可勝數也”(《節用上。但是,墨子又不反對古代聖王的“厚斂”,因為古代聖王“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表面上是“厚斂”,實質上是“不斂”。他解釋道:“古者聖王亦嘗厚措斂乎萬民,以為舟車。既以成矣,曰:‘吾將惡許用之?曰:‘舟用之水,車用之陸,君子息其足焉,小人休其肩背焉’。故萬民出財齎而予之,不敢以為戚恨者,何也?

以其反中民之利也。(”《非樂另外,墨子曾說過:“一穀不收謂之饉,二穀不收謂之旱,三穀不收謂之凶,四穀不收謂之饋,五穀不收謂之饑“歲饉,則仕者大夫以下皆損祿五分之一;旱,則損五分之二;凶,則損五分之三;饋,則損五分之四;饑,則盡無祿,稟食而已矣。”(《七患從墨子提出隨饑饉程度不同緊縮傣祿支出以節約財政開支的辦法,我們猜想墨子有在災荒年代減少甚至免除賦稅的思想,雖然他沒有明確提出減免賦稅的措施。

墨子肯定賦稅,提倡聚財以實府庫的賦稅觀念,與儒家所崇尚的“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孟子梁惠王下》),所強調的“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大學根本不同。這是儒、墨對立在財政領域裏的反映。從儒、墨的這種對立中,我們更能看出墨子賦稅思想產生的階級基礎。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dqwdqd.jpg

墨子節用觀的現代啟示

作者:聽濤翁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981&cid=20


(一)引言

對於中國思想認識史來說,2005年的確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年份,建立節約型社會口號的提出,無疑令人振奮,這標誌著過去我們在小學教科書上所讀到的“中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對於基本國情的認識已經成為了歷史。

近年來,隨著人口的擴張,經濟的飛速增長,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生活水準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中國一下子成為了地球上的消費大國。其實,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這一天遲早要來的,只是個時間問題。然而,這一天提前來到了。除了進口電子產品進口高技術之後,中國開始進口糧食、進口煤炭、進口石油這些基本生產生活資料,用電量也在以高速度增長,儘管中國每年在建的發電裝機容量也在高速增長,但是用電量的增長速度更快,尤其是每年的東、夏兩個季節到處拉閘限電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人們開始反問,中國到底咋啦?

以亂采濫挖,亂砍濫伐為代表的對自然資源的無節制開採利用,道路交通及交通工具的超負荷運轉,以及政府體制觀念陳舊落後而導致的人才資源得白白浪費和腐敗現象洪水猛獸般的氾濫,導致了國家每年以2個百分點的國民生產總值去應付那些由此而導致的礦難、交通事故,以及洪澇災害、地震、傳染病、氣候異常等自然災害,這些都在無條件的消耗人們用勞動所創造出來的物質資源,更有由此而使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生命被無情的吞噬!

時至今日,人們才認識到無節制的能源開採與消耗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享受,相反,它是有反作用的。這種反作用還不僅僅表現在當前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將對我們未來的生產生活來來巨大的影響!中國有8億多農民,他們正在一天天擺脫貧窮落後,走向溫飽小康,這是世界上正在成長的最為龐大的一支消費隊伍,他給我們未來帶來的並不是樂觀。

一方面資源和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大吃大喝,大擺大顯,超現實的高消費,在錯誤的面子觀身份觀地位觀等錯誤思想的引導和促使下,鋪張浪費現象比比皆是有恃無恐,中國人真的富了嗎?富了就應該浪費嗎?沒有,我們依然徘徊在發展中國家的行列,我們的各項人均指標跟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官方不是經常在報導,我們要趕上美國還要20年的時間,我們還沒有資格擺闊,就說不上浪費了。

所以,建立節約型社會口號的提出可以說是人們基於現實現狀的共同認識,一旦提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可以說它是因時因勢而發,是對基本國情的再認識的基礎上,居安思危惠及子孫後代的口號,是深入國情民心的。報刊雜誌,廣播電視,以及一些其他傳播媒體紛紛大肆宣揚傳播,烘染氣氛,目的就是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人人都講節約人人都在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

過去的已經過去,而且成為了歷史,我們不能夠為歷史負責,但我們可以為我們的今天負責為我們的明天負責。歷史的作用就在於告誡人們,要記住教訓以史為鑒,更好的開拓未來。這時候我們就會悄然記起兩千三百年以前的墨子及其學派來。他們在那個時候就已經以唯物的眼光深刻認識到了資源之與能源消耗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墨子其人

墨子(約前468—376年)。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其煩瑣的“禮”,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思想的主要反對派。其“天志”“明鬼”學說,不脫殷周傳統的思想形式,但賦予“非命”和“兼愛”的內容,反對儒家的“天命”“愛有差等”說,認為“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愛,交相利”,不應由親疏貴賤之別。其本人更有“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事件精神。他的“非攻”思想,體現了當時人民反對掠奪戰爭的意向。他的“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是對當權貴族“繁飾利樂”和奢侈享樂生活的抗議。

重視生產,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非樂上》),初步認識到勞動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並提出了“尚同”“尚賢”的政治主張,認為“官無常貴,民無常賤”,企圖用上教瞎說的方法說服當時的王公大人,以改善勞動者和小生產者的社會地位,“必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則得治”。

“尚賢”、“非攻”、“兼愛”作為他的核心思想,體現了當時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掠奪戰爭的意向,而且它也為他的學說和思想的實現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周孝王1年,(西元前440年)墨子約二十九歲,成功的租了止楚國攻打楚宋,這也是他的“非攻”思想在實踐中取得的第一次勝利;周威列王23年,(西元前403年),墨子至齊,阻止了齊太王田和伐魯;周安王9年,(西元前393年)墨子第三次出面阻止魯陽文君攻鄭。西元前439年,墨子獻書給楚惠王,惠王讀過後稱為“良書”,表示雖不能按書上所說的去作,但願意把墨子當作賢人供養起來。

墨子認為“道不行不受其賞,義不聽不處其朝”,於是辭行。西元前438年,墨子回到魯國,越王來迎,準備拿出封地五百里,請墨子到越國來教導自己。墨子認為,去不去越國,關鍵在於自己的主張和建議能否被接受,而不在於封地和賞賜的多少;如果為了封地和賞賜去越國,那就等於出賣自己的思想和主義,如果是出賣思想和主義,隨處都可以去,何必要到越國呢?

可以說,墨子以他的實際行動實踐了他曾經說過的:“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的人生哲言。他的“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是對當權貴族“繁飾利樂”和奢侈享樂生活的抗議。在他傳世的僅僅53篇文章中,就有《辭過》、《節用》、《節葬》三篇文章專門論述其節用觀的,他是我國最早系統闡述節用觀的思想家,可以說它就是我國勤儉建國理論的鼻祖了。如果站在今天看過去,它的確是一位偉大而英明的思想家!

由於所留下的史籍太少,墨子的出生年月和當時的國籍至今沒有定論,這已經顯得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已經得到了更大的繼承和發揚。建立節約型社會的宣導,雖然沒有強制性,也沒有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起來,但是,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作為深入國民之心,而且惠及子孫後代的一項倡議,他的意義並不亞于漢武帝當年所實施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意義。

墨子學說對當時的思想界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也許是他的學說過於接近平民百姓,因而或多或少的觸犯了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因此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漫長的封建社會所掩埋,因為有些觀點與儒家學說相對立,在漢朝,被當作異端邪說,差一點遭遇滅頂之災。尤其是他的“節用”觀,與封建地主階級所施行的及時行樂和大肆享用的觀點幾乎格格不入,所以,其思想觀點受到攻擊和阻止就可想而知了。

(三)墨子及其“節用”觀

墨子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為開放文藝最為繁榮,然而政治上卻分崩離析的一段特殊歷史時期。一方面奴隸制度已經開始瓦解,新興的地主階級迅速成長起來,豪強兼併,連年戰爭不斷,經濟消耗嚴重,中下層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另一方面,新興的地主階級激勵擴張土地,擴張勢力,爭奪士客,生活極度奢華鋪張,社會物資消耗無度,僅僅一個孟嘗君門下就有三千多白吃白住不幹活的食客,其他豪強地主就可想而知了;三是厚葬久喪之風極度盛行,消耗人力物力極為嚴重。

這種現象我們透過近代所發掘的古燕國都城與墓葬,平山中山王陵墓,以及秦始皇空前絕後的陵墓就可以得到實物的證明(那些規模宏大的墓葬裏面出土了難以數計的、精美絕倫冠絕古今的金、銀、銅、玉、陶質的禮器、酒器、樂器和日常用品);四是由於上述各種原因,人口的急劇減少,尤其是生產人口的猛減,而消費人口卻不斷增加,因此而造成了生產與消耗的極度不平衡。

在這種背景之下,墨子提出“非攻”,“節用”的觀點,無疑是站在了歷史的制高點上,切中時弊,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儘管他的“非攻”“尚賢”,“兼愛”等思想受到了當時封建地主階級的認同和重視,曾經與儒家的儒學被韓非子稱為當時的“顯學”。然而他的“節用”的觀點卻由於嚴重影響並抵觸了地主階級的直接利益,所以就沒有被引起重視。這也難怪,就後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史也沒有將他的“節用”之觀點用於治國之良策。

說到這裏,我們就不得不佩服我們那位偉大的始皇帝了,站在春秋戰國的末期,也許他已經深刻認識到了生產與節用的關係,對於他偉大的事業的深遠意義。他就是採用“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變的強大起來的。商鞅變法的三大措施中,有兩項就直接關係到社會物質的大生產,整頓田畝,與民生息,從而使他的國家物豐民殷,積累了大量的社會物資,才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去打敗其他五國而統一六合的。可惜的是到了晚期,他和他的後代們反噬其道,以至龐大的帝國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真可謂歷史之悲啊!

墨子在《節用》、《節藏》、《辭過》以及《七患》等文中集中論述了他的“節用”觀。他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總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又回到實際中去,從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著手,以衣、食、住、行、用度、喪葬、交媾等於人們密切相關的生活小事件為典例,上溯股聖賢,下追後來的生活,深入分析,認真探討,總結上升為有關國家社稷存亡的大道理。

一 以民為利的總原則

墨子儘管與儒家思想唱反調,甚至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攻擊,但他卻師出儒門,繼承和發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在國家以民為重這一點上還是有共同點的。民富則國強,民窮則國衰。人民群眾才是物質財富真正的創造者,只有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利益,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才能夠調動起來,才能夠生產和創造出更為豐富多彩的物質產品和文化產品,反之,則會構成極大的破壞力,與國與民均為不利。

“是故古者聖王制為節用之法……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王佛為。”(《節用》)。意為聖明的君主,在衡量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的時候,總是以是否損害老百姓的利益作為衡量標準,如損則止,無損則興。如此之句,在該文中連續出現,每舉一例,則以此語作結。以此語起首,以此語結尾,通篇以此語為中心而設論。墨子列舉了大量春秋戰國以前諸多聖賢君主愛民立過的實事來作為佐證,可見他是以利民與否作為作為他“節用”觀的最高準則的。

墨子在《七患》中說:五穀是百姓賴以生存的糧食,也是君王用以給養的東西。如果百姓沒有了依存的東西,國君也就沒有了給養;百姓沒有了糧食,就不能侍奉國君。所以,糧食不能努力生產,土地不能不努力耕種,用度不能不盡可能的節儉。五穀都豐收了,那麼各種美味都可以讓國君享用,如果五穀不豐收,那麼就什麼也享受不到。

他還進一步說;到了饑饉之年,,大夫以下的官員都要減去俸祿的五分之一;旱年時就減去五分之二;凶年時就減去五分之三;匱年時就減去五分之四;饑年時就沒有俸祿,僅僅供給吃飯而已……

這是在委婉的告訴統治階級,生產與節用的重要性,如果不注重,就會鬧到連自己的吃飯問題都會成問題的地步的!百姓是生產的主力軍,而他們這些統治階層是消費者,百姓利則生產興,反之則衰,生產衰則用度匱,用度則國家亡。

在我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正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手工業剛剛興起,國家仍然是一個純農業社會,生活用品的攝取仍然依靠耕種土地,因此,農民仍然是生產的主力軍。農民就是社會物質的主要生產者和創造者,也就是說,農民就是國家的根本。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就是損害了國家的根本利益。

後來站在封建繁榮社會巔峰的唐王朝李世民曾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這是一句名言,是對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成敗興衰致原因的高度描述和總結,當傳之千古而波及四海。

二因需而設的生產觀

墨子在《辭過》中說:“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埠而居,穴而處,下濕潤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是說古人不知道建築房屋時,靠近山丘,挖洞來住,地下潮濕而又傷身體,所以,聖明的君主才建造房屋給他們住。

“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冬則不輕而溫,夏則不輕而清,。聖王以為不中人之情,故作誨婦人制絲麻,布卷以為衣。”意思是說,古人不知道縫製衣服時,披著獸皮,系著草繩,冬天不輕遍不暖和,夏天不輕遍不涼快。聲明的君王認為不合人情,所以教誨婦女,整治絲麻,編制布匹,用來製作衣服。

“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意為古人不知道製作飲食時,吃的是果實莖塊,分散居住,所以聖明的君主就教導男人耕耘種植,來生產百姓用以吃用的食物。

“古之民未知舟車時,任重不移,遠道不致,故聖王作為舟車,以便民之事。”是說古人不知道製造車船時,重的擔子不能搬運,遠路不能到達,所以聖明的君主便來製造車船,以方便百姓辦事。

在這裏,墨子告訴我們兩點,一是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有他的產生的客觀理由;二是由於需要而產生的事物才是合理的。人們之所以製造衣服房屋是因為季節的變化寒暑難抵雨雪風沙難擋,改革飲食是因為人體健康的需要,製作舟車時因為要涉水遠行。這是最樸素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是必需的。當然人的欲望是無邊無際的,所以需要也就可以無邊無際。但是,除基本的需要之外更高更遠的需要就是奢侈浪費了,它不是必需的,是可有可無的,在古代凡是聖王明君是反對的。

如果消費與人口、資源以及現實生活的基礎基本相符,則不會出大的問題;如果消費超出了人口、資源以及任夢的現實生活基礎就一定會出問題。這就是墨子要告訴我們的基本道理。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內大興土木修築宮殿,生活極端豪華奢侈,在宮外修築長城致使大批民工移勞工地,生產人口嚴重不足,所生產的社會物資與社會所消耗的物資嚴重不平衡,致使強大的秦帝國僅僅存活二十來年便土崩瓦解。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史,如此之事例比比皆是,時而興時而衰,如果深究起來,也不會逃脫此理的。

“是故古者聖王制為節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車輪鄆匏,陶冶梓匠,是各從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王佛也。”意為凡是所生產的器物用具足以供給百姓使用就可以了,各種增加的費用若不能夠增加百姓的利益,聖明的君主是不會去做的。

生產的目的是因為現實生活的需要。那些超出現實生活需要的生產就是浪費資源了。墨子在其《節葬》一文中對當時流行的厚葬久喪的風氣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批駁,深刻地指出,厚葬久喪于國於民都只能由百害而無一利。為厚葬久喪所所進行的一切勞動和大量物資的消耗就是一種超出現實生活需要生產和消耗。無論是現實生活所需要的還是現實生活所不需要的,凡是生產必然要消耗資源的,而資源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資源而為了那些無限的現實生活根本就不需要的事情去生產,的的確確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人類社會應該群起而制止才對。

當然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欲望密切相關的。常言道欲望無止境,說的是對知識、人類的無知領域以及人類所追求的事業,而並不是對物質享受方面的無止境的追求。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人敢肯定地說對於物質享受無止境的追求會給人類帶來好處的,絕對沒有。

三 以適為度的消費觀

“是故聖王作為宮室,便於生,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於身,不以為辟怪也。故節欲身,誨於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墨子辭過》)修建房子是為了生活的方便,而不是觀賞和享用;製作衣服是為了身體的方便,而不是為了顯奇示怪。這就是墨子對於消費的度的把握。

對於飲食他說:“能夠充饑增氣,強健身體,耳聰目明就可以了……”

對於衣服他說:“冬天穿天青、紅青色的衣服,又輕便又暖和,夏天穿葛布衣服,又輕便又涼爽,就可以了……”

對於車船他說:“古代聖明的君主是因為大河深谷不能渡過,路途遙遠不能到達,於是製造車船足以行駛就可以了……”

對於喪葬他說:“衣服三件,足以讓屍體腐爛在裏面;棺木三寸,足以讓屍骨朽爛在裏面;墓穴,深不要達到地下水,屍體腐臭的氣味不散發出來就可以了。死人已經埋葬,活著的人就沒有必要再長久的哀喪……”

 “辭”者,謝絕杜絕之意,而“過”者,就是過錯的意思,在這裏作為過度來理解比較合適。在《辭過》中,他列舉了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在吃、穿、用度上大講排場極度奢侈豪華的場面,深刻地指出了由此而引起的上行下效,敗壞了民風,消耗了國家,最後導致國家的滅亡。從而提出了他“是以其民儉而易治,其君用財節而易瞻也。”的節用之觀點。

節用並不是不用,而用也不能夠太過於奢侈,這就有了一個度的把握的問題。需要和適度就是墨子所追求的節用的尺度。一切的吃穿用度只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基本需要的就可以了,超出基本需要甚至於超出很遠,那就是奢侈和浪費了。必定會引來生產和消費的不平衡,就會造成物資匱乏,引起國亂的。

在談到統治者蓄妾養妻的問題時,他說:“真天壤之情,雖有先王不能更也。”意思是說自然的規律是無法更改的,即就是再聖明的君主都無法改變。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節用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用度之法。

有一篇報導在評論成都人對汽車的消費觀念時說,汽車嘛就是代步的工具而已,其基本的作用就是代人行步,所以就沒有必要買那麼昂貴的,五萬元的汽車和五十萬五百萬的汽車在代步這一基本功用上是一樣的。中國人很講究面子,要買汽車就一定要買昂貴,即就是貸款也要買高規格的,因為它代表身份和地位。我們這種掙死牛摔破車的面子觀,就促使很多人去超現實的消費。

在中國,企業破產、工人下崗,然而老闆卻賓士奧迪、鮑魚XO的現象遍地皆是。國家行政事業公務接待何嘗不是如此,這也是老百姓始終無法改變,對行政官員有看法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有關報導,在中國僅一年的公務車消費就達8000多億元,它是全國農業全年產值的將近3倍多。而在日本,除了中央級別的官員以外,其他的公務員都是乘坐公共交通的。

這一方面與他們國家的交通擁擠私家車的擁有量有關,但是更多的卻是與他們國家宣導的清苦生活風尚有關。墨子因須設用,平衡消費的觀點,對於中國今天的現實生活無疑有著巨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 日本之與李世民

沒有去過日本,只是在影視作品和文藝作品裏多多少少的有了些瞭解,知道了這個島國的人民崇尚禪道,生活儉樸,勤奮精進。

60多年前的那場日中戰爭,給兩國人民都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以至到百年以後留給兩國人民內心深處的傷痕也難以癒合。戰爭是人人都痛恨的,但是對於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島國,發動那麼大規模戰爭的能力不得不令人嘆服。戰爭帶給雙方的不僅僅是內心的創傷,更直接的則是對於國內能源的巨大消耗。一場戰爭可以催跨一個國家的以至於讓他幾十年甚至於上百年不能夠恢復元氣。然而在日本不是這樣的,它僅僅用了不到二十年,就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而且一直保持到現在,這相對于它的人口資源來說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然而事實就事實,誰也不能否認。我們只能對它的文化傳統作深入地思考,因為無論物質世界怎樣的發展,意識形態總是它不可缺少的原動力。無疑,日本以她敞開的胸懷來擁抱世界。他向美國學習軍事,向歐洲學習科技,向中國學習文化,然後把它雜糅起來加以吸收利用,從而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郁達夫先生在他的《日本的文化生活》一文中曾經做過這樣的描寫:“刻苦精進,原是日本一般國民生活的傾向,但是另一方面哩,大和民族,卻也並不是不曉得享樂的野蠻原始人。不過他們的享樂,他們的文化生活,不喜鋪張,無傷大體;能在清淡中出奇趣,簡易裏寓深意……”

從這段話裏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日本刻苦精進生活儉樸的基本民族文化內涵。開放的胸懷再加上刻苦精進的民族精神,它發展的速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難理解了。我們並沒有去過日本,但是我們從日本人清淡的生活作風中也可以體會到這一點的。即使成為世界第二富國的日本人依然過著清單簡樸的生活,並不是不喜歡享受不懂的享樂,而是這種傳統民族精神有著他深刻現實背景,那就是資源的短缺。正是這種現實的背景是他們有著一種深深的憂患意識,從而成就了他們刻苦精進的民族精神。

東方文化的發祥地在中國,日本文明的源頭也在中國,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然而他們卻能夠取長補短充實自己發展自己,而我們這個東方文明的發祥地,卻駕著歷史的戰車走一陣跑一陣又退一陣,一波三折,躑躅前行。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還是處在一種半封建半奴隸的社會形態,一場改革不僅在社會制度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思想意識領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明治維新的原動力仍然來自中國,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日本一年創造的生產總值超越了中國很多,而它的面積卻只有中國的二十分之一,人口僅僅是十分之一。世界上跑的汽車十輛之中就有三輛來自日本,電子產品遍佈全球,可他們依然很好的保持著刻苦精進的精神,實在是值得我們去向他們學習的。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其上至政府高官企業管理者,下至平民老百姓都在過著儉樸清淡的生活,始終保持著警鐘長鳴,而我們這些資源相對貧乏的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就更沒有理由去鋪張浪費了。

其實,在我國封建歷史上也有過諸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幾個社會的全盛時期,然而在這些全盛時期的的封建君主們,卻都是厲行節約,勵精圖治的。以唐太宗李世民最為有名。吳兢在《上貞觀政要表》中曾盛讚當時的社會說:“……自況孤兒來,未有如此之盛者也。隨唐堯、虞舜、夏禹、殷湯、周之文王、漢之文景,皆所不逮也。”

足以見當時的唐王朝繁盛狀況,後來歷史曾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當時的社會安定形勢。可李世民卻說:“至如雕鏤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驕奢,則危亡之期可立待也。”他的飲食非常的簡樸,曾經多次拒絕大臣們提出的為他修建宮殿的建議,說“把宮殿樓宇修建的又高又大又豪華,到處去游賞園林池台,這時是帝王所希望的,而為百姓所不希望。

帝王希望的是放逸享樂,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勞苦耗財……上邊有所喜好,下邊必然做得厲害,大家爭相無限制的放縱淫逸,很快就會導致滅亡。”可以說它也是我國歷史上勵精圖治勤儉建國的典範了。而在唐朝,日本派往中國長安的留學生是最多的。

五 墨子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據統計,春秋戰國初期中國的總人口只有2000萬(相當於現在我國一個小省的人口),而現在我國人口突破14億。墨子離開這個世界已經有2480多年了,然而在今天,地球人口已經突破60億(科學家的測算,地球所承載的人口是50億),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資源卻逐年在減少,建立一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對於人類的今天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佔有世界人口三分之一而國土面積只佔有世界十分之一的中國來說,就更顯得迫在眉睫了。

啟示一:憂患興國儲物備國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於慮,而後作;征于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說過的一段話,是說為國事者當處處為國著想,時刻警醒,衰而思興,興而慮衰,這樣才能夠是國家保持長久的興旺平安。其中“生於憂患,死于安樂”一句已成為婦孺皆知的至理名言,曾經激勵過無數的仁人志士自警自勵以某國是。

其實,在我國民間,即使最平常的老百姓也知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憂患意識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潛意識,沒有哪一個正常人沒有憂患意識的,然而難得是一生都具有憂患意識,尤其是在事事順利興旺發達之事也具有憂患意識就更難得了。所以墨子說:“古者明王聖者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悔世而不倦。”官做得越大,管理的地方和人口就越多,所要考慮的事情也就越繁雜,所以也就越要時刻警醒,終身不滿足,臨死都還不厭倦,這才是聖賢之君所作所為。

墨子在《七患》中列舉了有關國家興衰成敗的七種憂患,說:“倉庫裏沒有儲備的糧食,就不能對付饑荒之年;兵庫裏沒有儲備的武器,既是為了正義,去討伐非正義也是無能力的;城郭修築不完備,就不能自衛;內心沒有細密的思考,就不能應付突發事變。”認為作為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足夠的物資儲備,人們的心裏也必須要有防患意識,這樣才能夠做到有備而無患。

人為之害不能不防,自然之害更不能不防。人為之害是由於人們做事草率馬虎違返自然規律所造成的,只要人們做事處處小心深謀遠慮,事事為民利著想,則人為之害就完全可以避免。從今天的現實裏看,有時候有些自然之害也來自人為之害,就如我們對植被的破壞舊會引起洪水的氾濫、氣候的變化、甚至與地震的發生。“故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穀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如果我們沒有很深的憂患意識,即使再聖明的君主也是無法阻擋自然災害的發生的。

所以說,“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啟示二:以上示下教誨於民

節用思想,在於它能夠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風尚並付諸實施,否則就是空話一句,而在全社會形成一種風尚也並不是由哪幾個人喊幾句口號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事情,一種風尚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了的。它需要全社會的所有成員都去瞭解、去認識、直到最後自覺地接受。尤其是這樣一種以控制人的欲望而才能夠達到目的的活動,再加上傳統思想文化中一些諸如面子觀身份觀地位觀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要讓人們去自覺地遵守,是有一定難度的。

對於一個國家它的所有的國民都在看著國君的行為,在一個縣裏,全縣群眾的眼睛都在看著縣官的行動,而在一個村子裏面,全村人的眼睛都在盯著村長和長者的行動。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就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之而下亂者!”

墨子在談到當時諸侯各國君王在飲食方面奢侈浪費時說:“大國國君堆放上百個餐器,小國國君也要堆放上十個餐器,占滿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眼睛不能全部看到,手不能全部撿到,口不能全部嘗到。冬天,剩餘的食物會寒冷而凝固,夏天會腐爛變壞。國君如此飲食,手下的人必定爭相效仿……”

不僅飲食如此,穿戴乘車,一切用度都是如此。這樣下去的話,節儉用度的好風尚是絕對不能夠形成的。所以,一種好風尚的形成一定是要自上而下的展開,方能夠最終成功。

民間有上樑不正下樑歪的說法,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不僅僅是一種風尚的提倡,其他諸如言、行、德、教、法等等行為,都是如此。

現在老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說為啥黨風如此懷?原因都在主席臺。這種說法不一定準確,但卻有它的道理。我們現在的有些領導的做法的確讓老百姓疑惑。只要站在主席臺上,總是要講,要做廉政的典範要做愛民的典範要做守法的典範要做借鑒節儉典範等等,然而他們確實是怎樣做的?一個人下鄉檢查工作,隨員幾十人,汽車幾十輛,地方官員幾十裏之外等候迎接,前呼後擁,警車開道,鬧得真是雞犬不鳴。更有甚者,把正在上課的小學生也叫出來,敲鑼打鼓,夾道歡迎。住一晚賓館幾千元,吃一桌飯幾萬元,坐一輛車幾十萬乃至上百萬,而中國大部分地方的老百姓還在為了孩子的幾千元的上學費而四處奔波。還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還在饑餓中掙扎。

啟示三消費平衡物豐國富

我們平常說,國泰民安,其實應該把它反過來說才對,是民安國泰,民安則國泰。民以食為天,吃穿用度豐則民安,吃穿用度匱則民亂,民亂則國衰,自古如此。所以墨子說,五穀是百姓賴以生存的的糧食,也是國家給養的東西。如果百姓沒有了給養的東西,那麼國家也就沒有了給養的東西。

所以,糧食不能努力生產,土地不能努力耕種,用度不能不儘量節儉。一個國家所生產的物質資料總是有限的,如果合理消費,節儉用度,總是會有多餘的物資儲存起來以備國難;如果消費奢侈,浪費嚴重,就會出現物資匱乏的現象,國家的有限資源就會得到過渡的開採,那樣是會給國家帶來災難的,這就是墨子傳達給我們的資訊。儘管時隔千年,今日的世界已經是一個物資大融合的時代,全球共用是一個顯著特徵,但是墨子的提醒對於全球人民來說也具有偉大的意義,對於我們這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來說,就更具有其重要性了。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3.jpg

“墨者”辜思曆

向中國古代的墨家和“墨者”們學習管理能力

胡旭輝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735&cid=20 

 

首先自己要謹守“墨者/空降兵”之道,謀定而後動;其次是重視人的作用,堅持打造無敵團隊;最後重視內部建設,以“非攻”制勝。

2200多年前,一個叫革離的“墨者”(墨家的門徒)被一個問題困擾著:一個只有4000孺婦平民的“梁城”如何贏得對10萬趙軍虎狼之師的勝利。

許多年之後,擔任新加坡陸軍學院上士教官的辜思曆培訓了7屆的新兵——讓一群來自不同家庭背景、互不熟悉、昨天還連槍都沒有握過的年輕人在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後會成為一幫生死相從、具有鋼鐵般戰鬥力的戰士。

他的經驗或許可以回答古裝大片《墨攻》中,困擾墨者革離的問題:用一群人,創造一個合理的團隊,把每個人最大的潛能激發出來,最後以體系的力量來戰勝強大的競爭對手。

後來擔任固鉑輪胎(Cooper Tires)中國區總經理的辜思曆(Alex Koi)認為,現代的職業經理人應該向中國古代的墨家和“墨者”們學習管理能力,因為受邀守城的“墨者”面臨的困境也是許多現代職業經理人所要面對的:陌生的組織,上面是老闆(國君和大臣)對能力的懷疑和授權的不充分,下則缺乏對員工(國民和士兵)的威望和瞭解;同樣是雙方不對稱的實力和極其緊迫的準備時間。但是古代的“墨者”,運用演說家的鼓動能力和許多克敵制勝的獨門秘笈、武器克服了上述困難,贏得了許多在歷史中堪稱經典的勝利。

“在我看來,他們具備了現代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重要兩個素質:非凡的領導力(Leadership)和管理創新能力(Innovation)。”

辜思曆的職業生涯也是一直不斷地在扮演一個“墨者”角色,從最初的柯達(中國)有限公司數碼產品部高級經理;到中國本土知名公關及整合行銷公司-海天網聯公關顧問公司,擔任總裁;其間,還曾出任全球領先的公關顧問公司-博雅公關公司旗下新成立的市場行銷部門博聯傳播總經理;再到現在的北美第二大輪胎公司固鉑。

從在上大學開始就接觸諸子百家學說的辜思曆,在職業的生涯中不斷發現,許多困擾自己的管理問題在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墨子那裏已經有了答案。因此,儘管接受的是西方管理學的教育,但是,辜思曆向中國的古人尋求智慧,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墨式”管理.

辜思曆的“墨式”管理包含三個循序漸進的內容:

首先自己要謹守“墨者/空降兵”之道,謀定而後動;其次是重視人的作用,堅持打造無敵團隊;最後重視內部建設,以“非攻”制勝。

謹守“空降兵”之道

東方文化圈具有封閉性的特點,因此在企業內部,外來的和尚可以念經,但是很難坐穩方丈這個位置。

從職業生涯來說,辜思曆是一個在本土和外資企業都獲得成功的“空降兵”。在柯達(中國)有限公司期間,他將柯達一款瀕臨失敗的數碼產品重新包裝、定位後,在一年內,就開設了30家“柯達數碼寫真館”和1,500家數碼工作室。在本土公司海天網聯公關顧問公司擔任公司總裁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完成了從年營業額人民幣6000萬元到1億6000萬元的飛躍。2007年他又跳槽至固鉑輪胎擔任中國區總經理,並很快提升了企業業績。這一切和他非常通曉人情不無關係。

辜思曆認為,作為一個“墨客/空降兵”,首先要通達人情,認清自己的身份和處境;在認清問題後,要謀定後動,不急進冒險。

在接受一份新的工作後,辜思曆往往先隱藏自己的身份,從“旁觀者”做起。作為“旁觀者”,他可以看到許多在總經理或者總裁位置上看不到的一些真相,這樣就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瞭解這個公司的問題所在。在擔任固鉑中國區總經理之前,辜思曆“擔任”了一個月的人事總監。而在剛進入海天網聯的時候,他“做”了3個月的總裁助理。

在擔任這些名義上的職務時,辜思曆從許多細節中管窺公司的管理。

“我花了三個月時間去研究公司的保潔、檔和獎勵機制。”辜思曆說,“廁所幹不乾淨,地面是不是紙屑亂飛,體現了員工對公司是否滿意,領導有沒有向員工灌輸品質意識。文檔是否標準化,體現了公司溝通是否按照標準流程進行,這些細節都體現了公司的管理水準。”

在清楚了公司的問題所在之後,他也沒有急於推進重大的變革,而是非常謹慎地選擇具有這樣一些特徵的小專案開始做起:簡單易行、自己擅長、同時具有針對性。

簡單易行、自己擅長,那麼就容易成功,能夠迅速建立威信。如果急於求成,推進一些重大但往往是劇烈的變革的話,反而容易受阻而失敗,再要建威信反而更難。專案還要具有針對性,能夠讓更高級的領導看得到其中價值,這樣容易得到支持。

辜思曆入職海天網聯,在觀察數月後,他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是:針對公司員工年流動率高達30%的問題,在新員工入職前作入職培訓。在經過9屆的培訓後,海天網聯的員工年流動率成功地降到了8%-10%。只有在公司內部獲得認可,你才可以真正領導他們去創造業績,才能做大的變革。”

辜思曆也非常注意謹慎使用“親信”。“孤家寡人去做空降兵,很難做事;但是要帶人,也不能太多,太多的人容易有嫡系非嫡系的鬥爭;而且帶過去的人要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非取代其他人的工作。”

在來固鉑之前,辜思曆仔細研究了固鉑的資料,發現固鉑的行銷有問題,主要問題是市場部力量單薄、沒有明確的方向,進入公司後更是確認這一問題。因此他帶了兩個得力的行銷人才加盟固鉑,重建了固鉑的市場部,並且很快做出了成績。

在企業內獲得認可,僅僅是融入企業的第一步。作為“空降兵”,“墨者”們還需要迅速交出滿意的成績。“空降兵進入公司,從老闆到員工都在密切關注,如果超過100天不出成績,信任就會動搖。”

春秋時代,楚王想要攻打宋國,楚王邀請的魯班九次變更自己的攻城武器,而作為“空降兵”,受宋國邀請守城的墨子用自己的獨門秘笈都把他擋住了。作為一個“空降兵”要有自己的獨門武器,這才是立身之本。在辜思曆看來,他的獨門秘笈就是一系列打造“無敵團隊”的方法體系。

打造無敵團隊

在人才使用上,辜思曆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這也是脫胎於墨子。他說:“每個人都有長處,通常領導只會想到下屬的短處,其實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人幾乎是百年一遇,因為現在的企業幾乎都是部門團隊協作,在團隊裏每個人都像是拼圖的一部分,自己的弱項會由別人來補上,別人的弱項也會用自己的長處補上,這就要看領導的調配,好的團隊領導者就是一個好的拼圖者。”

辜思曆顛覆了企業在用人上重激勵、次培訓、輕招募的傳統觀念。

在他看來,企業用人,首先要重視的是招募。他認為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性格的人。很多人工作出問題,不是人有問題,而是人的性格和工作錯配了。因此他提煉了一個“五大性格(霸、魅、穩、細、智)”的模型,根據工作的特點來選擇性格合適的人。

固鉑的一個市場部負責財務工作的員工,十幾萬元的付款經常多一個零或者少一個零。在性格測試後,才發現她是高“魅”而非高“細”性格。高“魅”性格的人善於溝通,但是處理財務工作需要的是細緻的性格。因此辜思曆把她調任客戶款待工作(Hospitality Management)。新的工作,需要和內部400多家零售商不斷地溝通協調,還需要和許多外部支援活動的企業協調。而她的高魅人格使得她很快勝任這份工作。

又如,負責經銷商培訓的員工,需要教會經銷商如何銷售,而很多經銷商往往以挑戰老師的觀點為樂。因此辜思曆根據人格測試的結果,調配了一個具有高“魅”和高“穩”人格的人擔任這份工作,因為高“魅”人格意味著能說會道,表達能力好,而高“穩”人格則容易壓的住場面。

2007年12月開始重新組建的固鉑的市場部中,基本上做到了按照工作的特點安排合適的人。因此開展工作一年多來,儘管投入的資金只有過去的四分之一,但是效果,以網路為例,搜索引擎上的品牌能見度從最初的2000多條增加到了現在的十萬餘條,增長高達近五十倍。

這套體系還被用於招募的預估。譬如辜思曆的測試發現,在所有的負責銷售的員工中,高“細”和高“霸”性格的員工成績最好,而高“魅”的員工表現最差。(去掉)原因是輪胎有100多種規格,只有非常細緻的人,才能夠把這些東西記住,並向顧客詳細的解釋。而高“魅”的人雖然面試的時候聊得很不錯,但是執行能力差。因此在以後的招聘中,他們非常注意招收具有高“霸”性格的人。

其次,在人才培訓上,辜思曆也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體系——“魔鬼訓練營”,這套體系從他在海天網聯擔任總裁開始運用,至今已經做了16屆480人。

在辜思曆看來團隊的組建不是把人湊到一起就了事,根據合適的位置選擇合適的人只是第一步,打造團隊還要相互之間的磨合。一般而言,一個團隊的磨合從開始摩擦到最後磨合好正常情況下需要2年時間,但是“很少有企業能夠有這麼充裕的時間進行磨合的,因此必須採用特殊的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磨合”。

辜思曆的48-60小時的“魔鬼訓練營”的特點就是全封閉、短睡眠、高強度、大挑戰。“因為人只有在饑餓、恐懼、疲倦、壓力、陌生的環境下,才會將自己的本性暴露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夠測試他的性格,提升他的職業心靈,同時也讓他知道我們的工作需要什麼樣的人格,需要他去加強。”

最後,就是獎勵機制要公開公正、簡單易懂——辜思曆用空手道中的段位來評估每一個員工,量化業績,通過這種有效的激勵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使能者上,庸者下.“所有人都在上面,我的成績也在上面,我們是一個部隊,個人處境如何,孰優孰劣,一目了然。用個人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說話。”

“非攻”致勝

在辜思曆看來,現代的商業管理過於看重競爭攻擊。強勢的企業,發起主動的攻擊,但是這種攻擊往往會讓企業陷入“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困境中;處於弱勢的企業,則被動應戰,惟一的手段就是以戰止戰。其實,在殘酷競爭中的中國企業應該學一學老祖宗墨子的“非攻”理論。

“非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己的管理,把自己企業打造成堅固的城池,讓敵人無懈可擊;然後通過城池的複製,最後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效果。而不是主動去發起攻擊”在辜思曆看來,墨子已經為那些陷入血戰中的企業指明了一條新的競爭路徑。

在辜思曆看來,在先秦諸子中,墨家有著最為嚴密的思想體系,有著以“?子”為核心的嚴密的組織,而且有大量的“以守為攻”的實戰經驗。墨家的這些經驗都可以很好的為企業的管理借鑒。

譬如墨子學說中“兼愛”是很重要的核心之一。在辜思曆看來,以愛為凝聚力的公司比靠畏懼維繫的公司要穩固得多。

進入固鉑就能感覺到充滿活力的工作氛圍:沒有隔閡的開放式辦公環境,每位員工都佈置了代表自己個性的飾品。他還特別強調他和企業內部員工、經銷商之間的“兄弟”關係。“中國有句老話說“仕為知己而死”。我們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如果僅僅是利益關係,生意是做不長的。”

辜思曆還認為應該將“兼愛”,擴及同類企業。“我們主張有對手但沒有敵人,如果天天告訴有敵人,就會自己給自己創造敵人。”

墨家主張節禮節用,勸誡奢侈。在企業做銷售工作拜訪客戶免不了相互應酬禮待,辜思曆卻給下屬銷售經理們出了個“難題”。“請跟所有的經銷商說,如果下區查看銷售工作時他們想請我吃飯,我只要一碗紅燒牛肉麵”。他的理論很簡單,下區查看更多的是商討業務,如何更好的提高銷售工作,饕餮大宴無益工作。但是,他待人卻從不輸禮。每次,走訪客戶時,辜思曆的旅行箱裏除了簡單的幾件換洗衣物外,卻塞了滿滿的產品報導、企業內刊、市場活動光碟等,他從不嫌不便。他笑稱:“這是給經銷商的最好禮物,讓他們真正看到企業對經銷商的支持。”

對待員工也是一樣。墨家十論中對非樂的解釋是:勸誡沉湎於享樂。辜思曆說他看過不少企業有這樣的怪僻,領導的喜好成了公司的喜好,領導打麻將員工週末陪,領導K歌員工拿麥。所以,不沉湎於享樂要先從領導做起。他說:“員工在工作八小時內無疑應該全心投入,但我從不要求員工在其他時間跟隨我的喜好。在工作中,無可妥協;但生活是每個人自己的。”

辜思曆還將墨家的佈道的體系用於公司管理。在墨家宗師下麵會有傳教班、講書班和勞動班來分享墨家的理念。而在固鉑,辜思曆說,他自己就是傳教班,整理理論並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出適用於企業的實用體系,將之分享給大家;下一層便是固鉑的培訓經理和市場團隊,他們是講書班,在各個場合和活動中幫助他講述案例並且率先實踐的團隊;最底層是勞動班,深入到固鉑在中國的所有經銷網路,帶著第一手的訊息和製作精良的“武器”,培訓零售管道、提升經營能力和信心。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C_0343.jpg  

論墨子的和諧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1015&cid=20

  

墨於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墨子用豐富的思想構建了一個“和平濟世”的理想社會“兼愛、非攻、尚賢、節用、非命”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重新挖掘墨子思想中的有益成份,尤其是墨子的和諧思想,尋找與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結合點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巨大的時代價值。墨子的和諧思想能夠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倫理規範,提高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實效性。

 

一、人與人的和諧思想
  
  (一)“兼相愛、交相利”的複合價值觀,有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墨子深刻認識到混沌社會狀況造成了人們畸形心理,長期的戰亂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反目成仇。墨子認為:“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者,以不相愛生也。”(《墨子,兼愛中》)意思是說,一切禍亂都源自人與人之間的不相愛,“不相愛”歸根結底是一種單純的“利己觀”,為解決這一問題,墨子提出了解決方案,即“兼相愛、交相利”思想。孔子講“仁義”的基礎在於道德本心,即先義後利,而墨子講“兼愛”的基礎在於義利合一,這是墨子“兼愛”比孔子“仁愛”高明的地方。

墨子用“視人若已”的換位思考準則來闡釋“兼相愛、交相利”的道德準則。“‘視人若已’,就是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可以避免誤解、消除衝突”。墨子認為“視人之國,若視其國;?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之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家,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群臣相愛,則惠患。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墨子‧兼愛下》)墨子在此構建了一個理想社會,一個諧調的群體組織的藍圖,在那個時代顯示出了可貴的進步意義。社會是一個隱含著相同價值取向的共同體,社會中的每個群體、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尊重、肯定和理解。出於對人性、社會的考慮,墨子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要相互理解,相互關愛,而唯有經常地“兼相愛,交相利”,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方營造出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

 墨子闡述“兼相愛、交相利”思想,是針對“不相愛”現象進行剖析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日益深入,道德領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個人私欲不斷膨脹,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相愛”現象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斷作祟。在墨子看來,這些都是社會不和諧的誘因,然而他並不排斥“不相愛”(利己)的存在。他認為:“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墨子‧大取》)這是說,愛他人不排除愛自己,在愛人(利他)的過程中就已經實現了愛己(利己),這種雙向“互愛”的本質就是“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複合價值取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也不反對利益主體對私利的追求,但這種追求不能以滿足自身的單純“利己”為目的,而應以“兼相愛、交相利”的複合價值觀為指導原則,“利他”是出發點,“利己”是終結點,最終雙方追求的結果是在相互作用中實現共贏。只有一個人從單純的“利己”、“利他”觀中解放出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才能建立,才能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社會互助體系。

 

(二)“義利合一”的功利觀,有利於人們利益分配上的和諧

墨子認為仁義必須與人們的實際利益結合起來。他說:“所謂貴良寶者,為其可以利人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寶也。今用人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墨子‧耕柱》)。墨子以利人、利民為義,認為義與利是合一的,所以義是天下之良寶。他還認為,義作為一種道德,必須“有力以勞人。有財以分人,有道以教人”(《墨子‧尚賢下》)也就是說,講義利必須給人以實際的利益,否則只是空談。

談到兼愛,墨子同樣認為要給人以實際的利益。他說:“古者明王聖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厭,歿世而不倦。”(《墨子‧節用中》)“示之以利”就是說,要愛民就必須給人民以實際的利益。不僅如此,他認為發明創造某種機械是否有價值,也應該以是否利人為尺度。可見,墨子的價值觀是把百姓的實際利益置於第一位,不是宣揚個人利己主義。

墨子的義利觀對我們有兩點重要的啟示:首先,是義利孰輕孰重的問題。那種認為“君子不言利”“重義輕利”甚至“義而忘利”的道德信條是片面的,它不利於調動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性。同樣,面對利益誘惑,那些認為“利”就是一切,因而“重利輕義”乃至“見利忘義”更是不可取的。

我們應當提倡墨子的義利統一觀,保障個人正當利益,鼓勵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追求自己的個人利益,但不能把個人利益狹隘化。其次,在經濟活動中應當堅持利人的原則,從“利人”中“自利”,堅持“利人”就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覺把個人利益同國家、集體利益結合起來。在經濟活動中不謀非義之財,不求非義之富,堅決反對侵吞國家、集體財產和侵犯他人利益的損人利己行為。  

二、人與自然的和諧思想——“節用”的可持續消費觀

 

墨子宣導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消費觀。針對當時的侈靡風俗,墨子發出了“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的?喊,同時也提出了“節用”“節葬”“非樂”的建議,其目的在於引導人們合理地利用資源,通過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墨子說:“凡天下群百工,輪車、?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墨子‧節用中》)這裏是說凡是天下的百工,各自從事所擅長的技能,只要能夠供給民用就可以了。墨子在此強調了人在自然面前要有所節制,生產要有限度,開採資源要適度,不要造成自然資源的過度浪費。墨子說:“愛尚(上)世與後世,一若今之世”(《墨子‧大取》)這裏是說,愛後世就要為後世子孫設想,在發展生產,滿足當代人消費需求的同時,必須要兼顧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不能利於今世,但害於後世。

同時墨子還在《墨子‧七患》中分析了統治者如何做到“五穀常收而旱水不至”,他提出的對策為“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則財足。”他認為統治者不要為滿足一時需要而過度地索取自然,而應建立長效機制,居安思危,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道。墨子強調說:“古聖王制為飲食之法,曰:‘足以充虛續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不極五昧之調,芬香之和,不致遠國珍怪異物。”(《墨子‧節用中》)人們沒有必要在飲食上過分講究色香味的調和,追求珍貴罕見的食物,只要能夠強身健體就足夠了。墨子在此提出了一種十分合理的經濟行為和生活方式。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一環就是要加強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堅定不移地反對奢侈浪費,提倡科學消費,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節用”思想恰恰體現了這種要求。但墨子的前瞻性還在於他對一般民眾提出了同樣的要求:養成一種崇尚簡樸,反對奢靡的消費習慣。這種全民動員式的可持續消費觀無疑為當前我國資源緊缺的現狀開了一劑良藥,對我們建設節約型社會有很大的啟發。  

三、人與社會的和諧思想

 (一)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觀,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和諧

 

墨子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在國計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說:“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民無食,則不可事。”(《墨子‧七患》)又說“五穀麻絲,為民衣食之財,自古及今,未嘗不有此也。”(《墨子‧天志中》)既然五穀絲麻是人民衣食之源,國家亦賴以奉養,因此統治者必須特別注重農事,把農業生產放在首要地位。墨子還認識到,如果農業收成好,人民豐衣足食,社會就會安定,統治就能穩固,而“農事緩則貧,貧且亂政之本。”(《墨子‧非儒下》)因此,農業是關係到國計民生、治亂安危的大事。

墨子還針對當時的歷史狀況提出了發展農業的對策。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他說:“安國之道,道(從)任地始。地得其任,則功成;地不得其任,則勞而無功。”(《墨子‧號令》)土地能不能得到合理使用,能不能充分發揮效力,是農業生產能否發展的關鍵。其次,必須保證農民有充足的時間從事勞動。他認為戰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大“春則廢民耕嫁樹藝,秋則廢民獲斂”,必須堅決反對和制止戰爭。再次,必須保證充足的農業勞動力。

墨子認為導致當時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戰爭,他說:“今天下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勞,其籍斂厚;民財不足,凍餓死者,不可勝數也。且大人惟毋興師,以攻伐鄰國,攻城野戰,死者不可勝數,此不令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墨子‧節用上》)墨子還進一步指出不得休息是勞動人民產生疾苦的原因,“人之所得於疾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勞苦。”(《墨子‧公孟》)因而將休息的重要意義提高到關係國家存亡和人民健康的高度上。

墨子的這些思想,值得我們深省。墨子強調:“民有三患: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墨子‧非樂上》)這就是說,生產不發展,必然有民患國憂;只有發展了,才能解決其他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近代百餘年的血的教訓告誡我們,落後必然挨打,只有自身發展了,綜合國力提高了,才有話語權、自決權,才能獨立自主不受制於人。“三農”問題關係中國經濟發展的全局,“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同時也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解決“三農”問題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整個社會產業結構的和諧發展。因此,必須落實國家政策,運用現代科技,發展農業生產。  

(二)“志功統一”的道德評價觀,促進了個人與社會的融洽

 

墨子提出“志功統一”說,認為動機和效果不能偏廢。墨子的功利主義觀,不僅認為道德行為不能脫離人的生活利益,而且不應該離開其實際效果。行為的效果,墨子稱為“功”,即功效;行為的動機,稱為“志”。魯君曾問墨子:“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學,一人者好分人財,孰以為太子而可?”墨子說:“未可知也。或所謂賞譽為是也。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吾願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觀焉。

(《墨子‧魯問》)墨子認為,魯君的兩個兒子,一個好學習,另一個樂善好施,這都是表現,僅看其表現還不能夠判斷誰好誰壞,還要考察他們的動機,墨子主張“合其志功而觀焉”,把動機和效果結合起來考察。墨子認為,一個人是否懂得道德,不是概念的問題,而是行動的問題,他說:“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雖禹湯無以易之,兼仁與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墨子‧貴義》)墨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是在概念上理解了什麼是仁義,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中對善惡行為能夠取捨。

墨子的“志功統一說”堅持動機和效果的辯證統一,為我們在判斷人們行為的道德價值,有效地實現對個體道德的社會調控,提供了科學的前提和基礎。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主體與參與者的個人,既要注重自身利益的發展,同時也應注意到自身的利益與社會利益相協調,只有把二者有機結合。在社會充分實現和諧的前提下,才能使個人獲得充分的發展機遇。否則,必將得不償失。

 

(三)“尚賢使能”的人才觀,有助於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

尚賢就是任人唯賢,墨子反對任人唯親的宗法血緣用人制度。墨子早在二千年前就將“尚賢”納入其思想體系之中,並將其定性為執政之根本。墨子認為“夫尚賢者,為政之本也。”“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墨子‧尚賢上》)在他看來,天下之亂,“上下相賊”的根源在於政令、意見自上而下的不統一,而不統一的原因又在於沒有“任人唯賢”的政治制度。

墨子站在庶民一邊,提出“官無常貴,民無常賤”“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嬖顏色”(《墨子‧尚賢中》),人不分貴賤都有公平競爭、參與政治的權利,“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墨子,尚賢上》)這裏可以明顯看出,墨子“尚賢”思想中極強的群眾意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依賴於人的全面發展,而全面發展的實現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完善的人才選拔任用制度,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公開透明的立法程式是保障公民獲得平等權利的基礎,只有各項法律法規日趨合理化、人性化,公民才可能真正地不分地位和職業的差別,參與管理,參與分配,共用機會平等,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而奮鬥。

總之,儘管墨子的和諧社會思想帶有小農階級的局限性,而且在當時的社會裏,墨子的主張對統治者抱有過多幻想,容易被統治階級所利用,作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但他關於人類自身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的和諧以及經濟的和諧的思想,作為一種人類理想訴求,閃耀著天才智慧的光芒;作為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對於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有重要的啟發和研究價值。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3_50_00_01300000079894122210002132284.jpg 

儒墨之爭(三)

作者:易中天


http://www.yiyuanyi.org/wdjd/gwdj/200903/25_1908_3.html

 

墨子這話當然能夠自圓其說,卻也使自己陷入尷尬。你生病,不是因為做了壞事鬼神懲罰,別人就是,請問這是什麼邏輯?當然,墨子可以說,別人也不一
墨子這話當然能夠自圓其說,卻也使自己陷入尷尬。你生病,不是因為做了壞事鬼神懲罰,別人就是,請問這是什麼邏輯?當然,墨子可以說,別人也不一定。因為人生病,可能有上百個原因。那好,既然人的幸與不幸有上百個原因,鬼神的賞罰只是其中之一,哪又有什麼可怕的呢?這就必須有第三個辦法,即君主的專政。

君主的專政在墨子那裏叫“尚同”。什麼是“尚同”?尚就是上,尚同就是上同,也就是同上,即一切思想、觀念和意見都必須統一於上級,最終統一於上天。這種統一是絕對的、沒有價錢可講的,叫做“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也就是說,上級說對,下級也必須說對。君主說對,臣民也必須說對。上級說錯,下級也必須說錯。君主說錯,臣民也必須說錯。

每個人的意見,都必須和上級相同(尚同義其上),不能在下面亂說(毋有下比之心)。這樣,上級就會獎賞(上得則賞之),群眾就會表揚(萬民聞則譽之)。相反,如果勾結下級誹謗上級(下比而非其上),上級就要懲罰(上得則誅罰之),群眾就要批判(萬民聞則非毀之)。這就是聖明天子的“發政施教”(《墨子‧尚同中》),即天下一統,君權至上,絕對服從,這就叫“尚同”。

毫無疑問,這甚至是一種專政。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種專政最終是由君主(天子、國君、家君)來實行的。因此我把墨子的這第三個辦法,稱之為“君主的專政”。看來,墨子也知道兼愛在事實上做不到,這才提出“以專政行兼愛”。這是墨子的最後一招,而且可能是最管用的一招。但是這樣一來,也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兼愛與專政如何相容。我們知道,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它是不能強迫的。以專政行兼愛,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更何況,墨子主張兼愛,原本是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權利。尚同的觀念既然是“君權至上”,那麼請問民權又從何談起?這又是一個悖論。正是由於這些問題,儒家和墨家有了第三個分歧,即“君權還是民權”。這是一個最重大的分歧,牽涉到對儒墨兩家的蓋棺論定,我們必須專題討論。

 

 http://www.yiyuanyi.org/wdjd/gwdj/200903/25_1908_3.html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hyyswyh.jpg 

儒墨之爭(二)

作者:易中天


http://www.yiyuanyi.org/wdjd/gwdj/200903/25_1908_3.html

 

因此,我投墨子一票。但同時,也要做一個說明。墨家以利說義,是講根本。儒家以義反利,是講現實。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當道義與功利發生衝突
因此,我投墨子一票。但同時,也要做一個說明。墨家以利說義,是講根本。儒家以義反利,是講現實。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當道義與功利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採取儒家的選擇:為了道義,放棄功利。這是儒墨兩家的第一個分歧:功利還是仁義。

鬼神還是天命

墨子算賬以後,大約自己心裏也沒底,便提出了第二個辦法,即鬼神的嚇唬。當然,墨子的“鬼神論”,也是一箭雙雕,即一方面實現兼愛,另方面批判儒家,因為儒家是主張天命,反對鬼神的。孔子說得很清楚:“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他的得意門生子夏也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至於對待鬼神,孔子的態度是敬而遠之,叫做“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其實是不信。這就與墨子剛好相反,墨子是信鬼神不信天命。

所以,墨子必須左右開弓,既宣傳“鬼神論”,又批判“天命論”。《墨子》一書中的《非命》上中下,就主要批判儒家的“天命論”;《明鬼》上中下(現存下篇),則主要宣傳自己的“鬼神論”。在這裏,我們先看墨子怎麼講(引文則分別見於《非命》和《明鬼》,不一一注明)。至於如何看待天命,看待鬼神,以後再說(請參看本書第三章第六節和第六章第一節)。

墨子怎麼批判天命呢?

第一,墨子說,判斷一種事物是否存在,要看有沒有人看見,有沒有人聽見。有人看見,有人聽見,就存在(有聞之,有見之,謂之有)。沒人看見,沒人聽見,就不存在(莫之聞,莫之見,謂之亡)。那麼,從古到今,自有人類以來,有人見過命的樣子(見命之物),聽過命的聲音(聞命之聲)嗎?沒有。所以,天命是不存在的。

第二,判斷一種事物是否存在,要看它是否起過作用。起作用,就存在;不起作用,就不存在。那麼,商湯、周武的時候,天下大治,夏桀、殷紂的時候,天下大亂,起作用的是什麼?是這些君主的政治(在上之發政也),天命可是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天命是不存在的。

第三,判斷一種事物是否存在,要看誰主張有,誰主張沒有。誰主張沒有?成功人士和傑出人才。他們成功,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沒有人會說是因為命裏有。那麼,誰主張有命?暴君和懶人。暴君亡國,不會說是自己的責任,只會說是命中註定要滅亡(我命固且亡)。懶人受窮,也不會說是自己不努力,只會說自己原本就是窮命(我命固且窮)。由此可見,所謂“天命”,不過是暴君和懶人發明的托詞,其實並不存在。

天命不存在,鬼神呢?墨子說,當然存在。為什麼存在?第一,見過鬼神的人很多。第二,鬼神起作用的例子很多。第三,主張鬼神存在的都是聖賢。這就是鬼神存在的證據。至於墨子講的那些“活見鬼”的例子,這裏就不講了。那麼,鬼神為什麼存在?鬼神存在於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意義?墨子認為,鬼神存在的意義,就是“賞賢而罰暴”(《墨子‧明鬼下》)。

鬼神無所不在,無所不至,無所不能。他們監督著人們的一言一行,尤其是統治者的所作所為。誰要是實現兼愛,做好事,鬼神就獎賞他,讓他走運;誰要是不兼愛,做壞事,鬼神就懲罰他,叫他倒楣。所以,不要以為鬼神無形,不常出現,就可以為非作歹,仗勢欺人。鬼神對於人間的一切,都瞭若指掌,而且賞罰分明。因此無論行善作惡,都一定會有回報,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一到,一切都報!

這倒是我們頗為熟悉的說法,問題是怎麼看。我的看法是:墨子的鬼神論,主要是嚇唬統治者的,警告他們收斂一點,不要太過分。這一點要肯定。但是,這種嚇唬,十分靠不住,弄得墨子自己,都差一點鬧笑話。據《墨子‧公孟》,有一次,墨子生病,他的一個名叫跌鼻的學生就來問他:先生不是聖人嗎,怎麼會生病?是先生的言行有什麼不對,鬼神來懲罰呢,還是鬼神瞎了眼呢?墨子當然不能承認自己不道德,但也不能承認鬼神瞎了眼,便說,我生病,不能證明什麼。人生病的原因多得很。天氣變化啦,工作太累啦,都會生病。這就好比一棟房子有一百個門,你只關了一扇(百門而閉一門焉),那賊從哪個門不能進來(則盜何遽無從入)!
 

http://www.yiyuanyi.org/wdjd/gwdj/200903/25_1908_3.html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gsg.jpg

墨之爭(一)
 
作者:易中天

http://www.yiyuanyi.org/wdjd/gwdj/200903/25_1908_3.html

 

以利說義,恰恰是墨家比儒家高明的地方,也是墨家比儒家深刻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說到根本,義,就是利。

但是對不起,這一回我要明確表示贊成墨子。我認為,以利說義,恰恰是墨家比儒家高明的地方,也是墨家比儒家深刻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說到根本,義,就是利。只不過,在墨子那裏,可以稱之為“義”的“利”,不是個人的“小利”,而是全人類、全社會的“大利”,即“天下之利”(《墨子‧兼愛下》)。天下之利也是利嘛!更何況,人類為什麼要有道德?難道是為了讓大家都權益盡失?當然不是。說到底,還是為了人類的幸福。所以,以利說義,並沒什麼不對,也沒什麼不妥。

可能有人會說,不對!墨子剛才算賬時,講的可不是什麼“天下之利”,而是“愛人者必見愛也”(《墨子‧兼愛下》)。這可是個人私利。沒錯,墨子是這麼說的,但這也沒什麼不對。什麼叫全人類?什麼叫全社會?什麼叫普天之下?人類、社會、天下,都不是什麼空洞的抽象物,而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個人組成的。沒有個人,就沒有社會,也沒有天下。因此,沒有個人的“小利”,也不會有什麼全人類的“大利”。如果有人說,一件什麼事情,對全人類是有利的,但對每個人都是不利的,那這個所謂“大利”就一定是謊言。

其實,利,不但是“義之本”,也是“義之途”,即只有承認功利,才能實現道德。經濟學家張維迎先生講誠信,有個很好的說法。他說誠信就是放棄眼前的小利,追求長遠的大利。他還說,社區裏的商店一般不會搞欺詐,因為大家都是熟人,他們也想做長久生意。這是有道理的。實際上,只有承認每個人的合法權益,道德的建設才有必要,也才有可能。比方說,損人利己,是不道德的。

捨己為人,是很高尚的。那麼請問,損人利己,損的是什麼?利。捨己為人,舍的又是什麼?還是利。顯然,如果別人沒有利,就談不上“損”。如果別人的利是不受保護的,就沒有什麼“損不得”。同樣,如果自己沒有利,或者這利益原本可有可無,舍他一下,也就沒什麼了不起。可見道德的前提,是承認每個人的“利”。正因為承認這一點,損人利己才可恥,捨己為人才可貴。
 

http://www.yiyuanyi.org/wdjd/gwdj/200903/25_1908_3.html

 

儒墨之爭(二)
http://mohism306799.pixnet.net/blog/post/38409161

儒墨之爭(三)
http://mohism306799.pixnet.net/blog/post/38409275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k_5fa6ae9e0a5c7c76e4188df392790244_4o8oe7.jpg 

老孔墨政治理想之比較

作者:譚寶剛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282&cid=9

 


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古代社會劇烈變動的時代。關於這一社會變動的性質,目前,大部分學者將它看作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這種社會性質的轉變典型地表現為經濟和政治兩方面的飛躍。

經濟方面:
春秋戰國之際,生產力有了顯著提高,
井田制開始崩潰,經濟發展迅速。

政治方面:
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周王室無法控制局面,諸侯國之強大者,四出征討,以圖霸業。

與經濟、政治變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於一,不離于宗”的官學形態向多元化發展。當時“諸侯力政,百家異說”,“處士橫議”,思想家們針對劇烈動盪的社會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闡發自己的觀點,開始了百家爭鳴。

諸子百家競起的源頭是老孔墨三聖時期。一種思想文化或學術的產生無非有兩個目的:或是探討人生哲學,或是闡發政治理想。老孔墨的思想自然包含了這兩個方面。然而他們的人生哲學博大精深,此處不加贅述。筆者在此著重探討他們的政治理想之異同,以求教于方家。

一、社會秩序理想之比較

對於社會秩序的理想最能體現一個思想家的政治觀及其階級階層的隸屬關係,而一個學術流派的政治思想則對其社會秩序之理想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先看老孔墨三家政治思想之要點:老子“認為自然力是萬能至上者,人工涉入會損壞自然之樸素。其政治觀點建立于絕對的自由理想之上,極力排斥政府的干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無為而治”。

孔子提倡倫理政治,主張實行“德治”“禮治”和“人治”,以求建立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等級森嚴的政治秩序和“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塗,塗不拾遺”的和諧禮樂之世。墨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天或天志為最高主宰,選賢與能,立為天子,一同天下之義,建立“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秩序。

老子作為沒落奴隸主貴族的代表,其理想的社會秩序就是“小國寡民”的原始狀態:“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之所以希望這種理想國的出現,與他所見所聞的政治現實有密切的關係。當時新舊兩種勢力的鬥爭異常激烈,當了多年史官的老子對這種政治鬥爭的內幕較為熟悉。他認為這種鬥爭是由於貴族們的各種欲望引起的,要消除這種混亂,只有回到結繩記事無知無欲的上古社會中去。這種社會秩序的理想是沒落奴隸主貴族無奈心態的反映。

與老子不同,孔子所處的時代是奴隸制正在崩潰之時,封建制尚未形成,社會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現象。“臣?其君,子?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陪臣執國命”。孔子對這種混亂現象深惡痛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他提出了“正名主義”。《論語‧子路》載: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孔子在這裏明確地道出了“正名”的原由:不正名,則禮樂不興,刑罰不中,民無所措手足。這與孔子的理想社會是背道而馳的。那麼,孔子理想中的社會秩序是什麼呢?《論語‧顏淵》載: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秩序的最高概括。這實際就是禮所規定的奴隸主貴族等級制和以貴族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也即周禮中所推崇的“尊尊”和“親親”原則。

作《春秋》是孔子期望實現其理想社會秩序的主要實踐活動之一。孔子就曾言:“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也評價曰:“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其君者有之,子?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孟子又說:“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甯。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認為孔子作《春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晚出的《孝經‧鉤命訣》載: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也反映出孔子希望通過作《春秋》來實現他的社會理想。

作為小生產者代言人的墨子所處的時代是戰國初期,他認為當時的社會是一個“大國之攻小國,大家之亂小家,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的“大亂之世”。廣大民眾過的是“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的悲慘生活。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就是人們之間的“別相惡”和“交相賊”。針對這一情況,墨子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希望建立一個“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的理想社會秩序。

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墨子提出了“天志”的概念。“天志”實際上就是墨子心目中衡量社會行為規範的尺度,其最高要求就是希翼人們“兼相愛,交相利”,最終達到“萬民和,國家富,財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飽食,便寧無憂”的盛世狀態。

二、對周禮態度之比較

周禮是奴隸社會的一種等級名分制度,它不僅指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而且還包含了此前夏殷時期的一些禮樂制度。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當了周王朝多年史官的老子當然熟悉周禮的內容。但他更深刻地看到周禮的某些虛偽性,認為周禮不過是為統治階級服務麻痹廣大民眾的工具而已。所以老子對周禮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進一步指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茲。國家昏亂,有忠臣”。

基於此,老子提出的解決辦法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他看到了西周以來的禮樂文化給人們帶來了自私、欺詐等一系列不道德行為,於是錯誤地認為文化本身是社會混亂的源頭。老子提倡愚朴的原始道德固然有其善良的願望和合理的成分,但是也有不正確的一面。

孔子對“周禮”則是崇拜得無可複加。他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恢復“周禮”。為了恢復“周禮”,他從政事、收門徒,游列國,作《春秋》。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可見,孔子對以“周禮”為核心的周文化是何等的推崇!《論語‧述而》載:“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了周代禮樂制度的基礎,孔子對他夢寐以思。

對於“禮”的要求,《論語‧顏淵》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已複禮為仁。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把禮作為治國的根本,是西周以來的傳統思想。孔子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仍堅持“為國以禮”,不過,孔子對周禮的態度既有繼承,又有超越和改造。“國之命在禮”,“為國以禮”集中反映了孔子對禮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他還強調“齊之以禮”,把“禮”的範圍擴大到民間,突破了“禮不下庶人”的界限。

孔子認識到“禮”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禮記‧禮運》載:“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調製度。”《禮記‧典禮》也載:“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如果不遵守禮,則會出現“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的現象。孔子還認為,“禮”是人們安身立命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他說:“興於《詩》,立于禮,成于樂”。 “不學禮,無以立。” “不知禮,無以立也。”

墨子對周禮基本上是持反對態度。墨子的最高信仰是“天志”。他公開宣稱:“子墨子置立天志,以為儀法。”反復強調“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將以度量天下。”他進一步說明“我有天志,此若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他用“天志”去衡量“天下士君子”和社會行為規範,排除儒家主張的“禮”對社會的指導作用。

在墨子看來,凡是符合“禮”的,都違反了“天志”,是不合理的。因此,他以“天為法”,對現實的“禮”進行否定和批判。他強調“天志”、否定“禮治”的社會秩序和原則,希望建立一種新的等級制度,表現出了強烈的革新傾向。

老子對小國寡民狀態的讚美和對周禮的否定,實際上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反思,是形而上的復古。孔子對周禮的繼承發展和超越,是藉以通過肯定的方式達到真正的復古,墨子以“天志”取代“禮”,希望通過“天志”來主宰社會,開創一個“尚同天下之義”的新境界。

三、治國方略之比較

針對當時的情況,老孔墨三聖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國方略。
老子的“道”崇尚自然,反映在治國方略上就是“無為而治”。

老子“無為而治”的哲學基礎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無為”就是聽其自然,“少私寡欲”,要求統治者盡可能的少過問政事,以做到“去甚、去奢、去泰”,即減輕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這雖然在客觀效果上有解救人民疾苦的一面,但其目的是為了抵制新興封建政治經濟因素的發展,以維護即將崩潰的奴隸制秩序。

老子認為,正確的治國模式應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即以正道治國,以奇術用兵,以無為治理天下。當然,老子的“無為而治”是手段,無不為是目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境界。

孔子的治國方略可以概括為“禮治”、“德治”和“人治”。

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的“禮治”思想,把恢復和發展“周禮”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對“禮崩樂壞”的局面深感痛心,要求各諸候“以禮讓為國”,要求各階層人士“克已複禮”,同時以仁充實禮的內容,將禮發展為一種完善的倫理原則和美好的政治制度。他認為德禮的教化作用要比政刑的強制作用有用得多。所以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所說的“人治”實質上是“德治”的延伸,他強調執政者在治國中的決定作用,“為政在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這種“人治”論顯然是“禮治”和“德治”的結合,並且以“禮治”和“德治”為主要內容。

孔子繼承了西周“明德慎罰”的思想,提倡仁政,反對酷刑濫殺,主張先教而後刑,“不教而殺謂之虐。”,他希望通過“德治”“勝殘去殺”以達到無訟的境界。孔子還主張寬猛結合,《左傳‧昭公二十年》載: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但他強調以寬為主,“寬則得眾”,認為統治者應對勞動人民實行懷柔政策,把刑罰作為教化的輔助手段,作為德化失效的最後底線,也即後人所謂的“德主刑輔”思想。

與“兼相愛”“交相利”理想的社會秩序相適應,墨子在治國方略上提出了“尚同”的主張。

墨子認為人類歷史之初“未有刑政”、“未有政長”,沒有統一的政治組織和是非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標準,“一人一義,十人十義”並且有強烈的排他性,“各是其義,而非人之義”。因此人與人之間根本不可能和睦相處,“故交相非也。”為了物質上的利益人們還會相互爭鬥。“厚者有鬥,而薄者有爭”,以至“父子兄弟作怨惡”,“天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天下之亂,若然禽獸”。

為了消除這一混亂局面,墨子主張通過選賢的方式建立一套有效的國家機構以一“天下之義”,“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但是僅僅靠“天子”還是不能“一同天下之義。”於是由天子選擇賢能,置三公,建諸候,立大夫,設鄉長等各級“政長”,幫助“天子”治理國家。

墨子雖然是小生產者的代表,但他卻認為小生產者在政治上不能代表自己,他把希望寄託在“貴且智”的“天子”和“賢者”身上。他的“一同天下之義”的理念和“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的主張,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君主集權制觀念。他認為天子應掌握大權,“發政于天下之百姓”。同時他要求天下之百姓絕對服從“賢且智”的“天子”,“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這樣,“天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 “故當尚同之說而不可不察,尚同為政之本而治要也,”

春秋戰國之際的老、孔、墨三聖的政治思想是對那個劇烈動盪時代的否定和對未來社會的重新構建。他們思想光輝的迸發開啟了後來百家爭鳴的先河,比較他們政治理想之異同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周秦時代思想文化的發展狀況。

參考文獻:

[1]朱熹. 四書集注[M]. 長沙:嶽麓書社, 1997.
[2]孟澤. 中國四大寶典白話譯注[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
[3]梁啟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M].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4]司馬遷. 史記‧孔子世家[M]. 鄭州:中國古籍出版社,1994.
[5]王煥鑣. 墨子校釋[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6]蔣冀騁標點.左傳[M]. 長沙:嶽麓書社,1996.
[7]古典名著整理組. 四書五經[M].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282&cid=9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aegb.jpg 

墨家價值觀的多維透視

 

作者:張斌峰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266&cid=9


如果以現代價值觀來透視中國先秦墨家的價值觀,我們便不難發現墨家價值觀之多元多維的新闡釋,更可彰顯出它所具有的鮮活的現代價值。
  
“兼愛”的民本價值觀
  
為什麼在中國先秦時代惟有墨家才能提出具有接近現代人本主義精神的“民本”價值觀呢?在筆者看來,這在於墨學的創始人及其後繼者們,作為“農與工肆之人”,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墨家的這種民本價值觀包括觀念與實踐兩個層面。

首先,在價值觀念的層面上,“兼相愛,交相利”,是其民本價值觀的核心理念。墨家要求打破宗法等級制度,因而他們主張“兼愛”。所謂“兼愛”,就是“周愛人”,它要求行“兼愛”的人(即“兼士”)要遍愛所有的人,即無一不愛。墨家充分地認識到人首先是一個生命體,以生存、健康、安全為生命之本。因此,墨家“兼愛”的民本價值觀之首要的主張就是要人們要珍惜、愛護民眾的生命,保障人的安全,保護人的健康,滿足人的基本需要。顯然,墨家提出“兼愛”這一核心理念的根本用意就是如此。墨家“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亦即“兼相愛,交相利”的“兼愛”學說及其實踐,便是墨家應世、入世和救世的最高目的、最終的價值目標和行動綱領。

墨家“貴義”,“義,利也。”換言之,“利”是其思想學說的出發點,又是其思想學說的歸宿。墨家之“利”就是“兼相愛,交相利”之“愛”,而其所謂“利”首先並且主要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基本利益。《墨子》一書中,“利”在此意義上的使用,至少出現了160次。“利”當然包括愛己,《大取》說:“愛人不外己”,但“利”非指自私自利或損人利己之“利”;“利”主要是指公利,即“兼像愛,交相利”的互助互愛之利,“興天下之利”之“利”或“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之利。

在墨家看來,人的價值就在於能愛人,在於能“興天下之利”,而自己的私利也正是在“天下之利”的興起過程中實現的。因為,自利必待利人而後行,利己是利他的間接結果。或者說,墨家認為,只有從利他出發,到自利為歸宿;主觀上為他人,客觀上為自己;反之,如果主觀為自己,或從自利出發,不管他暫時得到多大利,最終也必然自食其果,身受其害。由此,我們可以說,墨子並不否定個人利益,只不過墨家認為個人利益只有通過利他手段才能實現。

沒有為社會、為他人、為天下而創造出有用的“大利”,又何以實現自利呢?在如此意義上講,墨家是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其思想學說的立足點與歸宿,所以筆者認為,以“兼愛”為核心理念的墨家民本價值觀,才真正算得上是中國先秦時期惟一具有接近現代人本主義性質的民本價值觀。因為中國先秦時代其他的民本價值觀,雖然注意民眾的作用,但都是為了維護王權至上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了實現統治階級的利益而重民、愛民和養民。或者說,這樣的“得民”終歸是為了“治民”或“牧民”。
  
“貴義”的社會行為價值觀
  
墨子說:“萬事莫貴義。”(《墨子‧貴義》)“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有義則富,無義則貧。”(《墨子‧天志上》)義是利的前提。利與不利,首先要看其義與不義,以義斷利害,以定是非,義為第一位的,當義與利衝突時,墨家主張“貴義”,即取大利而舍小利。

那麼,什麼是“義”呢?墨子說:“義,利也”。(《墨子‧經上》)“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墨子‧耕柱》)墨家以利來解釋義,但墨家所講的“利”是“兼相愛,交相利”之“利”,是“利天下”之“利”,“義”是公利;凡合乎“義”的東西才必然有利,大利、利他和公利便是“義”;在社會生活中,施義於人,就是愛利萬民,就是“從而愛之”,“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墨家的“義”,又可上升為墨家主張的“絕對主體精神”,“這種絕對的主體精神不僅是其立身之基礎,也是其為天下興利除害的本錢。”(丁為祥、雷社平著:《自苦與追求—墨家的人生智慧》,武漢出版社,1998年版)的確,墨子又說:“且夫義者,正也”(《墨子‧天志上》),“正”者,乃指行為之正確標準。或者說,此言之“義”就是指正氣、正道。正氣講人的精神境界;正道講的是人生之正確的道路,如能追求“國家百姓萬民之利”便就是正道。人之為人、處事、施政都當以義為其行為、行事的價值標準。

具體說來,墨家既然主張“貴義”的社會行為價值觀,故主張以義為道德行為的標準,善不善的區分,賞罰的準則。凡能尊天事鬼,愛利萬民,實踐力行,勤勉節儉,服務犧牲等,就得賞;反之就得罰。如此能因人們的善,激勵他使勉為善;就人們的惡,而勸導他,而能使他遷於善。

墨子重視義,所以他在《墨子》一書的每一篇都離不開言“義”,能“兼愛”天下便是“義事”,“非攻”他國是“義”,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非樂都是“義事”,因為這些都是為整個天下謀取利益,去除禍患的。

“趨利避害”的價值選擇觀
  
墨家把“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為評價人的行為的價值標準。那麼,什麼是他們的“利”呢?什麼又是他們的“害”呢?怎樣有效地進行趨利避害呢?《經上》說:“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惡也。”墨家在這裏只是從價值態度或心理上詮釋自家的利害觀的,但到了《大取》便明確地提出了“趨利避害”的價值選擇觀:

於所體之中,而權輕重之謂權。權,非為是也,非非為非也。權,正也。斷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者,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執也。遇盜人,而斷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盜人,害也。”(《墨子‧大取》)權,是權衡利害之價值準則,墨家之“權”的智慧在於,它體現出整體價值優先並高於局部的價值選擇取向。

恰如一個人的手指久病而不愈時,斷指以防感染到全身,便是利事,這是因為它是理智的、正確的選擇(權衡)。在更為複雜的兩利或兩害之間,又何以做出有效的價值選擇或取捨呢?墨家認為,“兩利相權,取其大者;兩害相權,取其小者。”人類的欲望都想追求最大的利,但當人們遇到利害價值衝突時,又該何以去權衡利害呢?墨家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且他們也相信人的理性的力量,所以他們主張,人類應當發揮自己理智的力量去支配欲望,或用理智去權衡利害,以做到“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從而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

但墨家並非是一味地求取最大的利。因為,在墨家看來,對於個人而言,再大的“利”也沒有“義”重要。“於事為之中,而權輕重之謂求,求為之,非也。害之中取小,求為義,非為義也。” (《墨子‧大取》)權衡輕重的行為是“求為之”,即它只限於是否對自己有利,或只考慮個人得失的問題;而道德行為則是“為義”,即實行正義,不是“求為義”(考慮個人的利害去行義)。從“為義”的方面看,寧肯“殺己以利天下”,這正是墨家“貴義”的價值取向之體現。

統觀墨家的價值思維,我們不難發現滲透其中的“名辯之學”不僅可以說是認識的“邏輯”,是談辯的“邏輯”,而且還可以說是“價值邏輯”。在墨家看來,談辯的目的是致勝求當,談辯的價值功能就是“處利害,決嫌疑”。的確,其承載墨家辯學的文本《大取》、《小取》之“取”便有趨利避害、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之意。顯然,對於墨家辯學而言,就其文本之本義而言,其“辯”的基本義就是“取”,所謂“取”既是指辨別或辨析利害的智識活動,又是以動機與效果統一的行為去“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實踐活動。因此,墨家辯學也才可定位為“價值邏輯”或“行動邏輯”。

既然墨家辯學是試圖指導人們怎樣去進行價值取捨的“價值邏輯”和“行動邏輯”,那麼墨家辯學的推理(“推”)便不僅是“邏輯”的推理(它偏向歸納與類比推理),而且還是“實踐推理”(語用推理),這樣的“推”具有著不可否認的價值選擇的合理性或有效性。再者,從根本上講,墨家的價值觀(對 “利”、“害”的辨別、選擇、取捨以及主張“節用”、“非樂”)正是由於站在人民群眾的利益與立場上,認為那些為沒有必要的目標耗費高昂的資源同樣是非理性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墨家的辯學思想及其“有效性”(墨家稱為“中效”),自然地體現著工具理性、目的理性和交往理性的合理性統一。這樣的合理性統一,不再是單一的理性觀,它包含著價值的合理性、優化性和妥當性等多樣性統一的合理性追求。
  
重“用”的實效價值觀
  
墨家認為實行“兼愛”的實質應該是給民眾帶來實際的物質利益。墨子作為小生產者出身的“士人”深切地瞭解民眾的疾苦,他說:“民有三患: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非樂》)那麼,如何消除民之“三患”呢?墨子主張愛利統一,認為實行兼愛、仁義應當與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結合起來。因此,“兼士”與“賢者”實行“兼愛”的具體行為,應當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而見到實效,即當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 。

由於《墨子》講愛必言利,所以說墨家十分重視實利或實用。在墨家的價值世界中,凡有利有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有價值的;否則,就是不合理的,沒有價值的。“用而不可,雖我亦將非之。豈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墨子‧兼愛下》),有用就是有善,善必然有用,有用就是真理,是真理必然有用,這就是墨子的重“用”的實效價值觀。

墨家重“用”的實效價值觀,具體體現在其“尚賢”、“尚同”、“兼愛”、“節用”、“節葬”、“非攻”、“非命”、“非樂”、“天志”、“明鬼”十大政治綱領上。“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喜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以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淩,則語之以兼愛、非攻。”(《墨子‧魯問》)這表明墨家的每一政綱都是確實地為瞭解決社會生活的具體問題的。

“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墨子‧親士》);“今天下之所譽善者,其說將何哉?……雖使下愚之人,必曰:‘將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譽之。’”(《墨子‧非攻》)。墨子認為,所有的賢君、慈父以及所有被天下稱譽的大義者,都是合乎此之“三利”的準則,而所謂“三利”的實質無非在於有利於民而已。
  
義利相容的價值統一論
  
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孔子認為,君子懂得仁義,小人懂得利益。孔子弟子也說孔子“罕言利”,即很少談利益。孟子見梁惠王也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梁惠王上》)後儒董仲舒更提出:“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傳》)儒家主張義利兩分、重義輕利,走內在超越之路,主張高調的道德理想主義。

針對儒家所主張的君子、聖人有愛而無利的義利兩分、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墨家非之。《經》曰:“仁義之為內外也,內。說在仵顏。”將仁義分成一內一外是錯誤的,其實仁義都出自內心。仁內義外之說,如同怪臉一般。《經說下》曰:“仁,愛也。義,利也。愛利,此也;所愛所利,彼也。愛利不相為內外;所愛所利亦不相為內外。其為仁內也、義外也,舉愛與所利也,是狂舉。若左目出,右目入。”仁,是愛人。義,是利人。愛人利人,都是由我;所愛和所利,都在他人。愛人利人不是相互為內外的,所愛所利也不是相互為內外的。

至於說仁內義外,是舉能愛與所利,這是妄舉。就像左眼外視,右眼內觀一樣的怪異。所以,在墨家看來,儒家之說犯了“狂舉”的錯誤。“狂舉”即妄舉。在墨家看來,仁義作為道德,是由主觀內心的道德信念和客觀利益兩方面構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針對儒家的愛利兩分,義利不容,《墨子‧大取》說:“天下之利,聖人有愛而無利,儒者之言也,乃客之言也。天下無人,子墨子之言也猶在。”此意為:天下之人對利都是喜歡的。所謂“聖人只有愛而不要利”之說是儒家的言論,也是一般人的說法。天下沒有人我的分別,要普遍地愛利所有的人,這是墨子的言論,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墨家在這裏,進一步發揮了愛利統一的“兼愛”思想,他們認為只有愛而終無利的愛,最終是空愛。所以,只有墨家才提出了可克服儒家“義利兩立”的“義利相容”的價值觀。
  
知行統一的實踐價值觀
  
墨家不僅對其“兼愛”、“貴義”等價值學說作了合理的理論論證,而且還對它們作了實踐性論證。《墨子》在其《兼愛下》篇裏,以假想的兼士與別士、兼君與別君的對比試驗,說明人們從趨利避害、去惡擇善的價值取向出發,在自己行將遠征野戰時,自然會願意把家人(父母、妻子、兒女)託付給兼士而不是託付給別士照管;同理,對於百姓民眾而言,甚至包括反對兼愛的人們自然會樂意選擇兼君而不是別君的統治,因為兼君總是先考慮百姓,後才考慮自己。

 《墨子》還引經據典,以史書的記載,說明“兼愛”價值理想的實行,並非像移山那樣難。當時非難“兼愛”的人說:“兼愛”算得上是仁,也算得上是義了。但可以做得到嗎?兼愛之行不通,就像提舉泰山超越長江、黃河一樣難。墨子回答說:提舉泰山超越長江、黃河,自古及今,還不曾實行過。至於說“兼相愛,交相利”,這則是先聖六王就親自實行過的。墨子引用《書經‧泰誓》的文字記載說明瞭先王夏禹、商湯、周文王的行為,證明“兼愛”的價值理想是歷史上早已實行過的,並非像遷移泰山那樣難。墨子以令人信服的歷史事實駁倒了非難者的牽強比附。

此外,《墨子》還運用了歸納與類比的方法闡明瞭實現“兼愛”價值理想的實施方法──上行下效、口言身行。《墨子》列舉了晉文公、楚靈王、越王勾踐上行下效的事例,來說明“兼愛”的美好價值理想是可以通過上行下效的辦法來實現的,即借助明君良臣的行政力量,通過獎勵、罰懲的手段來強化那些體現“兼愛”價值標準與理想的道德規範。

那麼怎樣做到上行下效呢?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要真正做到上行下效,就必須言行一致、言傳身教、口言身行,即“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中,無言而不行也”(《墨子‧兼愛下》)。如前所述,“兼愛”不僅是人類普遍追求的精神價值理想,而且它更是具有可實踐性的價值理想。它不僅有了以廣大平民組成的、以“兼愛”為行動理念的社會團體為其實踐主體,而且也同時具有可實踐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言必行,行必果”,重功而利行,是墨家一貫的傳統。因為,在實踐層面上,墨家一貫主張,只要實行“兼愛“,就應該給人民以實際的物質利益,解決人民迫切的生活問題。墨子及其弟子面對當時“人民”生活處於“三之巨患”—“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的處境,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主張愛利民眾、體察民情、體恤民眾,尊重民意,關心民眾的疾苦,依靠民眾的力量,強調通過“強力”生產,提高人民的福利。

而對於統治者而言,墨家以“兼愛”作為其社會價值取向的出發點,對當時統治者貪得無厭的掠奪戰爭和窮奢極侈的享樂主義生活進行了廣泛而又尖銳的批判,進而主張“節用”、“非樂”和“非葬”來限制統治者,而對於那些能行“兼愛”的賢者(“兼士”或“兼者”)則主張他們應當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從而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
  
墨家價值觀的現代意義
  
墨家的價值觀是平民利益、勞動人民利益的反映與體現,是平民的智慧,是平民的哲學。在中國先秦,它雖然代表著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小傳統”,但面對中國市場經濟與市場社會,它可“創造性地轉化”為21世紀中國社會所要確立的“大傳統”,因為21世紀 中國社會所確立的社會價值觀正是代表平民利益的社會價值觀—普遍的人道主義和現代公民意識,而墨家“貴義”的社會行為價值觀無論是在形式還是在實質上,都與之有共通之處;再者,中國建設現代市場經濟與社會所要確立的互惠互利的原則與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的原則,亦有共通之處。

如果說,古代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的價值觀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裏是“烏托邦”的理想,那麼在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的現代社會裏,就已具有可以轉化為現實的客觀基礎了。然而,長久以來,由於我們受學術泛政治化的影響,以及局限於儒家以及新儒家的思想方式的影響(如重義輕利、道德理想主義),我們研究和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精力,要麼放在反思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劣根性上,要麼僅僅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傳統”(儒道互補),而並沒有深入而又全面地發掘和開發中華文化遺產的“小傳統”。

因此,基於中國社會的轉型,基於建立中國市場經濟、市場社會和社會價值觀的實際需要和現狀,致力於對墨家義利相容的價值觀進行“創造性的轉化”,深入探討墨家義利觀與中國現代社會道德觀念之間的內在一致性、趨同性、繼承性和轉化性,探討墨家價值觀念與現代市場經濟價值道德體系建構之間的同一性,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創造性的詮釋和義理建構來闡釋墨家價值觀,這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著十分緊迫的時代性和實踐性的意義。

 

 

作者:張斌峰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266&cid=9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ttywyw.jpg 

新墨家價值觀:愛、德、法

星一束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1028&cid=9

 

關於愛。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人類有了愛,才會互相幫助,才會和平合作,才會交友結親。如果人類缺少了愛,人人互為陌路,對人漠不關心,彼此殘酷地對待對方,甚至損害自己。那麼人類社會就不會有和平,不會有歡聲笑語,不會有幸福。人類不能安穩地往前進。人類的生存和繁衍都離不開愛,如果沒有愛,人類就會損人害己。

然而,有了愛,但是卻是有等級的愛。人類又會怎麼樣呢?這樣就會使人類社會出現等級差異。因為一個人如果只愛自己的親人而不愛跟自己非親的人,他有人找他辦事,他就會為他的親人徇私,而對非親的人拒絕;有人跟他交易,他就會為他的親人多斤,而對非親的人少兩;有人跟他合作,他就會為他的親人開放,而對非親的人保守。有的人只愛自己,那麼他就會為了自己的私欲而侵害別人的利益,甚至危害整個人類社會。人類社會就會變成一個自己人好辦事其他人沒商量,人有高低貴賤等級之分,不公平不正義不諧調的病態社會。所以,有等級的愛,也是會阻礙人類的發展的。
 
因此,人類需要有愛,而且是平等的愛。有了平等的愛,人類就會平等,就會公平,就會正義,就不會相互為敵,勾心鬥角,徇私枉法。平等的愛,要求人們既愛自己也愛他人,而且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自己做事,不能光考慮自己,也要為他人著想;別人做什麼事,也要為你著想。人與人之間要平等相待,精誠合作,互惠互利。這就是墨家所說的兼愛。

兼,是指整體。兼愛,不是要一個人單方面的愛別人,而是大家都互相愛護。兼愛,兼相利,交相愛。大家都相利相愛,才是正確的做法。這就需要大家都有所付出,才能有所回報。如果一個人不愛別人,卻希望別人都來愛自己,這是不合實際的想法。

巫馬子對墨子說:“我與你不同,我不能兼愛。我愛鄒人比愛越人深,愛魯人比愛鄒人深,愛我家鄉的人比愛魯人深,愛我的家人比愛我家鄉的人深,愛我的雙親比愛我的家人深,愛我自己勝過愛我雙親,這是因為切近我的緣故。打我,我會疼痛,打別人,不會痛在我身上,我為什麼不去解除自己的疼痛,卻去解除不關自己的別人的疼痛呢?所以我只會殺他人以利於我,而不會殺自己以利於他人。

墨子問道:“你的這種想法,你將隱藏起來呢,還是將告訴別人?”巫馬子答道:“我為什麼要隱藏自己的想法,我將告訴別人。”墨子說:“既然這樣,那麼有一個喜歡你的主張,這一個人就要殺你以利於自己;有十個人喜歡你的主張,這十個人就要殺你以利於他們自己;天下的人都喜歡你的主張,這天下的人都要殺你以利於自己。

假如,有一個人不喜歡你的主張,這一個人就要殺你,因為他認為你是散佈不祥之言的人;有十個人不喜歡你的主張,這十個人就要殺你,因為他們認為你是散佈不祥之言的人;天下的人都不喜歡你的主張,這天下的人都要殺你,因為他們也認為你是散佈不祥之言的人。這樣,喜歡你主張的人要殺你,不喜歡你主張的人也要殺你”墨子用簡明的邏輯思維,把為什麼要兼愛說得清楚易懂。

你提出只愛自己的這種主張,別人要是同意了,別人就會只愛自己而不會愛你了;別人要是反對你的主張,認為你這人有這種錯誤觀念,不能跟你相護相利,那也不會去愛你。要是人人都有這種想法,就會對大家都沒好處,所以兼愛才是正確的選擇。

墨家提倡兼愛,就是要讓大家都平等,大家都能獲利。不要以為自己高貴,就目中無人;也不要認為自己低下貧賤,就低三下四。兼相愛交相利,社會就會公平正義,人類文明就會進步。兼愛是墨家思想的核心,墨家的一切行為主張都是圍繞著兼愛的主題展開的。有了兼愛,就會有非攻,有非命,有節葬,有節用……

孫中山說過:古時最講愛字的莫過於墨子。人類有愛,才能有未來。而兼愛,是愛的最高水準。愛,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不去做,那也是空話。而墨家為了用這種愛,使天下和平,不再有戰火,百姓不再流離顛沛,人類不再相互廝殺,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墨子摩頂放踵,突不得黔;禽滑厘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弟子們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家阻止戰爭,為人守城。愛,是要付出行動的。這樣的做法,令很多人為之感動和讚歎。墨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的真諦:愛,不要只說,更要做!

 關於德。

德,就是品德,道德品質。是個人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範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有好壞之分。 人的品德就好像作業系統。人們要操作電腦,與電腦對話就需要使用作業系統。那麼人們就會喜歡那些介面友好,功能強大,安全穩定,強大可靠的系統,而捨棄那些介面難懂,功能欠缺,經常故障,脆弱易壞的系統。

人的品德就像是作業系統一樣,有好品德的人就好像是一個好的作業系統。如果一個人擁有待人熱心,知識淵博,讓人信任,獨立堅強的好品德,那麼人們就會喜歡跟他相處,願意跟他為友。反過來,如果一個人是冷冷冰冰,糊裏糊塗,性情古怪,容易受傷的品質,那麼別人就會遠離他,不願跟他來往。所以,人要在社會上立足,就要有良好的品德。

墨家通過記?,說明,議論的形式,列舉了很多人應該具有的良好品德。例如:言行一致,勇敢果斷,明辨是非,自律自覺,量力而行,愛惜身體,自信自強,勤奮好學,樂於助人,堅持原則,捍衛真理……

墨家也有很多關於人品的名言:“君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近者不親,無務求遠;親戚不附,無務外交;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舉物而暗,無務博聞”,“ 故君子力事日強,願欲日逾,設壯日盛。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藏於心者,無以竭愛;動於身者,無以竭恭;出於口者,無以竭馴”,“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遊。本不固者末必幾,雄而不修者,其後必惰,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惰。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

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故彼智無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無主於心者不留,行莫辯於身者不立;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尋焉,忘名忽焉,可以為士於天下者,未嘗有也”,“言足以複行者,常之;不足以舉行者,勿常。不足以舉行而常之,是蕩口也。”,“行,所為不善名。行也,所為善名。巧也,若為盜”……

墨家認為,道德必須起到 “興天下利”的作用,所以國家社會必須擁有德治,以德治國。德治的作用,是要使每個人都能發揮出自身的才能,使人與人之間能融洽地相處,使國家社會得到更好地發展。

關於法。 

法,就是禁令!採用懲罰的手段,對就是對人的一些行為進行限制。人生活在社會集體中,個人的行為會影響到他人,個人就不可能為所欲為。這樣,就產生了法律。墨子說過“天底下辦事的人,不能沒有法則;沒有法則而能把事情做好,是從來沒有的事。即使士人作了將相,他也必須有法度。即使從事於各種行業的工匠,也都有法度。工匠們用矩劃成方形,用圓規劃圓形,用繩墨劃成直線,用懸錘定好偏正,用水準器制好平面。

不論是巧匠還是一般工匠,都要以這五者為法則。巧匠能切合五者的標準,一般工匠雖做不到這樣水準,但仿效五者去做,還是要勝過自身的能力。所以工匠們製造物件時,都有法則可循。現在大的如治天下,其次如治大國,卻沒有法則,這是不如工匠們能明,辨事理。”如果沒有法律,就會有人作奸犯科,為所欲為,不受限制。人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財產得不到保障,生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說國家會變成什麼樣。人們要得到生存,社會要得到穩定,國家要得到治理,都必須要有法律。所以,人類社會需要有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
 
但是法也不能把人的所有行為都進行限制。如果法限制的是人的一些正常生活行為,那麼法就會成為酷法,使人無法正常生活。“法不仁,不可以為法”這是墨家提出一個準則。人是要有自由的,不能把人的一些自由都限制住。比如,不能因為遲到就要受刑甚至處死,不能因為一人犯法就把其他無辜的人也跟著一起懲罰,懲罰不能用殘酷虐待致人殘疾的方式。如果哪些條例會使人過著非人的生活,那麼這些條例就不能成為法律。
 
法的內容應該盡可能涵蓋人們的一切生活行動。法律不能只是籠統概括,而必須分類細化。墨家所舉的行為從到偷竊搶劫到傷人殺人要定罪處罰,甚至包括了戰爭罪。法律的條文必須清楚明白,不能模棱兩可,要讓人能一看就懂。墨家用方尺和圓規做比喻:法律,就像輪匠的圓規,木匠的方尺一樣,使用圓規和方尺,就能準確知道方與圓,法律,也要能讓人準確地知道對與錯,黑與白。如果法律的詞意不明,語句含糊,就會使人產生歧義,讓一些人鑽空子,使事情變複雜。 
法的地位必須至高無上。

任何人都不能淩駕於法之上,任何人!一旦法律只一部分人不生效而只對其他人生效,法律就會成為暴政的工具。於是墨家把法稱為天志,讓法擁有天的地位,使法處於最高的級別,並要求所有人都要遵守。如果法管制的只是一部分人,而管制不到另一部分的人,那麼法就會成為暴政的工具。墨家就認為國君修訂法律以誅戮臣下,使得臣下畏懼而不敢違背君命是國家的一大禍患。在法律面前,不可講親情,腹淳殺子,就是例子。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公平合理的法。而法律既為天志,就要求法律要公正平等,不能偏袒任何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墨子說過“如果一個人處在家族中而得罪了家長,他還可逃避到相鄰的家族去。然而父母、兄弟和相識的人們彼此相互警戒,都說:不可不警戒呀!不可不謹慎呀!怎麼會有處在家族中而可以得罪家長的呢?’不僅處身於家的情況如此,即使處身於國也是這樣。如果處在國中而得罪了國君,還有鄰國可以逃避。然而父母、兄弟和相識的人們彼此相互警戒,都說:不可不警戒呀!不可不謹慎呀!怎麼會有處身於國而可以得罪國君的呢?

現在的人都處身天下,如果一個人違反了天志,將沒有地方可以逃避了。有地方可以逃避的,人們相互警戒還如此嚴重,又何況那些沒有地方可以逃避的情況呢?互相警戒難道不就更加嚴重嗎?而且俗語有這種說法:‘在光天化日之下犯了罪,有什麼地方可以逃避呢?’回答是:‘沒有地方可以逃避。’”墨家認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法律的權威不可挑戰,以身試法者必遭懲裁。 

墨家認為,法必須起到 “除天下害”的作用,所以法要成為一種制度,要成為法制。國家社會必須採用法治,依法治國。法處於行政級別的最高級,所有行政命令都要符合法律。法的最終目的,不是要用來懲罰人,而是要防止罪惡,維護人民的利益,讓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受益。 

http://www.xinmojia.com/view.php?tid=1028&cid=9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titled.bmp 

墨子教育觀探究

http://www.xinmojia.com/forum/read.php?tid=2441

 

墨子創立的墨家私學獨樹一幟,尤其重視教育,墨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頗具特色,在我國教育思想史上佔有重要一席。

一、有道相教的平民教育

墨子認為,每個人在接受教育的權利上應該是平等的,主張“有道相教”、“有道者勸以相教”。即凡有道德學問者,應不拘形式,不論智愚、貴賤、貧富,隨時隨地教誨他人或彼此相教。這與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是相似的,但在具體的教育觀念上,墨子略勝一籌。孔子雖以“有教無類”的宗旨,但他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禮聞來學,不聞往教。”對束修不備以及不主動求學者則無以施教,而且孔子的施教也並非來者不拒。但墨子以“兼愛”精神,將教育物件擴大到整個人類社會,“上說王公大人,次說匹夫徒步之士”。因此,墨子則含有人人平等的思想。墨子還認為,“今夫亂世。……求善者寡,不強說人,人莫之知也。……行說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說人也?”很顯然,墨子的邏輯是:求善者愈少,教人行善就更有必要,“有道以教人”,來者即“教”,不來者也可“往教”。這比孔子的“有教無類”更具有積極行教和勇於奉獻的精神,更具有平民性的色彩。

二、為義兼士的素質教育

墨子認為,教育就是為了培養“為義的兼士”,所謂“兼士”,“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能夠實行“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兼士”就是“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者”。

首先墨子認為“兼士”必是“厚乎德行”。“兼士”要能“退睹其萬民,饑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葬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也就是要看其實踐行為和實際效果,這就是墨子所講的“合其志功而觀焉,”即判斷弟子要把學生的動機與實際效果結合起來,開始了適合於素質教育的品質評價。其次,“兼士”必是“辯乎言談”。“辯乎言談”即“能談辯者談辯”。“談辯”指任何一位“兼士”都應掌握和應用談話辯論的理論技巧與方法,教育弟子必須具備能言善辯、善於辭令和說服他人的能力。再次“兼士”必是“博乎道術”。“博乎道術”就是要培養多才多藝的能手。此外,墨子還要求兼士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素質,是具有心理素質教育的萌芽。

三、救國濟世的目的教育

“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墨子教育的出發點是胸懷天下,他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救國濟世功能。他把“隱慝良道而不相教誨也”視作“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亂者不得治”的原因之一,把“隱慝良道,不以相教”看作“天下之亂”的重要表現,把“有道者勸以教人”,看作為賢之道和治國之本之一,因為墨子認為,“若此,則饑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可見墨子把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到國家治亂的高度上,充分肯定教育的政治與道德功能。

墨子認為:“翟以為不若誦先王之道,而求其說;誦聖人之言,而察其辭。上說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國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在具體實施“上說”的過程中,因其國情不同而進行不同的教育,上說“王公大人”,使當時的統治者們受到卓有成效的教育,如“止楚攻宋”的故事,就是最為成功的範例。墨子也同樣重視對“農與工肆之人”的教育。墨子要求對“天下萬民”在道德上做到節用貴儉、賴力而生、以勞取獲、勤奮致富。讓勞動者受到勞動技能上的培訓與教育,“而有道肆相教誨”,“教人耕”者“其功孰多”。由此可見,墨子深刻地認識到了教育的價值就在於“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在於培養造就一代新民,通過教育提高勞動人民的素質,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建立一個人人平等、互助兼愛、繁榮富強的理想社會。

四、文理兼備的內容教育

墨子認為,“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能從事者從事,然後義事可成也。”可見墨子所言的教育的內容可分為“談辯”、“說書”、“從事”三類。“談辯”是指學習談話、論辯的方法與技巧,目的是為了培養政治家、遊說之士與辯論之士;“說書”是指闡明書本中的理論與原理,目的是為了培養教師與學者,包括經濟、政治、倫理、法制等學科;“從事”是指學習科技、農業、工業、商業、兵器等方面的知識,以用之於生產實踐。

墨子重視道德觀念的教育,但他將“兼愛”與“正義”作為最高的道德理想。是其“上說下教”的教育內容之根本,教育弟子要“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實施無差別無等級的愛。墨子書中《經說大小取》六篇,主要涉及數學、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等。對於點、線、面、方、圓、比、平行、相交、相切都有比較完整的描述和定義,甚而對倍數的含義、變數理論、極限概念、十進位原理等較高深的理論都有論證;在物理學方面。寫下了一些相當科學的定義;在光學方面,對於光的傳播,光源與物象的關係,物影的形成等都有一系列的科學見解。墨子也很重視軍事知識的教育。

五、述而且作的實踐教育

墨子注重言而有信,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主張“述而作”,認為“士雖有學問,而行為本焉”,可見,墨子重視實踐力行,嚴格要求弟子言行一致,反對只說空話,不務實際。

墨子教學還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在科技教育中,墨子重視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和科學實驗的方法,啟發和鍛煉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在光學知識的教學中,指導學生做“小孔成像”的實驗,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原理。在軍事教育中,與弟子共同研製各種軍事器械,投入實際應用。在邏輯學教學中,墨子重視具體生動的教學方式,多採用自然、人類生活中的各種事例進行比喻及論證。

六、學思結合的方法教育

在學與思的關係上,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儒家在教學過程中總體上是講究學思結合的。而墨家在學思的廣度與濃度上都有突破與拓寬。墨子指出“故”的概念,就是要求學生學習時能夠探明事物的原因真諦,要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墨子》一書中,“何自”、“何故為”、“何以為”、“何以知之”處處皆是,這就是要求人們開動腦筋,多加思考,注重學思並重,學思結合,學思並用。墨子之重“思”的最顯著特色,還在於他研究和掌握了“思”的工具之學——墨家辯學(邏輯學)。墨子後學對“辯學”的界定是“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墨子強調“以往知來,以見知隱”,認為思考有三種形式,即“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而思考的基本方法是“以類取,以類予”。

七、不扣必鳴的主動教育

“公孟子謂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鳴,不扣則不鳴,’”墨子認為,扣與鳴之間有三種情況,“扣則鳴,一也;不扣則不鳴,二也;雖不扣,亦必鳴,三也。”…墨子更主張“雖不扣,亦必鳴。”更強調“強行”、“強為”,“今擊之則鳴,弗擊不鳴,隱知豫力,恬漠待問而後對”,墨子認為被動施教的弊病不僅是施教者之過,而且還可能危害社會。因此主張“不扣則鳴”,強教於人,“遍從人而說之”“今夫世亂,……不強說人,人莫知之也。……行說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說人也?”在具體的教育方法中,墨子提出“辟也者,舉也物而以明之也。”墨子的這種主動施教的教育精神,被莊子稱日:“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見厭而強見也。”

在教育過程中,墨子不僅僅強調教師的主動性,還注意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表明墨子早就注意到了人的動機問題。並把此理解為人的求知欲望、求知動力。

八、因材施教的個性教育

墨子主張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發展個性。在回答他的學生治徒娛及縣子碩二人問“為義孰為大務”的言辭時說:“譬若築牆然,能築者築,能實壤者實壤,能欣者欣,然後牆成也。為義獨也是。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能從事者從事,然後義事成也。”墨子認為,人的材性不同,就給予不同的教育,他們就會展現不同的才能,大家通力合作,天下就會無事而不可為了。因此,必須根據學生的天資、興趣、個性、知識水準、接受能力和心理狀態分別地加以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同時墨子還提出因材施教要因宜因時而教,正如墨子答禽子時說:“多言何益,為其言之時也。”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0706td03s.jpg 

《墨攻》與職業經理人職場哲學

http://info.0800000601.com/qygl/680.shtml

 

《墨攻》很多細節還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但是這部電影隱含了很多的哲理。而從《墨攻》中,也可以看到主人公革離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生涯歷程,值得在現代企業中的職業經理人一些參考。

職業經理人要把握好與老闆的距離。在電影中,梁王開始的時候對革離並不信任,在經過一些考察後,梁王才決定將兵權交給革離;而當革離連續擊退趙軍的時候,梁王卻因為革離被百姓愛戴的光輝而對革離產生疑心,甚至要殺了革離。整個過程可以看到作為梁國的“老闆”梁王的心理過程,而這個過程也是很多企業老闆的心態。

這個變化告訴我們,職業經理人要能夠把握住與老闆打天下的尺度,不要過於相信那些因為自己的功勞掌聲鮮花,因為更多的掌聲鮮花會讓經理人與老闆之間的地位不平衡,而讓老闆產生疑慮。另外一個側面也說明,作為老闆,要讓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繼續幫企業創造價值,一定不能用自己的功利之心去跟職業經理人計較,因為職業經理人再厲害企業也不是他的,老闆能夠敢用優秀的人,給他創造展現的舞臺,老闆才更是高明之人。

作為空降兵一定要向企業的管理團隊與員工講清楚策略,獲得信任,為大家指明方向和希望,才能贏得支持。革離獲得兵權之後,很多人並不信任他,但是他通過向大家講述自己的規劃,分析企業、競爭對手的優劣勢等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同時通過有效的守城策略獲得了手下的認同。空降兵的角色是很危險的,因為老闆使用空降兵,很多時候也並不是完全有把握,一般企業都會存在很多的人事鬥爭問題,而主動的去?明他們,以系統的規劃來取得支援是空降兵到企業需要著手的。

職業經理人在企業都是有既定的生命週期的。革離在梁國做到最輝煌的時候,可以說就是他人生中的職業顛峰,但是這個時候同時也意味著他該出局的時候,因為他的光環籠罩了所有的人,老闆這個時候寧願用一個能耐比他低但是“愚忠”的人來頂替他,也不希望他繼續掌控權力,電影中梁王最後決定殺了革離,讓牛將軍守城就是生動體現。因此,作為職業經理人,不管在企業創造了多少業績,都不要樂觀估計自己的未來,因為很多時候,職業經理人的角色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老闆心態等,職業經理人要能夠隨時準備好接受這種落差。

職業經理人要學會反思及適應環境變化。作為堅持墨家思想的革離,在梁國經歷了很多思想的鬥爭,而革離對自己理想的態度,也從剛開始堅定不移,到逆境中產生懷疑,但是卻始終遵循墨家的信條(不收禮物等等),再到後來懂得愛值得愛的人等等,應該說,這是一種對於自己的思想的反思,但是其中重要的是,在反思之後,把握如何更能適應變化的環境,這是對於做好職業經理人很重要的方面。

不能把人性想的太好,也不能想的太糟。墨家思想中,對人性想的過於美好,因此主張兼愛,但是實際上,在企業中,有值得為其賣命的老闆,也有很多你辛苦了卻不見得能夠得到回報的老闆,因此,不可能所有的老闆都是值得職業經理人去合作的。這就跟老闆聘請職業經理人一樣,只會用他感覺合適的人,而不見得是最有能力的人。因此,職業經理人在職業生涯中,既不能把一個老闆想的太好,也不能因為遇到一些問題之後就估計得太糟糕。在面對企業的運營中,做好一個職業經理人需要平常的心態,因為想的太好或者想得太糟都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如何平衡就是一種精深的藝術。

《墨攻》展現了更多的人性層面的東西,其實,作為職業經理人,解讀人性中的一些特點才能理解老闆,理解企業,理解自己的角色。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NX6mn+-BL.jpg 

墨家非攻 兼愛天下
 
玲瓏山人 Ling Long Hill

 

我一直是懷著一種能看到一部真正國產的古裝戰爭片的心情去期待《墨攻》的。畢竟古代戰國時期的題材頗具史詩氣質,拍成一部成功的電影自然是精彩絕倫、氣勢恢宏。和內地許多古裝大片一樣,豪華的明星陣容,大投資更是《墨攻》必不可少的元素,只是該片宣傳力度不足,觀眾可能瞭解得比較少,和《黃金甲》那種鋪天蓋地式的宣傳方式比真是相形見絀。而對我來說,我只是沖著劉德華一個人去看的,作為劉德華2006年唯一一部主演的電影,自然倍加期待,不可不看。加之此類戰爭動作題材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所以第一時間進電影院支持那是必然的事。

《墨攻》算是一部純粹的香港電影了。的確,作為一部標榜著香港製造的香港電影,有著太多令人期待的地方,一是香港電影業近年遭受重大打擊,從沒落到衰頹,香港電影年產量已是逐年遞減。在香港這個方寸之地,大製作大投資的電影已經少之又少,試問,在這麼不景氣的境況下,怎麼還有人肯出大錢投資香港電影呢?恐怕是屈指可數了。

《墨攻》這麼一部大投資的港產電影出現,怎能令人不期待?二是導演張之亮,此人對於內地觀眾是生面孔,可是在香港可是家喻戶曉,如《飛越黃昏》、《籠民》等都是他的代表作,於上世紀拍出諸多經典影片的張導演此次捲土重來,不得不讓人有所期待。以上這些內在因素,足以讓我們這些喜歡香港電影、熱愛香港電影的影迷熱切期盼《墨攻》了。在我們的翹首以盼下,能否看到《墨攻》重現港片黃金歲月的風采?

《墨攻》是導演張之亮花費近十年時間策劃籌備的大作,並改編自日本暢銷漫畫。這部被稱中國戰國歷史題材的史詩片,主要講述“非攻、兼愛”的和平思想。然而仔細研究一下故事與背景,就會產生不少疑問:什麼叫墨攻?墨家思想的精髓不是非攻嗎?投資數億元的《墨攻》究竟講了怎樣一個歷史故事?它要傳達一個怎樣的訊息?它到底要傳揚什麼文化思想?帶著以上這些疑問,我心甘情願地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本片雖然是漫畫改編的,但是影片風格卻樸實自然,《墨攻》摒棄了大量CG電腦特效,抓住寫實的戰爭場面,可謂是一個絕佳的選擇。不同于《龍虎門》的青春,《墨攻》更像是個老練的智者,就像片中的墨者革離,是個平凡中的英雄,英雄和凡人是可以共存的。

看了墨攻,首先想說說墨家思想,既然全片都在講述墨家思想,不妨就談談這墨者救城和墨家思想的聯繫吧。

“兼愛”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觀點。其他非攻、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來的。墨子的”兼愛”,是對孔子思想體系的基本觀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愛” ,就是說無差別地愛社會上一切人。

關於墨家學說的現實價值,如借鑒墨家的”兼愛”思想,它要求人們平等互愛,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借鑒墨家的”尚賢”思想,這”賢”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才,這一道德價值取向,對於激勵人們加強自我修身、力爭成為賢者有積極作用;如借鑒墨家的”節儉”思想,墨家的這一”節儉”思想於今而言,依然具有針對性,更值得我們提倡。

墨家的精髓在於“非攻,兼愛”,影片在紛飛戰火中得以完美詮釋,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創作能力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瞭解之深遠了。雖然主題略顯嚴肅,但是導演用以平實的手段令到觀眾接受也算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遼闊壯觀的戰爭場面中將墨家思想得以娓娓道來,觀眾自然而然在其中獲取到了良好的觀影感受。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也很出色。表面上說,就是講述一個“守城”的故事,深入一點的講,就是講“和平”。這個故事講得井井有條,精煉生動,羽翼豐滿。不得不說是個不小的驚喜。全片故事毫不拖遝,編劇盡可能地將一個個把月的守城故事套在兩個小時的電影裏,故事講得很扎實,情節跌宕起伏,緊湊自然,值得稱道。

演員方面,選擇得很恰當。最突出的當屬“天王”劉德華在劇中飾演的墨者革離了。這位外表冷酷的墨者被劉德華詮釋得可謂神采飛揚,毫不誇張地說,劉德華演技上已又升上一層樓。和《十面埋伏》的臥底捕快相比,角色更顯豐滿樸實,更具人性化,從全片就可以看出其扎實的表演功力,不愧是兩屆金像獎、一屆金馬獎影帝。從革離踏著穩健的步伐進城,高呼“墨者革離”時,我感覺到了一種氣魄,心底一種莫名的激動油然而生,當然劉德華的表演將革離這個平凡的英雄塑造得十分精彩。

革離在原著中是個五短身材、禿頭虯髯的精壯漢子,片子的革離確實是比歷史上的革離帥多了。從表像上來看,革離是沉著冷靜的,但是通過眼神的一些細微表情亦可以察覺革離內心艱難的抉擇和起伏不安,也彰顯革離之睿智。範冰冰此次飾演的逸悅在造型上絕對顛覆她以往的古裝造型,角色的內心戲雖然不多,但是每次出場都非常關鍵,在於推動劇情和角色需要來說相當重要。

逸悅和革離的愛情描寫之處往往點到即止,頗有些遺憾。王志文此次飾演的昏君也相當出色,演技絕對可以媲美《英雄》中的“秦王”陳道明。一出場,此王就醉醺醺的,一看便知道不是什麼多賢明的君主,後來更恩將仇報,企圖斬殺革離,王志文演繹得恰到好處,有聲有色。兩位韓國演員,安聖基和崔始源亦表演良好,比起《無極》裏兩位外籍先生不倫不類的演法更是技高一籌,陳凱歌可要反省反省了。吳奇隆更是將裝酷進行到底,角色看起來不太飽滿,但也還過得去,能看!可見導演對演員的選擇還是挺明智的。

影片場面壯觀,氣勢恢宏,軍隊陣容之浩大令人耳目一新,雖然影片在美術方面做得比較單調,但是看起來也十分吸引人,戰爭場面更是一出好戲,,弓箭射入敵方的聲音效果逼真,配合上震撼的音樂仿若身臨其境。

影片主題鮮明,主張“兼愛”。可對於“小愛”–革離的愛情,似乎少了點什麼。片中範MM在沒有什麼前戲鋪排的情況下愣是脫了衣服,讓人不知所措。幸好的是,影片結尾那段感人的戲讓觀眾感動了一把,增加了影片的煽情度,感人至深!兩次救逸悅于水中,最後一次卻未能成功,墨者救得了天下,卻眼睜睜看著心愛之人斯人已逝,叫觀眾如何不動容!

在戰爭中反思著人性的意義,墨者革離最終做到了大愛,愛及天下之人。是啊,人為什麼要殺人,是不是很奇怪呢,為什麼就不能沒有戰爭,人人和平共處不是很好嗎,我認為“兼愛”和基督教的概念相似,墨家思想與“主愛世人”的觀點相近,人人平等更是當今世界渴求的主題。影片主題也在影片最後落下帷幕之前完好展現,《墨攻》就此成功!

和《霍元甲》的硬式說教不同,影片很好地通過戰爭展示了人性的意義及“兼愛”的思想,天下和平才是良策!和《英雄》裏更不相同,《英雄》裏角色口頭呼叫著天下,並無實際行動,可《墨攻》將戰場血淋淋地擺在觀眾面前,無疑是震撼人心的,反思人性之深刻可想而知。

雖然此片略有不足之處,但是監製兼導演兼編劇張之亮的誠意讓我們信服了,一部真正優秀的國產古裝大片就此誕生!稱《墨攻》的整體品質為淩駕於其他國產大片之上並不為過。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家的愚民理念
尚同 以統治者的意志為意志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ongzi2/201001/0119_9280_1517324.shtml

 

墨翟是先秦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為兼愛、准攻。尚賢、尚同、節用等十項主張。

在墨子的“尚同”主張中,包含著使民眾的關於是非善惡的思想觀念歸於同一的內容。用他本人的話來講,就是要“壹同天下之義。”

墨子認為,現時天下之所以分崩離亂,是因為“人異義”,即人們各自懷有互不相同的關於是非善惡的觀念造成的。他說: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是以內者父子兄弟作怨惡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至有餘力,不能以相勞;腐朽財物,不以相分;隱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亂,若禽獸然。”(義,指善惡是非的觀念)

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尚同、壹同天下之義,使天下人的思想認識歸於一致。壹同夭下之義,在墨子看來,是以民眾對於官長、下級對於上級思想的認同為前提的。他具體論述說:‘察鄉之所以治者何也?鄉長唯能壹同鄉之義,是以鄉治也。”“察國之所以治者何也?國君唯能壹同國之義,是以國治也。”

“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他認為,只要統治者主觀努力,通過層層服從的辦法,就能使天下民眾都以統治者的思想為思想,以統治者的是非為是非,達到“壹同天下之義”的目的。

人們也許要問:墨子主張使天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之義,那末。天子所持之義又從何而來呢?對此墨子是胸有成竹的。他的回答是:“天子上同于天”,即天子順從天意。天意又是什麼呢?對此問題,墨子有極詳細的論述,恕不多引。概而言之,在他看來,天意就是“兼相愛、交相利”,就是反對強劫弱、貴傲賤、詐欺愚,就是處大國不攻小國,處大家不篡小家,等等等等。原來,墨子在這裏是將他自己的一系列觀點都說成是“天意”了。不僅如此。墨子更多次毫不含糊地宣稱:我墨子已經掌握了天意,並且“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上將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為刑政也,下將以量天下之萬民為文學、出言談也。”也就是說,我墨子所談;皆是天意。上至王公大巨,小至天下‘萬民,他們的治刑理政、文章言語,都要由我來判定是非對錯。

所以,墨子的尚同、壹義之論,乃是一種企圖借助天的至高權威,以墨家學說統一天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為的學術主張。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ongzi2/201001/0119_9280_1517324.shtml

墨家版主:鄧開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